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
第一章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概述
明确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
整个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追求物流成本降低的过程。
物流成本含义: (GB/T18354)中定义为“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还可定义为: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分类:
宏观物流成本:又可以称为社会物流成本。社会物流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 微观物流成本:
货主企业物流成本: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物流企业物流成本:物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
相关理论学说:
物流成本冰山说(西泽修,日本早稻田大学):
人们并没有掌握物流成本的总内容,提起物流成本大家只看到露出海水上面的冰山一角,而潜藏在海水里的整个冰山却看不见,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成本的主体部分。 成立原因:
1、会计核算制度没有考虑物流成本 2、物流成本计算范围太大 3、物流成本计算对象不明
4、选择哪几种费用列入物流成本
“第三利润源”学说(西泽修,日本早稻田大学): 三个利润源:
第一利润源——劳动对象 第二利润源——劳动者 第三利润源——劳动工具
1、物流活动能够单独盈利,成为“利润中心”。
2、有效的物流服务可以给生产企业创造更好的盈利机会,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3、有效的物流服务可以优化社会经济系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降低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提高国民经济总效益。
物流成本交替损益规律
1.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 2.物流功能之间的效益背反
物流成本管理系统基本内容: 物流成本核算层:
1.明确物流成本构成内容
华南理工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 物流工程系
第1页共14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
2.对物流总成本按一定标准进行分配与归集核算 3.明确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 物流成本管理层:
物流成本性态分析: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方法揭示物流服务成本水平的变动,进一步查明影响物流服务成本水平的各种因素。 物流成本绩效管理层:
这是指在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再进行物流收益评估和物流经济效益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物流系统分的变化或改革建立模拟模型,寻求最佳物流系统的设计。
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系统:
在日常物流经营中的每一个作业环节,依据现代物流运营理论,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与方法,提高物流技术水平和物流管理水平,优化物流系统,来降低整个企业物流成本的一系列措施。
三种主要形式:
1.以物流成本的形成阶段作为成本控制对象 2.以物流服务的不同功能作为成本控制对象 3.以物流成本的不同项目作为成本控制对象
第二章物流成本的构成与分类
社会物流成本含义:
社会物流成本是核算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物流总成本,是不同性质企业微观物流成本的总和。 构成内容:
物流总成本 =存货持有成本 + 运输成本 +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强调存货占压资金的利息(现代与传统的最大区别)
企业物流成本基本构成: 制造企业:
1 供应物流成本: ? 订货采购费(采购部门人员工资、差旅费、办公费等) ? 运输费(外包运输费、运输车辆折旧、运输损耗、油料消耗以及运输人员工资等) ? 验收入库费用(验收费用、入库作业费) ? 仓储保管费(仓储人员工资、仓储设施折旧、合理损耗、仓库办公费用等) 储备资金利息 2生产物流成本: ? 内部搬运费 ? 生产过程中物流设施的折旧 ? 占用生产资金(在制品和半成品)的利息支出 ? 半成品仓库的储存费用等 3 销售物流成本: ? 产成品储存费用(成品库人员工资、折旧、合理损耗、仓库费用等) ? 产成品占压资金的利息支出
华南理工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 物流工程系
第2页共14页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
? 销售过程中支付的外包运输费 ? 自营运输设施的折旧、油料消耗、运输人员工资 ? 销售配送费用(配送人员工资、配送车辆折旧和支出等) ? 退货物流成本等
4 回收废弃物流成本(特定企业:制糖业、造纸业、印染业等)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机器设备折旧费等
商品流通企业: (1)人工费用
包括物流相关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以及福利费等; (2)营运费用
如物流运营中的能源消耗、运杂费、折旧费、办公费、差旅费、保险费等;(3)财务费用
指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存货资金使用成本支出,如利息、手续费等; (4)其他费用
如物流相关的税金、资产损耗、信息费等。
物流企业:
1.营业税及附加: ? 应缴营业税 = 营业收入×适用营业税税率 ? 应缴城市维护建设费 = 营业税总额×适用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 ? 应缴教育费附加 = 营业税总额×适用教育费附加费率 2. 经营费用(与企业的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各项费用) – 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 – 广告费
– 营销人员人工费、差旅费
3. 管理费用(企业为组织和管理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 管理人员人工费、差旅费 – 修理费 – 办公费
流通加工成本: ? 设备费用 ? 材料费用 ? 劳务费用 ? 其他费用
包装成本:占流通成本的10% ? 材料费用 ? 机械费用 ? 技术费用 ? 辅助费用 ? 人工费用
华南理工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 物流工程系
3页共14页 第
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复习资料
第三章物流成本核算
存在问题:
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不明确、 物流成本核算的标准不统一、
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内容和方法不明确、
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没有超出财务会计的范围、 缺乏懂得物流知识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人员。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会计:
1. 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
物流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分开,对每项物流业务,基层编制一式两份记账凭证,一与原始凭证交财务,一留基层。
优点:-- 信息系统、全面、连续、准确、真实 -- 两套体系独立进行,对现行的成本计算干扰不大 缺点:-- 工作量大,易引起核算人员不满 -- 基层人员财务核算知识缺乏,影响准确性 2. 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
在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上增设“物流成本”科目,并按物流领域、物流功能分别设置二级、三级明细账,按费用形态设置专栏。 优点: -- 信息全面、系统、连续 -- 减少工作量
缺点: -- 数据共享时,体系调整大 -- 如人员素质不高,难以保证真实性和正确性 -- 管理成本与产品成本结合,再结合物流成本的难度很大 3. 物流成本二级帐户(或辅助账户)核算形式 在不影响当前财务会计核算流程的前提下,在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下设置物流成本二级帐户,进行独立的物流成本二级核算统计。 (1)基本思路 一级科目→二级科目(或辅助账户)→三级帐户→专栏 ①根据二级科目,登记并进行帐外计算 ②各种成本归入二级科目,分类汇总得总成本 优点: --账外计算,不需调整现行帐表体系 --资料全面、系统 --计算方法简单,易掌握 按物流成本的支付形式、产品、客户、地区等设置辅助帐户进行归集
统计:
从财会核算的全部成本费用项目中抽取包含物流成本的项目,汇总(矩阵表)
会计与统计结合: 具体做法:
1.设置物流成本辅助帐户(根据自身要求)
华南理工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 物流工程系
第4页共14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