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遗传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二、填空题
1、①(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假说;
②(魏斯曼)提出种质论,支持选择理论但否定后天获得性遗传; ③(孟德尔)提出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 ④(摩尔根)提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⑤(贝特森)用“Genetics”一词命名遗传学;
⑥(约翰森)提出“Gene”一词,代替遗传因子概念,首先提出了基因型和表现型概念;
⑦(摩尔根)提出了连锁交换规律及伴性遗传规律;
⑧(比德尔、泰特姆)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的学说;
⑨(沃森、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1900)年由(狄·弗里斯)、(科伦斯)、(冯·切尔迈克)三个人重新发现了孟德尔规律,该年被定为遗传学诞生之年。
3、1910年,摩尔根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创立了基因理论,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而成为第一个因在遗传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 4、(沃森)和(克里克)于1953年提出了DNA分子结构模型。 5、(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遍和最根本的两个特征。 6、(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三、选择题
1、1900年(B)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A.达尔文 B.孟德尔 C.拉马克 D.克里克
2、遗传学这一学科名称是由英国遗传学家(A)于1906年首先提出的。
A.贝特森 B.孟德尔 C、魏斯曼 D、摩尔根 3、遗传学中将细胞学研究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结合,提出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这是(C)的特征。
A.分子遗传学 B.个体遗传学 C.细胞遗传学 D.微生物遗传学 4、遗传学中以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化方法探索遗传物质的本质及其功能,这是(D)的特征。
A.分子遗传学 B.个体遗传学 C.细胞遗传学 D.微生物遗传学
5、荻.弗里斯(de Vris, H.)、柴马克(Tschermak, E.)和柯伦斯(Correns, C.)三人分别重新发现孟德尔(Mendel, G. L.)遗传规律,标志着遗传学学科建立的年份是(B)年。
A. 1865 B. 1900 C. 1903 D. 1909 6、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C)
A.拉马克 B.摩尔根 C.孟德尔 D.贝特森 7、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B)
A.拉马克 B.摩尔根 C.孟德尔 D.贝特森 四、判断题
1、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 )
2、遗传的实质是后代能够按照亲代经过同样的途径和方式,把从外界环境吸取的物质经过转化建造成与其亲代相类似的复本自交繁殖的过程。(× ) 3、1952年Hershey等人分别用35S、32P标记噬菌体后感染E.coli,实验结果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习题
二、填空
1、真核细胞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核小体 _,其核心是_H2A H2B H3 H4 ___。
2、次缢痕末端具有的圆形或略成长形的染色体节段称为____随体___________。 3、在有丝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呈L字形,说明这个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_近中部_______,如果染色体呈V字形,则说明这个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__中部___。
4、在细胞有丝分裂中___前______期核仁消失,___末______期核膜重新形成,_____中___期着丝粒排在赤道板面上, __前____期微管集聚形成纺锤丝, __S_______期每条染色质的DNA复制,___后_____期染色单体向两极移动。 5、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I可细分为___细线期_______、____偶线期______、__粗线期________、_双线期_________ 、 _终变期_________五个时期。 6、在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在___偶线期_____期配对,非姐妹染色单体在粗线期________期发生交换,同源染色体在_双线期________期分开。 7、减数分裂中后期Ⅰ发生的事件是__同源染色体分开离,向两级移动,染色特数目减半_,后期Ⅱ发__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向两级__。
8、减数分裂后期Ⅰ是___同源_____染色体分开;后期Ⅱ是___姐妹染色单体_____分开。
9、水稻体细胞里有12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根___12对___;胚乳_36条_______;花粉母细胞_12对_______;精细胞_12条_______;胚_12对_______。
10、玉米的体细胞有20条染色体,在下面细胞期的各时期中,一个体细胞的前期着丝粒数为__20____;染色单体数为__40____;G1期的染色单体数为__0____;G2期的染色单体数为_40_____。
11、有性生殖生物的生活周期大多数是包括一个_孢子体世代___和__配子体_____世代,这两者交替发生,称为世代交替。
12、多线染色体是存在于双翅目昆虫幼虫的__唾液腺、肠、马氏管_______中、有丝分裂____间______期核中的、一种可见的、巨大的染色体。
13、在玉米中,5个小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______40____个配子,5个大孢子母细胞可产生_____5_____个配子,5个花粉细胞可产生_____10_____个配子,5个胚囊中包含有_____5_____个配子。
14、某被子植物,如果母本的一对染色体是aa,父本是AA,通过双受精形成的种子胚乳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是 Aaa 。
15、一粒小麦体细胞里有14条染色体,下列组织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应为:根__14___条,茎__14____条,胚乳_21_____条,胚____14__条,精子___7___对,花粉母细胞__14____条,助细胞__7____条,管核____14__条。
三、选择题
1、.组成核小体核心的组蛋白八聚体是___D___。
A.2H1A、2H2B、2H3、2H4 B.2H1、2H2A、2H2B、2H3 C.2H1、2H2、2H3、2H4 D.2H2A、2H2B、2H3、2H4 2、分裂间期相应于细胞周期的___C___部分
A.G0+S+G1 B.S C.G1+S+G2 D.G1+S+G2+M 3、通过着丝粒连结的染色单体叫____A__。
A.姐妹染色单体 B.同源染色体 C.等位基因 D.双价染色体 4、联会现象出现在减数分裂前期I的___B___。
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5、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前期I的____C__。
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6、下列各项哪项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前期Ⅰ___D___。
A.染色体浓缩 B.同源染色体配对 C.交叉形成 D.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7、一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是2n=10。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I,每个细胞含有多
少条染色单体____C__。 A.10 B.5 C.20 D.40
8、水稻体细胞2n=2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为___C___。
A.6条 B.12条 C.24条 D.48条
9、马是二倍体,共有64条染色体,驴也是二倍体,共有62条染色体。骡是由
母驴和雄马杂交而生成的,它能生存但无生育能力,骡的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___B___。
A.62 B.63 C.64 D.32
10、一个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大孢子,最后形成___C___。
A.4个雌配子 B.2个雌配子 C.1个雌配子 D.3个雌配子 11、某被子植物,母本具有一对AA染色体,父本染色体为aa。通过双受精形成
的种子子叶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___C___。
A. aa B. Aa C. Aaa D. Aaa 12、多线染色体上染色很深的带或区域是___A___。
A. 染色粒 B. 着丝粒 C. 染色体 D. 随体
四、判断题
1、在细胞分裂中期,被碱性染料着色较浅的是常染色质。 ( T ) 2、几乎所有生物细胞中,包括噬菌体在内,均存在染色体。 ( F ) 3、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的。 (T ) 4、灯刷染色体出现于唾腺细胞减数分裂的双线期。 ( F ) 5、有丝分裂使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的染色体数都相等。 ( T ) 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发生在偶线期,而同源染色的分离发生第一次分裂后期。(T )
7、细胞减数分裂时,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第二次分裂是染色单体分离。( T )
8、在一个成熟的单倍体卵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有18条一定是来自父方的。(F )
9、在正常的卵子发生中,50个初级精母细胞将产生200个精子。( T )
10、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交换和细胞生物学中观察到的交叉现象是先交叉后交换。 ( F )
11、联会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在减数分裂的后期Ⅱ时发生分离,各
自移向一极,于是分裂结果就形成单倍染色体的大孢子或小孢子。 ( F )
12、在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细胞的两极,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 ( F ) 13、在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两条染色体都可能发生联会。 ( F ) 14、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线期染色体已完成复制,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的双重结( F )
15、无融合生殖产生的胚,其染色体数均是n。(F )
构
。
第三章 孟德尔定律习题
二、填空
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发生___分离_____,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可以___自由组合______。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