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电子版《会计基础》
第二节: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一)财务状况等式
财务状况等式,亦称基本会计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会计等式。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二)经营成果等式
经营成果等式,亦称动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恒等关系的会计等式。即:
★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反映了利润的实现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例题·单选题】下列属于会计恒等式的是(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收入-费用=利润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答案:A
【例2-1】甲公司收到所有者追加的投资100 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银行存款增加100 000元,所有者权益增加100 000元,未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100000 = + 100000
【例2-2】甲企业用银行存款20 000元购入一批原材料。
企业的存货增加20 000元,同时银行存款减少20 000元。等式保持平衡。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0000 = +
【例2-3】甲企业用银行存款归还所欠乙企业的货款20 000元。
银行存款减少20 000元,应付账款减少20 000元。等式依然成立。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0000 = 20000 +
【例2-4】甲企业经批准同意以资本公积20 000 000元转增资本。
资本公积减少20 000 000元,实收资本增加20 000 000元。等式保持平衡。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 20 000 000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使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交易或者事项。 企业经济业务按其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影响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九种基本类型: (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3)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4)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5)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6)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7)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8)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上述九类基本经济业务的发生均不影响财务状况等式的平衡关系,具体分为三种情形:基本经济业务(1)、(6)、(7)、(8)、(9)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保持不变;基本经济业务(2)、(3)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等额增加;基本经济业务(4)、(5)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等额减少。 三、动静结合的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利润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 费用 +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例题·单选题】某公司月初资产总额250 000元,负债总额为100 000元,本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取得收入共计70 000元,发生费用共计50 000元,则月底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元。
A.310 000 B.180 000 C.100 000 D.170 000 【答案】D 【解析】(250 000-100 000)+70 000-50 000=170 000(元)。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一节 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
会计对象??????????????????????会计科目?基本分类?会计要素???????????????????????具体分类??
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的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复式记账要求每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以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第二,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在我国,会计凭证是确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应计入何种会计科目以及分门别类登记账簿的凭据;?
第三,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通过会计科目的设置,有助于成本核算,使各种成本计算成为可能,而通过账面记录与实际结存核对,又为财产清查、保证账实相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四,会计科目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了方便,财务报表是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其提供的及时性,财务报表中的许多项目与会计科目是一致的,并根据会计科目的本期发生额或余额填列。?(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可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即所属会计要素)、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即所属会计要素)分类
资产 资产类科目
负债 负债类科目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会计要素
收入 损益类科目 费用 成本类科目 利润 共同类科目 1.资产类科目
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4.成本类科目:按成本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
5.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例题·单选题】( )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 C.会计科目 D.明细分类账 答案:C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1)总分类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为详细和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如果某一总分类科目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较多,可在总分类科目下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在二级明细科目下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应收账款-百货大楼 300000 库存商品-折叠沙发床-1.5m 应收账款-千百意商城 650000 库存商品-折叠沙发床-1.8m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各单位由于经济业务活动的具体内容、规模大小与业务繁简程度等情况不尽相同,在具体设置会计科目时,应考虑其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但设置会计科目时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删会计科目。
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
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一、资产类 资动1001 库存现金 二、负债类 负动2001 短期借款 1002 银行存款 1012 其他货币资金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 1121 应收票据 1122 应收账款 1123 预付账款 1131 应收股利 1132 应收利息 1221 其他应收款 1231 坏账准备 1401 材料采购 1402 在途物资 1403 原材料 1404 材料成本差异 1405 库存商品 1406 发出商品 1407 商品进销差价 1408 委托加工物资 1411 周转材料 1471 存货跌价准备 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1502 准备 150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511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1512 备 1521 投资性房地产 1531 长期应收款 1601 固定资产 1602 累计折旧 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604 在建工程 1605 工程物资 1606 固定资产清理 1701 无形资产 2201 应付票据 2202 应付账款 2203 预收账款 2211 应付职工薪酬 2221 应交税费 2231 应付利息 2232 应付股利 2241 其他应付款 2501 长期借款 非流动负债 2502 应付债券 2701 长期应付款 2711 专项应付款 2801 预计负债 2901 递延所得税负债 三、共同类(略) 四、所有者权益类 4001 实收资本 4002 资本公积 4101 盈余公积 4103 本年利润 4104 利润分配 五、成本类 5001 生产成本 5101 制造费用 5201 劳务成本 5301 研发支出 六、损益类 6001 主营业务收入 6051 其他业务收入 610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111 投资收益 6301 营业外收入 6401 主营业务成本 6402 其他业务成本 非流动资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