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南省湘潭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⑤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为画线字注音。
⑴ 溅溅( )⑵ 胡骑( )⑶ 燕山( ) 2、对句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按东西南北的顺序逐一去买 B、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 C、家人和木兰分头去买 D、出征前的急切心情和紧张操办 3、对句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北方苦寒,用战场的艰苦环境来衬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B、以写景来表现北方战场的环境气氛 C、描写边塞阴森、凄凉的战场环境 D、运用对偶写环境,衬托出战地生活的艰辛 4、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 )
A、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B、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
D、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四、综合性学习
8.为下列句中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____) .A.然而 B.……的样子 C.这样 D.对
(2)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____) ..A.炫耀 B.展示 C.表现 D.显示
(3)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____) ..A.声音很大 B.非常晴朗 C.亮光很强 D.宏大明亮
(4)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____) ..A.透明清亮 B.灵活而不可捉摸 C.十分灵巧 D.空旷灵巧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炊饭成糜①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②,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③?”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④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⑤,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
(注释)①糜:粥。②著箅(bì:放置蒸饭用的竹制盛器。③馏:指先将米下水煮,再捞出来蒸熟。④识(zhì):记住。⑤易夺:订正补充。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宾客诣陈太丘宿 诣:造诣 .B.俱委而窃听 委:舍弃 .C.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使:让派 .
D.二子长跪俱说 俱:一起,都 .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言无遗失”意思是大人说的话,一点也没有遗漏。
B.陈太丘在元方兄弟做错事时,没有指责,而是以提问所听谈话的内容的方式来考验他们,用宽容来原谅。
C.“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其言外之意是只要你们勤奋好学,我们吃什么都是快乐的。 D.元方、季方因为贪玩而把蒸饭煮成了粥。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论语>十二章》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②女:通“汝”,你,你们。③愤: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的样子。④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⑤隅:角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②是以谓之“文”也 ..
(2)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①是 以 谓 之“文”也 ②举 一 隅 不 以 三 隅 反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这三则语录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5)孔子从哪两个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六、现代文阅读 11.那个春天,很暖 章月珍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做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她竟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地说那些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一边咳嗽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 )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她灌好热水袋给惜愉焐手,夏天她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是谁也无法替代的。”女儿( )低下了头。
③
④
⑤
①
②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 )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情绪如此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男孩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奶奶,大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祖孙俩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笑了。 那个春天,很暖……
(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1)“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五岁时 七岁时 九岁时 十一岁时 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 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 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那个冬天,很冷……
3)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4)“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 12.语言运用——有人认为文章第一段与“女娲造人”关联不大,可以删掉。你认为呢? 七、作文
1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可能泄漏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1)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看似平凡其实不平凡的人,如朝夕相处的亲人、传道授业的老师、情同手足的朋友……甚至清洁工、看门人和小商小贩。他们没有特殊的身份、显赫的地位、伟大的事业,他们平凡普通。看似微不足道,如一粒尘埃,但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世间的真善美,体会到一种不平凡的感情和力量。
请以“______并不平凡”为题,写一篇作文。
(2)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请以“发现身边的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D 5.C
二、名句名篇默写 6.1思而不学则殆
2雌兔眼迷离 安能辨我是雄雌 3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4杨花愁杀渡江人
5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三、诗歌鉴赏
7.1、⑴ jiān ⑵ jì ⑶ yān 2、B 3、A 4、A
四、综合性学习 8.(1)B(2)A(3)C(4)A 五、文言文阅读 9.1)A 2)D
3) 有客人到陈太丘家去并留宿,太丘让元方、季方兄弟二人做饭。 太丘说:“既然这样喝粥就行了,何必(一定要)吃饭呢!”
10.(1)①为什么;“文”是一种谥号 ②因此(2)①是以/谓之“文”也 ②举一隅/不以三隅反(3)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②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能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4)第一则和第三则论述学习态度,第二则论述学习方法。第一则中,孔子认为要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第三则中孔子认为学习要虚心请教。这两句是很好的治学格言。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适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5)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 六、现代文阅读
11.1)觉得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不许别人欺负奶奶,尊重,保护奶奶
2)指冬天的寒冷;这里的冬天又指人生的冬天,写出“我”看见婆婆因为得了精神病所做的一些事情感到伤心和无奈,是心理上的寒冷。
3)作为儿媳:①心地善良,关爱关心婆婆,从“我”为了婆婆的事情教育女儿可以看出。②理解,孝顺婆婆,宽容识大体,从理解婆婆做的一系列“不正常行为”却依然关爱婆婆可以看出。作为母亲:①爱女儿,从心疼女儿的行为可以看出。②教子有方,循循善诱,从教育女儿尊重婆婆可以看出。③爱家庭,从缓和女儿和婆婆的关系中可以看出。
4)启示:第一,“女儿”小时候不能理解和尊重生病的老人,而是仅仅看到了虚荣的一面,经过妈妈的教育长大后终于懂得了尊重老人,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从讨厌到尊重保护奶奶这样的成长过程。第二,我们都要珍惜像“母亲”这样一直宽容教导我们的人,多听听他们的意见,接收别人指出的不足,才能更好更快的成长。第三,“女儿”的成长经历让我明白,人总是不断长大,不断成熟,每个人都会有老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