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课标版语文必修三、四情景式默写 - 图文
16.《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
“ , 。” 17.《荀子?劝学》中“ , 。”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
★18.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 , ”写蜀道险峻高大,易守难攻的特点,极有气势;《劝学》阐述学习的坚持精神的语句是“ , 。 , 。 , 。 , 。” 三.11《师说》 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 , 。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 , , ? 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 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 ;择师的标准是: , , , 。 5. .《师说》中阐述师生间辩证关系的句子(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 , , , , 。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 , , 。 7.《师说》中陈述教师职责的句子是: , 。
8《师说》中陈述择师标准的句子是: , , , 。 9.《师说》中韩愈认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理由是“ , ”。 10.我们无论学习还是做学问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否则就会变成《师说》中作者批判的对象:“ , , 。” 11.《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的
“ , 。”的观点是相同的。 12.荀子《劝学》“ , 。”,强调学习的重要。苏轼《赤壁赋》“ , 。”,描写泛舟江面的情景。白居易《琵琶行》“ ? 。”,表现听琵琶曲后的无尽伤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情景式默写 四.4《望海潮》《雨霖铃》 1、 柳永《雨霖铃》一词中渲染分别的气氛,融情入景,准确地传达了一种凄凉的况味的句子有: , 。 。 2、柳永《雨霖铃》一词中刻画分别时痛苦的细节描写是: , 。全词上下片过渡的句子是: , , 。 3、柳永《雨霖铃》一词中用了点染手法的句子有三处:① , , 。② , , 。③ ? , 。 4、全词情景交融、最为人称道的句子是: ? 、 。 5、柳永《雨霖铃》一词中虚设别后情景,把离别伤痛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 。 6、.《望海潮》中描写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的句子: , 。 7、《望海潮》中描写西湖自然风景的句子: , , 。
- 5 -
四.5《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 , , 。 2.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 , , 。 3.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而走出苦闷,表达乐观旷达之风的语句: , 。 4. 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既表明了大浪淘沙,又表明历史终将记住英雄人物的句子是:“ , , 。” 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出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的句子是:“ , , 。” 6.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神游故国后,用“ , 。”来书写自己多愁善感而年华逝去的感叹。 7.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美女衬托英雄人物的句子是:“ , 。” 8. 被贬于黄州的苏轼与客人泛舟长江,面对长江的浩荡无穷而感慨万千:“ , 。”(《赤壁赋》)在游赤壁时,目击滚滚长江“ , , 。”,他在“故国神游中”得到解脱,抒发了“ , 。”的心底悲歌。 10. .苏轼《定风波》中表明作者坦然面对人生挫折,隐有归隐之心以及旷达胸怀的句子是: , , 。 11. .苏轼《定风波》下阙描写雨过天晴的句子: , , 。 12东坡确实做到了昂首面对人生的风雨,超越世俗的烦扰。人生有顺境,有成败,有荣辱,有祸福。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苏轼皆以坦然而超脱的心境去对待,在人生的风雨中磨练自己,修炼人格的诗句: 和 四.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 , 。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 , 。 3.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 4.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 , 。 5.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朝廷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 , 。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 ? 7.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用孙权的典故表达英雄难寻的句子是:“ , 。” 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寄奴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句子是“ , 。”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讽今,用“ , , 。”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 。 10.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廉颇自喻,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 , 。” ★11.雨本寻常,但却常常能淋湿诗家的心。读韩愈的《早春》中的诗句“ , 。”,我们能体会到一种清新与宁静的自然;而读李商隐
- 6 -
的《夜雨寄北》中的诗句“ , 。”,便感到随着那夜雨的慢涨,作者心中的愁绪也在渐增。读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诗句“ , , 。”,我们会从中感觉到一种人生的无常。 12.古代写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的诗文很多。如曹操的《龟虽寿》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末句写道“ , , 。”
★1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 》
“ , 。 , 。”写出了琵琶女人年老色衰后的凄凉处境;李煜《虞美人》“ , 。”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 。”借历史人物的英雄壮举来寄寓自己的壮志难酬。
14.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开头“ , 。”两小句描绘了一幅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烟波浩渺,与天相接,不见尽头的壮阔图景。 ★15.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人常借它曲折达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阕中“ , , 。”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一方面作者借桓温北伐来表达自己对北伐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感慨年华易逝而功业难成,表明了作者对朝廷不思进取的不满之情。 16.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将个人的情感赋予给远山,将山人格化的诗句是:“ , , 。”
17.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表达对南宋国势衰颓的担忧以及对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的诗句是: , , 。
18.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借用动作,抒发了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和缺少知音,无人赏识的句子是: , 。 , 。
四.7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
1.《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是: , , 。
2. 李清照的《醉花阴》中以花喻人,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的佳句的千古名句是: , , 。
3. 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直抒胸臆,亦以景见情,以物拟人,委婉曲折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的诗句是: , , 。 4. 《醉花阴》中的“ , 。”让李清照回忆起她和丈夫东篱对酒赏菊共度佳节的美好环境,然而现在夫妻离别,这佳节美景反而勾起词人的离愁别恨;该诗句又暗含佳节思亲的情绪。这两句诗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让人回味无穷。 5. 《醉花阴》词中通过描写闺中少妇心事寂寞无聊,度日如年的句子是: , 。
6. 李清照的《声声慢》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 , , 。 7.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 , !”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8.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内心世界的句子
有: , ! , 、 。
9.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 , !直抒胸臆
四.11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公而忘私是历代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曾经说:
- 7 -
“ , 。”蔺相如特别强调要把国家的事情放在前,而把个人的私事放在后。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也曾说:“ , 。”意思就是要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 ————————————————————其他———————————————————————— 1. 出淤泥而不染, 。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 3. ,其势不俱生。
4. 廉颇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5.鄙贱之人, ! 6.卒相与欢,为 。
7. 名节 ,利欲 。(于谦《无题》) 8. 人固有一死,或 ,或 。(司马迁《报任安书》)
- 8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