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业职业事业导学案及答案
2.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3.择学择业为什么要考虑资禀与兴趣?
。 (三)高考链接
回到原来的问题,学业与职业是否绝对为两回事呢?从两个观点看,它们也不应分开。
第一,从狭义的学业说,学业是某一种专门学术的研究。专门的学术研究需要长久的集中的力量。一个人既研究一种专门学术,他就没时间精力去干别的事。社会需要学术的进展,就需有一部分人以研究学术为“职业”。做学问是学者的职分以内的事,正如种田是农人的职分以内的事,他们的成就都于社会有益,他们都有责任在自家职分以内求有成就。照这样看,学业还是可以当作一种职业。
其次,就广义的学业说,学业是每一种职业必有的准备。一切工作(尤其是近代社会分工很严密的工作)都需要学习,每一行都有一套专门学问,所以你如果想把某一种职分以内的事做好,你就必须先把它学好。不但如此,工作本身也就是学习。有些人以为在学校里学得一种学问,学业便可告结束,以后入社会就职业,只须拿这一套法宝作无尽期的应用。这不但是误解学业,也是误解职业,最亲切最实在的学问大半不是从书本得来,而是从实地亲身经验得来的。古人所谓“到处留心皆学问”,就是有见于此。同时,到处留心学问的人可以说“学”与“事”相得益彰,不至犯不学无术的毛病,在职业上才能成就真正的事业。一.
辈子拘守一部讲义的人绝不是一个好教员,一辈子拘守一部步兵操典的人绝不是一个好战士,余可类推。所以要想把一种职业做好,必须把职业当作学业看。
依以上的分析,学业、职业和事业应该是三位一体。学业或职业如果不能成为事业,那就空洞无成就。学业和职业如果不能打成一片,学业就只是私人的嗜....好,不能成为社会中的一种的职分,对社会没有效益;职业也就降为与学问脱节的盲目的衣食营求,干燥无味。
1.(1)第三段中“‘学’与‘事’相得益彰”的“事”指的是:
(2)第四段中“学业和职业如果不能打成一片”的“打成一片”意思是:
2.第三段中作者从哪两个方面论述“学业是每一种职业必有的准备”?
(1) (2)
3.下面是文段中作者表达的两个观点,从生活中各举出一个典型事例作为例证。 (1)学业可以当作一种职业:
(2)要想把一种职业做好,必须把职业当作学业:
4.文中说“最亲切最实在的学问大半不是从书本得来,而是从实地亲身实验得来的”,这是否意味着作者重视实践中的学习,而轻视对书本知识的学习?结合文段的内容说明你的看法和理由。
5.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判断,“做学问是学者的职分以内的事,正如种田是农人的职分以内的事,他们的成就都于社会有益”这句话是(1) 论证,“古人所谓‘到处留心皆学问’,就是有见于此”这句话是(2) 论证。 6.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谈谈怎样才能做到学业、职业和事业的“三位一体”。
第二课 学业·职业·事业
一、自主学习案 (二)预习课文 1.字音
逻辑(ji) 职分(fan) 隽永(juàn) 囿于(yòu) 禀赋(bǐng) .....相称(chan) 阔绰(chuò) 欣羡(xiàn) 淘汰(tài) 懒怠(dài) .....2.词语解释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可想到它的意义。 相得益彰:彼此相互配合更能发挥各自所长。 并行不悖(bai):同时实行,不相冲突。 .
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举出来,形容为数很多。
得鱼忘筌(quán):比喻成功以后就忘记了赖以成功的事物、条件。 .假公济私(jì):假借公事的名义,取得私人的利益。假,借。济,补益、助成。 .
二、合作探究案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第2—8段) 第三部分(第9—10段) 第四部分(第11—13段) 第五部分(第14—15段) (二)深入文本,合作探究
1.学业就是学问的工作或活动。职业就是职分以内的事业。事业指工作或活动的成就。
学业、职业、事业应该是三位一体的关系。
2.一是一个人的职业往往和他的学业不很相关。二是学业与职业不完全相称,就是通才就专职。
3.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的资禀与兴趣。名利观念;认为世间职业有些是天生的高贵,有些是天生的下贱。
4.第一是“公”,其次是“忠”,“忠”附带勤与勇。 (三)方法探究
课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得鱼忘筌,钱赚到手了,学业和事业有无成就却不必管”,运用比喻论证形象地阐明一个人注重实利却不关心事业成就如同渔人捕获了鱼却忘记了捕鱼工具一样短见。课文还以斯宾诺莎、兰姆、康拉德、蒙罗等人为例佐证学业与职业相冲突时,既可以忠实于学业研究,又可以从事另外一种职业维持生计。课文的最后一段,又从正面论述事业的成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奋斗才能得来,从反面论述如果存在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必将被自然淘汰,即使成功,也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此外,课文还运用了类比论证、引用论证等。
三、反馈训练案
(一)基础知识
1.D 2.A 3.D(休养生息:在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休养,休息调养;生息,人口繁殖。) 4.A 5.A(类比论证) 6.B(A缺少主语,去掉“使”;C前面两个方面和后面一个方面,不对应;D飘逸的应该是桂花香,不是桂花。) (二)课内阅读
1.择学择业对于一个人是一个极重的问题。 2.举例论证 反面论证
3.性不相近,纵然努力,也往往劳而无补,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精力的浪费。 (三)高考链接
1.(1)职业(或职分、工作)(2)紧密结合
2.(1)一切工作都需要学习(2)工作本身也就是学习
3.示例:(1)朱光潜致力于美学和文艺理论的研究,以此作为终身的职业。(2)许振超在工作中勤于学习,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4.作者并不轻视对书本知识的学习。
因为在文段中作者首先指出了“学业是每一种职业必有的准备”,作者这样说的目的在于强调在实践中学习的重要性。 5.类比、引用
6.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不求统一答案。能结合所学专业得一分,能恰当、通畅地说明自己的认识得1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