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3:13:28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一)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

1、如??何;若??何;奈??何 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其如土石何? ②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③“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如何(何如)”、“奈何”、“ 若何(何若)” 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2、“庸??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3、“独??耶”、“独??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例:①独不怜公子之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4、“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例: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5、“何(奚)以??为”(“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何(奚、曷)??”译为“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6、“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何“一般作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例: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7、“安??乎”、“安??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二)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 “??何如??”;“??何若??”“??孰与(孰若)??”意即“??与??孰??”可译为“??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比??怎么样?” 例: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三)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1、“不亦??乎?”可译为“不也是??吗?”或“难道不??吗?” 例: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 2、“不为??乎” 可译为“不算是??吗?” 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3、“何(奚)以??为?”“何(焉)??为?”可译为“要??干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何??哉(也)”的意思是“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能??呢”。 例: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4、“岂??乎(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怎么??呢?” 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1

5、“非??欤”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6、“宁??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7、“独??耶”、“独??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8、“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

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9、“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①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②夫晋,何厌之有? 10、“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11、“安??乎”、“安??哉”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12、“得无??乎”,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是??吧”、“能不??吗”。 例: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13、“能无??乎“,译为“怎么不??呢”。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14、“(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15、“无乃??与”,相当于“难道不是??吗”。 例: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16、“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 例:①安能摧屑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表示感叹的习惯说法 1、“一何”可译为“何等”、“多么”。 2、“何其??”译为“多么”,有时也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 例:①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

②赐,汝来何其晚也? 3、“何??之??”,可译为“怎么??这么??”或“怎么这么??”,也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

例:足下不欲破袁氏也,何言之不实也? 4、“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 (五)表示强调的习惯说法 1、“唯(惟)??为??”,可译为“只”“只有”“惟独”。 例: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2、“唯(惟)??所??”,可译为“任凭??”“随便??”。 例:臣有三剑,唯王所用。 3、“非惟??抑亦”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表递进语气。 例: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六)表示假设的习惯说法

2

1、“有??于此(斯)??”译为“假设”“假如”之类的词语即可。 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 2、“若其”相当于“假如”。

例: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甚。(《晋书?周浚传》) (七)表选择语气: 1、“与其??孰若(无宁)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不如)??”。 例: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2、“不??则“不??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①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苏轼《教战守策》)

②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孙樵《书何易于》) 3、“??,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4、“非??则??”,“非??而??”,相当于“不是??就是??”,“不是??却”。 例:①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非字而画。(《促织》)

(八)表示推测、揣度、商榷的习惯说法 1、“得无??乎”“无乃??乎”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莫非、恐怕、岂不是、只怕是??吧”。

如:无乃尔是过与? 2.“庸??乎”,译为“哪??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例:①闻道百,以为莫已若也,我之谓也。

②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4.“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 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九)表示指代的习惯说法 1、“有所、无所、何所(安所、奚所)”

可译为“有什么(没有什么)??的(人、物、事)”“是什么”。 例如: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2、“有以 、无以”,可译为“有什么(可以)用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 例如:项王未有以应。 3、“无以??为”,可译为“没有必要用(要)??”。 例如: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十)表示认定的习惯说法 1.“是故,是以” “以此”、“是用”、“用是”、“用此”、“以故”。译为“因此,所以”。 例: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有,师之所存也。(《师说》) 2.“所以“,有两个意义,译为“用来??的方法”或“??原因”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例: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4、“且??且??”,相当于“一面??一面??”或者“又??又??”。 例:见信死,且喜且怜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3

5、“而已”“焉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例: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国焉耳。(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6、“以??为“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

例: 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7、“因遂”,相当于“于是”。 例:欲自杀以激荆卿,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告也。”因遂自刎而死。 8、“于是”,一是相当于“在这时”,“在这件事上”“从这时起”“在这种情况下”;二是相当于现在汉语“于是”。 9、“之类”“之属”“之伦”“之徒”,相当于“这一类的??”。 10、“有??者“,译为“有个??的人”。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11、唯(惟)??之(是)?? 例: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句式小练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于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⑴君无乃为不好士乎?

译文: ⑵先生不受,岂不命邪

译文: ⑶此吾所以不受也

译文: 2.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⑴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译文: ⑵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译文: ⑶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译文:

4

搜索更多关于: 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一)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 1、如??何;若??何;奈??何 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其如土石何? ②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③“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如何(何如)”、“奈何”、“ 若何(何若)” 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2、“庸??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3、“独??耶”、“独??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例:①独不怜公子之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