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钱塘湖春行教案
内 江 师 范 学 院
教 案
课 题:《钱塘湖春行》 指导教师:张文彬
院 系:文学与新闻传播 专 业:汉语言文学 班 级:2009 级6班 姓 名:李 芳 学 号:20090103051
2011年5月
钱塘湖春行
学校:xx中学校 班级:x年级x班 授时:1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难点: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教法:讲授法、点拨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看过《新白娘子传奇》这部经典的电视剧吧!那同学们还记得白素贞是在哪里找到投胎转世的许仙的呢?是西湖!对吧!同学们真聪明。对,白素贞是在西湖找到许仙的,然后成就了一段经典的爱情。那同学们觉得西湖美吗?今天我们就随着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步伐走进西湖美景。请同学们翻到课本68页。 二、落实基础 1、作者介绍
同学们对白居易的了解有多少呢?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
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生字词
贾(jiǎ) 啄(zhuó) 没(mò) 堤(dī) 三、整体感知
1、从题目中可以看出作者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春天,诗人游西湖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写的是早春时节? 首联:水面初平(春水初涨)
颔联:早莺 暖树(向阳的树) 新燕 颈联:乱花 浅草 四、深入分析 1、首联
孤山寺北 贾公亭西 看景地点 水面初平 云脚低 (静景)
句解:诗人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湖面春水初涨与湖堤相平,白云层叠与湖面相接,天水连接成一片,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看图片)
解析: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春水涨了不少,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而诗人站在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面远处观
望,心情愉快,因而看到一幅这样美的远景画。 2、颔联 莺燕图 (动景)
几处:表明不是处处都是早莺争树,几处更形象的说明了诗人出游时节是早春
早莺:早 争暖树:黄莺争向阳的树,更可见是早春 谁家:和“几处”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能说明是早春时节 新燕啄春泥:燕子刚刚开始筑巢,说明燕子是入春才有的,更紧抓了一个早春
句解:几处早出的黄莺正在争着飞向向阳的树,谁家新来的燕子正在衔着泥土筑巢。
解析: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诗人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也写出诗人的一种喜悦之情。
3、颈联 (静景却静中带着动的感觉)
乱花:说明花的数量品种之多,体现出初春时节的一种勃勃生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