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 图文

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7:28:15

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摘要 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纳米粒子用作药物传递载体是是目前纳米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刺激响应型聚合物一般是双亲性聚合物,可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得到形态各异的聚集体,如胶束、囊泡等,它可以接收外部环境的刺激信号(pH、温度、磁场、光、超声等),使自身大分子结构或状态发生改变。本文综述了几种重要类型的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纳米粒子,介绍了它们的结构特点、刺激响应性及药物控释行为。还简单的介绍了双重及多重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纳米粒子。最后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刺激响应 聚合物纳米粒子 药物载体 纳米生物医学 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1 引言

纳米科技(Nano-ST)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诞生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由7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1)纳米物理学;(2)纳米化学;(3)纳米材料学;(4)纳米生物学;(5)纳米电子学;(6)纳米加工学;(7)纳米力学[1]。

纳米技术刚兴起时,科学界的研究热点是纳米材料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科学家希望利用纳米技术使芯片体积更小、速度更快。2004年2月12日到16日举行的美国科学年会上,专家们说,美国纳米技术的研究热点正由半导体芯片领域转向生物医学领域,纳米医学技术已经被列入美国的优先科研计划[2]。2007年,Eaton M[3]在《Nature Material》上撰文指出纳米医学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关键。

生物医学的主要研究范畴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将药物或成像剂负载在纳米粒子中, 用于药物传递和疾病诊断,是目前纳米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最重要的应用[4]。

迄今为止, 用于药物输送的纳米材料主要是聚合物。药物既可以通过物理包埋、也可以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结合到聚合物纳米粒子中。用于药物传递的聚合物纳米粒子主要有以下优势[3, 5, 6]:(1)聚合物具有丰富的相行为和溶液自组装能力,两亲性聚合物可以自组装成纳米胶束、纳米胶囊、核-壳型纳米粒子等,从而可以将药物载入;(2)聚合物纳米粒子尺寸较小,可以方便的进入细胞内,从而提高药效;(3)聚合物有较大的分子量,作为药物载体能使药物在病灶部位停留较长时间。由于药物通常被包封于聚合物内部,因此聚合物还能起到保护药物不会被提前代谢的作用;(4)聚合物比较容易被化学修饰,可以把一些具有靶向作用或具有生物活性的组分结合到聚合物粒子表面,从而实现多功能;(5)药物释放后载体材料可通过聚合物的降解被排出体外。

聚合物纳米粒子用作药物控释载体时,要解决两个问题:(1)在哪里给药?(2)能否按一定速率给药?药物一旦被人体吸收,会随着血液流向人体各个部位,我们希望药物只在病灶部位释放,从而较大限度的降低药物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要解决第一个问题,需要药物释放载体具有靶向性,这一点可以通过在聚合物表面引入一些靶向性的官能团如叶酸[7]等加以解决。最难解决的是第二个问题,为此需要药物释放载体具有刺激响应性(stimuli-responsive)。刺激响应型聚合物可以将药物封装起来,一旦到达病灶部位,受到刺激,产生结构上的响应,这时开始缓慢释放药物。

目前,利用刺激响应型聚合物,人们发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程序化(programmable/ programmed)”给药,例如最近Abbaspourrad等人[8]的“Polymer Microcapsules with Programmable Active Release”。程序化给药的进展已经有综述[9, 10]可以参看。

-1-

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2 不同类型的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纳米粒子

“刺激响应”也经常被称为“环境响应”,“智能”等,其智能行为主要体现在其可以根据外界刺激信号从而产生各种特殊的宏观行为刺激响应,包括分子链结构、溶解性、表面结构、溶胀、解离等行为。利用的刺激信号可分为物理与化学信号两类,其中物理信号包括温度[11]、电[12]、磁场[13]、光[14]、超声[15]等,而化学信号包括 pH[16]、化学物质[17, 18],酶[19]等,其中以 pH、温度、磁场、光、等最为常见。

2.1 pH敏感的聚合物纳米粒子

pH敏感纳米粒子是最受关注的纳米粒子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人体内各组织的环境pH各有差别(表2.1)。比如人体胃的pH值呈酸性一般肿瘤组织的pH环境是呈酸性的,大约为6.75,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的pH 7.23;另外,当纳米粒子进入细胞内部后,粒子会遇到pH值更低的溶酶体和内涵体(pH=5.0~5.5)。利用这种pH 环境的差异可设计出众多针对肿瘤组织或其他特定器官进行药物传递的 pH敏感药物载体。

表2.1人体内各组织的环境pH 组织/环境 血液 肿瘤 溶酶体/内涵体

pH敏感聚合物(图2.1)的典型特点就是含有可作为质子给体或受体的可电离部分。弱酸性聚合物,比如聚丙烯酸(PAAc),在pH较低时可以接受质子,在pH较高时可以提供质子;而弱碱性聚合物,比如聚4-乙烯基吡啶(P4VP)和聚二甲胺基甲基丙烯酸乙酯(PDMAEMA)的性质就刚好相反。通常的pH敏感聚合物纳米药物载体正是通过在载体中引入pH敏感单元而达到pH响应的目的。随着pH的改变,载体中的pH敏感部分会诱导纳米粒子发生聚集或者溶解,从而调控所负载药物的释放。

pH 7.2~7.4 6.75 5.0~5.5

图2.1 几种典型的pH敏感型聚合物(单元)[20]

-2-

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Yan等[21]合成了一类梳形嵌段共聚物(图2.2),其主链为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乙基纤维素骨架(EC),侧链为双接枝型聚合物,一部分侧链为疏水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己内酯(PCL),另一部分为pH响应的PDMA链。在酸性溶液(pH<4.2)中,该梳形共聚物可以发生自组装形成核壳胶束结构;当改变溶液的值至中性时,则会发生多胶束团聚现象(图2.3)。

图2.2 梳形嵌段共聚物的结构示意图

因此可以利用胶束的pH值控制分散与团聚行为,将其应用于药物载体,进行药物的可控放研究(图2.4)。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控pH,将药物释放量在10%~40%之间进行调节。

图2.3 pH控制的胶束的分散和团聚

图 2.4 药物释放曲线

pH 敏感聚合物纳米粒子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利用肿瘤组织及细胞内涵体、溶酶体的弱酸性将抗癌药物运送到达肿瘤部位。例如,Bae等[22-24]将阿霉素(ADR)通过pH敏感的腙键连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摘要 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纳米粒子用作药物传递载体是是目前纳米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刺激响应型聚合物一般是双亲性聚合物,可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得到形态各异的聚集体,如胶束、囊泡等,它可以接收外部环境的刺激信号(pH、温度、磁场、光、超声等),使自身大分子结构或状态发生改变。本文综述了几种重要类型的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纳米粒子,介绍了它们的结构特点、刺激响应性及药物控释行为。还简单的介绍了双重及多重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纳米粒子。最后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刺激响应 聚合物纳米粒子 药物载体 纳米生物医学 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1 引言 纳米科技(Nano-ST)自20世纪80年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