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控机床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样本资料
工艺方案: 通过上述分析,几点加工工艺方
1).通过图样上个公差等级要求较
φ340-0.025
φ380-0.029
因其要求精度编程时采取中间证工件的合格率;
2).在外轮廓
M30x2的螺纹,选刀时要选合适的刀尖圆弧半径才能车出合格的螺纹; 工部方案:
确定坯件轴线和左端大端面(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左端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定心夹紧:
1.第一次装夹时夹持工件外圆,留出足够可加工毛坯的长度;
2.第二次装夹时夹持φ34外圆,以φ38外圆左端面顶住卡盘端面做轴向定位;
3.2加工路线的确定
加工顺序遵循先大后小、先粗后精、由右至左的原则进行,具体加工过程: 1):普车加工零件毛坯,保证轴向尺寸,预钻中心孔,打φ20x30底孔; 2):车φ34、φ38外圆,镗φ23内孔;
3):车R8球面,圆锥面,R5凹圆弧,M30外圆,圆锥面; 4):车螺纹退刀槽; 5):车螺纹。
GSK928TC具有粗车循环和车螺纹循环的功能,只要正确使用编程指令,机床数控系统就会自行确定其进给路线,因此该零件的粗车循环和车螺纹循环不需要人为确定其进给路线,但精车的进给路线需要人为确定,对刀原点在
采取以下
案: 给定的几高的尺寸
?0.033φ230
较高,故值,以保
上,有
刀尖圆弧半径
R =1/8H=1/8x√3/2p=0.2165mm
取刀尖圆弧半径
Rε=0.2mm
4编制轴类零件数控车床加工刀具卡
4.1刀具的选择与切削用量的确定
1)选用B形D 1.6 D1 5的中心钻预钻中心孔;;
2)选用φ20的麻花钻预钻φ20x30底孔;
3)粗车和精车外圆采用主偏角为93°,副偏角为45°左偏刀; 4)车螺纹选用硬质合金60°外螺纹车刀取刀尖角59°30′
. 4.2对刀点和换刀点的确定
1.背吃刀量:轮廓粗车循环时ap=2mm,
轮廓精车循环时ap=0.2mm;
螺纹粗车循环时依次ap=0. 8mm,ap=0.6 mm;p=0.4mm; 螺纹精车循环时ap=0.2mm;
2.主轴转速:
公式A: Vc=πdn/1000
Vc-切削速度,单位m/mim; π-常数,d-切削刃选定点处所对应的工件或刀具的回转直径,单位mm;
公式B:n≦1200/p-k
P-工件螺纹的螺距或导程,单位mm;k-保险系数,一般取为80. 公式C:Vf=nf
Vf-车削时的进给速度,单位mm/min;n-转速单位r/min;f-进给量,单位mm/r。
1)车直线和圆弧时的主轴转速:
查表取粗车的切削速度Vc=90m/min,精车时的切削速度Vc=120m/min,根据坯件直径
(精车时取平均直径),利用公式A计算,并结合机床说明书选取:
粗车时,主轴转速n=500r/min; 精车时,主轴转速n=1200r/min。 2)车螺纹时的主轴转速:
根据公式B计算,取主轴转速n=320r/min
3)进给速度:先选取进给量用公式C计算,粗车时选取进给量f=0.2mm/r,精车时选
取f=0.1mm/r,计算得:
粗车时的进给速度Vf=100 mm/r, 精车时的进给速度Vf=50mm/r。 车螺纹的进给量等于螺纹的导程,
即 f=2mm/r,
Vf=640 mm/r
产品名称或代号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序号 刀号 刀具名称 规格 用途 备注 1 T1 外圆车刀 主偏角 93°,副后角45° 外轮廓 左偏刀 2 T2 镗刀 刀头最宽处小于10mm 刀尖角59°30′ 镗孔 3 T3 螺纹刀 车螺纹 刀尖圆弧半径Rε=0.2mm; 4 T5 中心钻 B形 D 1.6 D1 5 预钻中心孔 5 T6 麻花钻 φ20 预钻底孔 工艺员 校对 审定 批准 表2 刀具选择及参数
5.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
5.1 工件坐标系确定
程序原点是指程序中的坐标原点,即在数控加工时,刀具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起点。本次加工中共两个程序,以右端球面的表面中心O点、左端面圆心S为基准建立坐标系,坐标原
点分别为O、S。
5.2 对刀方法和设置:
毛坯为φ40mm的棒料,欲加工最大直径为φ38mm,总长为108mm的零件。编程时采用程序段设定工件坐标系,工件坐标系原点O设在以右端心S点。
加工时采用的1号刀具为93°外圆尖刀(如图3示),并作为基准刀具;2号刀具为硬质合金镗刀。基准刀具刀尖点的起始点为P。
5.3数控加工程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