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化问答题
(3)气化炉激冷水流量低低报后由HIC1302A供应正常激冷水量50%的脱氧水
63、合成气管线上HV1304A并接了一个6〞阀门HV1344A的作用是什么?
答:在打开HV1304A向后系统供气前,先打开HV1344向后系统供气进行暖管,同时可以起到减小HV1304A前后压差的作用。 64、HV1305A的作用是什么?
答:在出碳洗塔的合成气管线压力调节阀PV1311A前面设置HV1305A的目的是为了在正常生产时,防止工艺气泄漏,正常生产时HV1305A是关闭的,而且该阀是球阀,密封性比较好。在系统超压时,该阀自动打开,合成气再经压力调节阀放空。 65、高压煤浆泵清水大循环的流程是怎样的?
答:高压煤浆泵清水大循环的清水从煤浆槽出口阀后的原水管线补入,往高压煤浆泵沿煤浆管线经煤浆循环管线XV1301A从煤浆槽顶部入槽切断阀前排放阀送至气化废煤浆槽。
66、气化炉到高压闪蒸罐黑水自调阀卡时应如何处理?
答:迅速关闭事故自调阀前球阀,打开备用自调阀前球阀,投用备用自调阀。
67、T-1401顶部安全阀起跳压力是多少?放空气为何去火炬? 答:压力是1.1MPa(G);
放空气中有大量酸性有毒气体,而这些气体部分又可燃。将这类气体送入火炬燃烧后,从而减轻大气污染。 68、叙述T-1403的工作原理?
答:真空闪蒸罐在负压操作(绝压-0.07Kg/cm2),溶解在黑水中的酸性气体和水蒸汽,在负压状态下膨胀逸出水面,从而完全脱除黑水中的酸性气体,使黑水沉降后继续循环使用。 69、高压闪蒸罐底部为何采用锥体封头?
答:高压闪蒸罐底部设计成锥体封头,是由于出自高压闪蒸罐的底流物被浓缩后,含固量增高,黑水中的固体颗粒易在罐底部形成沉积,采用锥体封头后可以减少固体沉积,使底流物畅通无阻。 70、脱氧水槽V1402的水源有几项?
答:脱氧水槽的水源有:
1)脱氧水槽LV1410调节供应的原水; 2)由低压灰水泵P1406经FV1403供入的灰水; 3)由真空凝液泵P1403供入的真空闪蒸冷凝液; 4)由汽提塔底泵P1502供应的冷凝液;
5)由高压闪蒸分离器V1401的液位调节阀LV1404A供应的高压闪蒸冷凝液。
71、低压闪蒸气的分配原则是什么?
答:低压闪蒸气优先作为加热蒸汽供养到除氧器的除氧头上,在除氧器用不了的情况下,再供应到低压闪蒸冷却器E1407上,用循环水冷却。
72、激冷水浴的作用?
答:①保护下降管,避免受高温热辐射而发生变形;
②使熔渣趋于粘结到下降管壁,熔渣被激冷后迅速被冷却固化; ③直接与反应气体进行热交换,产生大量蒸汽,使生成的煤气饱和大量蒸汽,满足后系统对蒸汽的要求。
73、为何设置四级闪蒸?各级闪蒸压力为多少?
答:设置4级闪蒸是由于工艺需要,保证灰水回收比较完全、彻底、降低水耗、减少补充水量。
4级闪蒸的压力分别为0.8Mpa,0.05Mpa,-483mmHg,-688mmHg。 74、进入澄清槽的黑水为什么要先进入澄清槽的下泥筒?
答:进入澄清槽的黑水先进入澄清槽的下泥筒,有利于黑水中的灰渣直接沉降到澄清槽的底部,清水向上走通过溢流口进入灰水槽。 75、渣池来水与低压闪蒸来水进真空闪蒸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答:渣池来水进真空闪蒸的目的是为了脱除水中的酸性气体和氧气,是解吸操作,低压闪蒸来水主要的作用是为了蒸发掉部分水蒸气,释放热量降低温度,属于蒸发操作。所以渣池来水最好在真空闪蒸罐液面以下进入闪蒸罐,如果和低压闪蒸罐来水一起进入,渣池来水容易冷却低压闪蒸来水影响低压闪蒸罐来水的蒸发效果。 76、变换反应的机理是什么? 答:CO+H2O=H2S+CO2
COS+H2O= H2S+CO2+Q 77、什么是平衡变换率?
答: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CO变换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变换率。 78、什么叫空速?
答:单位时间通过单位催化剂体积的气体数。 79、什么是催化剂?
答:催化剂是一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自身的组成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物质,又叫触媒。 化学组分:主催化剂、助催化剂、载体。
空速:单位时间内,单位催化剂处理的气量。单位h-1。 80、什么叫化学反应速度?
答:用单位时间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表示化学反应速度,单位mol/h
81、变换为什么采用催化剂?
答:温度对变换反应的平衡和速度产生两种相互矛盾的影响,对于平衡来说,为使反应进行彻底应维持尽可能低的反应温度。 82、Co-Mo系统催化剂使用前为什么要进行硫化?
答:因该催化剂使用前是以氧化态存在的,其活性远低于硫化状态。在适当条件下,使催化剂发生反应而生成硫化物,才有较好的低温活性,所以Co-Mo系统催化剂使用前要进行硫化。 83、硫化的机理是什么?
答:CS2+4H2=2H2S+CH4 ΔH″=-240.9KJ/mol MoO3+2H2S+ H2=MoS2+3H2O ΔH″=-48.2KJ/mol CoO+H2S=CoS+H2O ΔH″=-13.4KJ/mol 84、系统停车后为什么要对变换系统进行置换?
答:因为水煤气及变换气中汽气比较大,系统停车后这部分气体还存在于系统中,易形成冷凝水,系统再升温或开车时容易导致带水入炉,造成触媒粉化,床层阻力增大,活性组分流失,降低其使用寿命,因此停车后要进行置换,同时为系统检修做准备。 85、影响变换反映的速率有哪些?
答:(1)温度:因为变换反应是可逆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但反应速度加快;
(2)压力:压力对变换平衡没有影响,增加压力可提高反应速度; (3)水汽比:水汽比增加能够提高变换反应的平衡变换率,加快反应速度。
86、水煤气中氧含量超标有何危害?如何处理?
答:水煤气氧含量过高回引起变换炉床温度暴涨,烧坏催化剂,严重时会引起恶性爆炸事故。一旦发生水煤气过氧,应立即按系统紧急停车处理,然后根据情况对变换系统分段降温(用氮气)。 87、变换催化剂为何要分段装填?
答:变换催化剂分段装填: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气体偏流,防止气体走短路,造成炉温难于控制;另一方面是为了使气体充分与催化剂充分接触均衡反应。
88、Co-Mo系统催化剂反硫化的机理?
答:Co-Mo系统催化剂反硫化主要是催化剂成分中的MoS2的反硫化,其反硫化反应为: MoS2+2H2O=MoO2+2H2S
89、影响Co-Mo系统催化剂反硫化的因素是什么?
答:汽气比,温度和硫化氢浓度是影响Co-Mo系统催化剂反硫化的关键因素。
90、防止反硫化的重要手段是什么?
答:防止反硫化的重要手段是:控制小的汽气比,低的进口温度,较高的硫化氢浓度。
91、触媒为什么要加热?快速升温回造成什么后果?
答:触媒硫化前先加热主要是防止蒸汽冷凝,造成触媒粉化,床层带水,破坏触媒的物理性能。
快速升温的结果:造成触媒升温不均匀,触媒颗粒内外温差过大,使触媒粉化,床层阻力增加,若超温就会烧结触媒,破坏其物化特性,永久失去活性,影响正常生产。 92、V1503加喷淋水的作用是什么?
答:降低工艺气中NH3含量,防止NH4HCO3结晶。 93、防爆板投用(MI1503)及退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