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库(有答案)
C 国内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D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50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 ( B ) A 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的过程 B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C 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
D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504、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 ( C )
A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B 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 C 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发生转移的过程 D 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505、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实质是 ( D )
A 商品贱买贵卖的收益 B 商品售卖劳动创造的价值 C 商品的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差额 D 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506、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是 ( D )
A 产业资本 B 商业资本 C 银行资本 D 借贷资本 50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 C )
A 国内市场竞争激化的结果 B 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C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D 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508、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D )
A 价值如何增殖 B 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 C 剩余价值的实现 D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509、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 C ) A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D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5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 B )
A 生产的日益社会化 B 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 C 国内有效需求的扩大 D 生产集中程度的提高
511、同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 ( B ) A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B 全民、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C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D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512、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C ) A 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 公有制企业在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中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C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 公有制经济对其他经济成分实行监督和管理
51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 C ) A 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49
B 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 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51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 B ) 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 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515、非公有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经济 ( C ) A 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B 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C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与公有经济可以共存 D 与公有经济共同推动生产力发展 516、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 D )
A 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 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 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51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D )
A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 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C 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解放
D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18、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 ( D ) 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B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 C 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19、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 B )
A 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 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520、“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 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 D ) A 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 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 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 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521、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C )
A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 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 实践高于认识 D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50
522、社会主义社会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 C ) A 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523.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诸环节中,其决定作用的是( ) A. 生产 B. 分配 C. 交换 D. 消费 52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 重商主义 B. 古典政治经济学
C. 庸俗政治经济学 D. 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 525. 解决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 ) A. 货币的出现 B.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划分 C. 商品交换的实现 D. 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 526. 执行价值尺度指职能的货币是( ) A. 观念上的货币 B. 现实的货币 C. 足值的金属货币 D. 纸币 527.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
A. 社会劳动为尺度 B. 私人劳动为尺度 C. 简单劳动为尺度 D. 抽象劳动为尺度 528.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 )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 C. 工人的劳动时间必须超过一定点
D. 价值增殖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529.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 A. 创造劳动力的价值 B. 转移劳动力价值 C. 创造剩余价值 D. 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530.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 ) A. 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B. 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C. 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D. 降低劳动力价值 531.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 A. 剩余价值 B. 资本积累
C. 资本集中 D.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532. 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工资是( )
A. 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B. 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C. 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D. 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新价值 533. 剩余价值的实现是在产业资本循环的( ) A. 购买阶段 B. 生产阶段 C. 销售阶段 D. 流通阶段 534. 资本周转速度与 ( )
A. 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 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 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D. 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535. 当预付总资本量一定时,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快慢取决于( ) A. 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 B. 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51
C.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平均周转速度
D.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各自的周转速度 536.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指( ) A.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问题 B.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
C. 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在市场上按价值全部卖掉 D. 社会资本再生产需要的物质资料按价值全部买到 537. Ⅰ(v+m)>Ⅱc 是社会资本( )
A.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B.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C.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D.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538.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指( ) A. 重工业优先增长
B. 工业生产比农业生产增长的快些
C. 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的快些 D. 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的生产孤立增长 539. 商品的生产成本是( )
A. c+m B. c+v C. v+m D. c+v+m 540. 资本主义利润率反映的是( )
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 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C. 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D. 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541. 超额利润反映的是( ) A. 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关系 B. 职能资本和借贷资本之间的关系 C. 不同部门资本之间的关系
D. 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
542. 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是( ) A. 生产性流通费用 B. 纯粹流通费用 C. 消费性流通费用 D. 一般性流通费用
543. 当平均利润率一定时,利息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 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B. 国家的习惯和法律 C. 借贷时间的长短 D. 预期价格变动率 544. 银行利润的来源是( ) A. 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的平均利润 B. 银行雇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C. 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D. 存贷款利息差额再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的余额 545. 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B.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 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 D. 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546. 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源于( ) A. 垄断资本家制定的垄断价格 B. 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 C. 垄断企业先进的技术设备
D. 工人及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5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