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9册古诗总汇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五册(9首+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太阳刚升起 毕竟: 到底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 表达了作者对夏天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赠花卿 唐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花卿:即花敬定,成都府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平叛立功。卿是对男子的美称。 锦城:指成都 丝管:弦乐和管乐,此处泛指音乐 纷纷:多而乱的样子。这里指看不见、摸不着的乐曲 闻:听到 诗中描写了宴乐之盛,委婉地讽刺花敬定恃功骄恣。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长啸:长声吟唱。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诗作抒发了作者置身大自然的恬淡心情与高洁人品,同时也有一股幽冷、孤清的气氛笼罩于其中。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九州同:祖国统一 王师:宋朝的军队 乃翁:你的父亲 元:才
深刻的表达了作者一心希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和对当政者屈辱投降政策的悲愤。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
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
叫“天门” 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出:突出
这首诗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圆顶帐篷。即今
蒙古包
野:为了押韵,也可以按古音读作yǎ 见:同“现”, 这里不读jiàn 这首古代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5
鸟 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唐 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
六册(9首+2)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游子吟 子在巢中望母归。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游子身上衣。 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和:融合、和谐 潭:深水,指洞庭湖水 翠:翠绿色 青螺:绿色的海螺 这是一首描写洞庭湖美丽景色的诗歌。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屠苏:酒名,古时过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成的酒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这首诗表现出新年的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气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新生事物总是要代替旧的落后的事物。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韩非子.内储说上》 竽:一种乐器的名称,很象现在的笙
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
说——同“悦”
廪食:官府供食
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
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游子:出门远游的人。 吟:吟诵。 意恐:担心 寸草心:子女的孝心
三春晖:比喻指慈母之恩 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迟日:指春天 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湿又
软 这首诗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yuān)。 醉:迷醉,陶醉 纸鸢: 鸢:老鹰。纸鸢:风筝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
们放风筝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6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liǎo)蚕桑又插田。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子规——杜鹃鸟 才了——刚刚
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渠:他,指方塘
那(nǎ)得:怎么会 清如许:这样清澈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是夸张手法
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 清白:指高尚情操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江南 ( ?)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诗中描绘了江南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表达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mò)风波里。
但:只
一叶舟:形容船很小,象一片浮叶
这首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dé)鱼惊不应(yìng)人。 蓬头:头发蓬乱松散 稚子:小孩
垂纶:垂钓,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
招手:这里指摇手的意思
描写了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苏轼
两岸白杨绿柳,满山翠柏苍松。
7
七册(12首+2) 鸟 鸣 涧 唐 王 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闲:闲静,也可理解为内心的安闲。 时鸣:偶尔、不时地鸣叫。 诗人以娴熟精炼的笔法,展现了一幅幽静恬 人的春山月夜的图画。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残阳:夕阳,即将西沉的红日。 瑟瑟:本诗中形容江水的碧绿。 可怜:可爱 真珠:即珍珠 这首诗写了暮江落日和露伴新月的情景,蕴涵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春江花月夜(节选)
(唐)张若虚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纤尘:微细的灰尘
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象车轮,故
称月轮
中国张若虚仅存的一首名诗,描绘春天
夜晚江畔的景色,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
的杰作。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戍鼓:军鼓。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及对故乡的感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zhū)萸(yú)少一人。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时在这一天, 有佩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来避灾的习俗
倍:加倍,更加 遥知:远远推想 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tái), 花木成畦(qí)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成畦(qí ):成垄成行。 畦:田园中
分成的小区 排闼(tà):推门闯入 这首小诗写出湖阴先生院落和环境之
美,也赞扬了湖阴先生的勤劳,和热爱自然
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
词:西江月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本词描写了农村夏夜里幽美的精神,表
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