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幸福呢?”
三、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27~29题。
诗人艺术家在这人世间,可具两种态度:醉和醒。
[来源:学科网]
醒者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拿极客观的胸襟“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柳宗元语)。世间的光明与黑暗,人心里的罪恶与圣洁,一体显露,并无差等。“赋家之心,包括宇宙”。然而他们究竟是大诗人,诗人尤贵具有别眼。诗人艺术家呈现的这个世界尽管十分真实,十分清醒,终究蒙上了一层诗心的温情和智慧的光辉,使我们读者走进一个较现实更清朗更生动更深厚的富于启发性的世界。所以诗人善醒,他能透澈人情物理,把握世界人生真境实相,散布着智慧。
但诗人更要能醉,能梦。由梦由醉诗人方能暂脱世俗,深深地深深地坠入这世界人生的一层变化迷离,奥妙惝恍的境地。《古诗十九首》凿空乱道,归趣难穷,读之者回顾踌躇,百端交集,茫茫宇宙,渺渺人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无可表达的沉思,无可解答的疑问,令人愈体愈深,文艺的境界邻近到宗教境界(欲解脱而不得解脱,情深思苦的境界)。
这样一个因体会之深而难以言传的境地,已不是明白清醒的逻辑文体所能完全表达。醉中语有醒时道不出的。诗人艺术家往往用象征的(比兴的)手法才能传神写照。诗人于此凭虚构象,象乃生生不穷;声调,色彩,景物,奔走笔端,推陈出新,迥异常境。戴叔伦说:“诗家之境,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间。”
所以最高的文艺表现,宁空毋实,宁醉毋醒。西洋最清醒的古典意境,希腊雕刻,也要在圆浑的肉体上留有清癯而不十分充满的境地,让人们心中手中波动一痕相思和期待。阿波罗神像在他极端清朗秀美的面庞上,仍流动着沉沉的梦意在额眉眼角之间。 (宗白华《略论文艺与象征》,有删改)
27. 概括文中诗人艺术家“醒”的态度的内涵。(6分)
_ _ _ _ 28. 文中引戴叔伦之言有何作用?(3分)
_ _ _ _ 29. 作者为什么说“最高的文艺表现,宁空毋实,宁醉毋醒”?(6分)
_ _ _ _
9
南京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A 2. C 3. B 4. D 5. A 6. A 7. C
8. (1) 尽力为百姓做事,从早到晚辛苦操劳,疲惫(面容憔悴)的人们,依靠他一下子恢复了生气。(每句1分)
(2) 其实袁君为簿册文书的职事纷扰烦忙,吃饭沐浴几乎都顾不上, (他的)辛苦劳累与我相同。(“鞅掌”“飧”“沐”“等”各1分)
9. ① 历经千年,人事沧桑变化,而锦帆泾之水依旧;② 同在锦帆泾,吴王奢华享乐,袁君则为民劳苦;③ 同任职一方,袁君题咏撰著,文章传世,而作者却不能。(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10. 夸张、比拟、对仗。(每点1分,答比喻也给分)
11. 前句写黄河水势之大,收束上文的写景。(1分)后句写砥柱山稳立中流,开启下阕的描写和抒怀。(1分)两句一动一静,对比鲜明,顿然收住,笔力千钧。(1分)砥柱山孤峰耸立,表现出镇定从容、不畏艰险的精神品质。(2分)
12. ① 对奸人藏身于险要之地的忧虑;② 忠贞坚定力挽狂澜的意向志愿;③ 奋勇搏击征服惊涛骇浪的壮志豪情。 (每点1分)
13. (1) 以友辅仁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5) 荡胸生曾云 (6) 砯崖转石万壑雷 (7)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8) 风物长宜放眼量(每空1分)
14. ① 对小扣子形象的作用;(2分)② 对画家形象的作用;(1分)③ 对下文送鸡蛋情节的铺垫作用。(1分)
15. 小扣子能感知美、淳朴善良、腼腆。(结合原文相关细节,每点2分,分析1分,概括1分) 16. ① 对女画家描述美好画面的陶醉;② 对美好景象再难看到的感伤。(每点2分)
17. ① 开满的大面积的荞麦花;② 富有震撼力的美;③ 给人以希望的光明;④ 对美的感知可以感染更多的人;⑤ 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人性美。(每点1分,五点6分)
18. 首先,提出人们通过画出一幅简单的和可理解的世界图像寻找对世界的理解和自身的价值;其次,论述物理学家的世界图像的特征和意义;最后,得出物理探索需要毅力、耐心和激情的观点。(每点2分)
19. ① 严密的精确性达到那种只有用数学语言才能达到的最高的标准;② 严格地控制他的主题范围,满足于描述我们经验领域里的最简单事件;③ 理论物理学结构基础的普遍定律,应当对任何自然现象都有效。(每点2分)
20. 毅力、耐心、激情。(每点2分))
10
南京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2. 言婉多风/皆不背于名教/而梏于文者不辨也/故曰/必通六义比兴之皆/而后可以讲春王正月之书。(每处1分)
23. 《离骚》 《史记》
24. ① 情怀高尚(或思想境界高),可追三代精英;② 能把握、推究天人关系的规律(或推究“天人之际”为己任)。(每点1分,两点3分)
25. BE (B项,圣地亚哥总称海洋为“la mar”,这是人们对海洋抱着好感时用西班牙语对其的称呼,把海洋当作女性;E项,车夫没有被老妇讹诈,而是主动帮扶老妇)
26. (1) 金钏:被王夫人羞辱,被赶出贾府。(2分)司棋:被赶出大观园,误以为被潘又安抛弃。(2分)鸳鸯:贾母去世后,(1分)反抗贾赦的威胁逼迫。(1分)
(2) 这话是梅说的,(1分)梅和觉新青梅竹马,觉新屈从于父亲的意志与瑞珏结婚。(1分)而梅出嫁,不到一年便守了寡回到了娘家。(1分)军阀开战,梅和琴来高公馆避难,与觉新重逢,两人都不能忘情。在矛盾痛苦中,梅抑郁成疾,吐血而死。(1分)
27. ① 张目人间(答牢笼百态、包括宇宙、呈现外在与内在的世界都可);② 寄情世外(答蕴含诗心的温情和智慧的光辉也可)。(每点3分)
28. 举例引用,(1分)论证前文诗人需要借助象征或比兴的手法(1分)才能传达出醒时道不出(或难以言传)的人生感受的观点(1分)。
29. ① 让人暂时脱离世俗,(2分)进入更深更高的宗教境界;(2分)② 能传达出醒时道不出的(即难以言传的)人生感慨。(2分)
【参考译文】
《离骚》《史记》,都是千古以来最完美的文章。他们的文章之所以能达到最高的境界,是因为他们都是情怀高尚而以夏、商、周三代几位精英自相期许,又以推究“天人之际”为己任的人。但他们的遭遇都很困窘,固然不能没有感慨。孔子说:“《诗经》可以感发人的情志。”《离骚》与《史记》,都深得《诗经》的精髓,言辞委婉而多含讽喻,都不违背名教,而拘泥于文辞的人却分辨不清。所以说一定要通晓“六义”中的“比”“兴”之意,然后才可以谈论史书。
1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