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设计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6:31:24

(播放视频,曾经资助过的一位学生拍摄的感谢视频)

师:他叫剡亮亮,曾经在大山深处苦苦求学的一个农家孩子,当年他是我的学生,因为家境贫困,老师资助了他。现如今,他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大山,学有所成,考上了华北电力大学的研究生。老师打心眼里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

孩子们,听了剡亮亮的故事,你想说点什么吗?

(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只作引导和鼓励,并帮助其将话说完整。)

学生充分回答后师总结:是啊!贫困山区的孩子面对求学,不抛弃,不放弃,他们靠着刻苦努力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因为知识和机遇而改变命运的女孩。她究竟是谁呢?让我们一同来学习课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

3.板书课题:《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 齐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问老师吗? 4.生质疑课题。

(教学方法:视频引入教学,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场景创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真切地了解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渴望成功,渴望走出大山的那份内心里最强烈的追求,激起他们内心的思考,为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创设一种心理氛围,从而自然地导入到对新课的学习中。】 (二)自主学习养习惯

1.分享课前学习收获

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网络自主学习,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学习收获。 在这个环节里,学生们可以分享他们课前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搜集到的希望工程的各种资料,以及他们对贫困山区孩子的一份关爱。

(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学生在感动中去交流,发表看法,相机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心中所想,帮助学生围绕课题挖掘情感,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手段:学生利用教学资料库进行课前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把原本离学生很远的生活场景,展现于学生眼前,让学生在感动的同时了解希望工程的意义和对贫困山区孩子所起到的帮助。通过直观感受,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感动是无处不在的。】

师:谢谢大家的分享,下面,让我们继续了解这群渴望读书的孩子。请大家打开课文,看学习目标。

5

1.课件出示自主学习目标

① 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愿望,理解作者由此联想到的内容。 (师读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学法指导

师:为了助大家一臂之力,老师提供一些学法提示。 ① 阅读文章,借助多媒体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② 读通读顺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

③ 再读课文,将自己的想法批注在课文的字里行间; 3.自学检测:

师:同学们,山区里的孩子啊,每天上学不知要翻过多少座山,趟多少条河才能接受教育,今天让我们也体会一下他们的艰辛,在你们面前,也会出现几个学习困难,老师看看大家能否齐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

(课件出示闯关题) ① 出示字词:

摄影 跋涉 捐款 贫困 忧郁 蜿蜒

② 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的大眼睛是谁?) ② 出示句子: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教学方法:课件展示字词句的练习,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积累。)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播放检测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以闯关游戏的形式从字、词、句、段四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一个检测,通过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对学习内容进行圈点勾画,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闯关内容的设计不但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够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体验一下山区孩子求学路的艰辛。巩固基础的同时对后面的学习起到一个铺垫作用。】 (三)合作交流练能力 出示交流要求和方法:

(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学习下面的问题) ① 圈出课文中需要理解的字词;

② 点出课文中重点学习的段落;这是一双怎样的大眼睛?

6

③ 勾画出课文中需要和同学讨论的句段;

④ 这眼神中包含着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的? 1.小组合作探究

师: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课件出示讨论要求:

①讲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互相交流; ②学会倾听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 ③推举代表,准备全班分享时发言。 2.小组分享 3.全班分享

师:从大家刚才讨论的眼神中,老师感觉大家完成得不错。我们分组进行展示交流。 生根据讨论,提出问题。师相机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师:大屏幕中的这张图片就是我们课文中的主人公苏明娟。(课件出示:主人公苏明娟 课文插图)

师:看到这张照片里的眼睛,老师很想用语言来形容她,谁来替老师说一说。 生答。

4.品读“大眼睛”的内涵。

师:课文中又是如何为我们介绍这双眼睛的呢?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课件相机出示,学生品读感悟。

(出示课件:贫困地区孩子求知眼神的照片,这个环节图片的出现,层层递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在贫困山区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求知的眼神。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两句话。

(出示课件:课文中的两句话)

1.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2.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设计意图: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城市学生的生活现状,以及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学生对贫困山区孩子的生活现状几乎一无所知,如果只是运用讲述的方式进

7

行教学,学生对山区孩子对学习的渴望的认识就没那么深刻,因此播放有关图片,让学生先有个直观的了解,在接下来的两次图片和视频的展示中,层层递进,鲜明的视觉冲击使学生心中充满同情,顺着这股已酝酿的情感来体会山区孩子求学的渴望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生读。 师生读。 手势读。

师:孩子们,这句话中有两个“生怕”,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根据已有感知回答。

师:是啊。她是这样专心读书。你们能不能结合课文背景,说说她还生怕漏掉什么? 生答。

(出示课件:贫困山区孩子学习的场面)

师:这双“大眼睛”是那样地专心,那样地明亮,我们该怎样读好这一段呢? 生答。

师:你读得真好,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再读读这段话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图片播放山区孩子学习的场景以及当年我在希望小学从教的生活图片。亲身的经历再加上当时的情景,不但可以激起我教学的热情,更能感染和带动学生一起感受贫困学生求学的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逐渐走进“大眼睛”的心灵。】 (四) 反馈交流引拓展

师:同学们结合我们刚才学习的内容,再来看看大屏幕,你能用这样的句子说一句话吗? (出示课件,虽然( ),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引导学生自由回答,说出自己的心声。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还有很多话要说,那就把你们想说的话融入到朗读当中去,与“大眼睛”的小姑娘进行心灵的沟通。 生读第三段。

师:我们一起到“大眼睛”读书的地方去看看吧,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就是这样上学的。 (播放视频课件)

师:我们惊叹,我们震憾,当你看完这段视频后,你能不能再来补充说说这句话。 【课件出示: 就连( )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呀。 】 生补充

8

搜索更多关于: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设计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播放视频,曾经资助过的一位学生拍摄的感谢视频) 师:他叫剡亮亮,曾经在大山深处苦苦求学的一个农家孩子,当年他是我的学生,因为家境贫困,老师资助了他。现如今,他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大山,学有所成,考上了华北电力大学的研究生。老师打心眼里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 孩子们,听了剡亮亮的故事,你想说点什么吗? (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只作引导和鼓励,并帮助其将话说完整。) 学生充分回答后师总结:是啊!贫困山区的孩子面对求学,不抛弃,不放弃,他们靠着刻苦努力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因为知识和机遇而改变命运的女孩。她究竟是谁呢?让我们一同来学习课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 3.板书课题:《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 齐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问老师吗? 4.生质疑课题。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