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心理学习题库
上位学习:指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程度更高的命题。
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有意识提取线索,能直接陈述的知识,是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问题”的知识。 命题:指语词表达的意义的最小单位。一个命题由一种关系和一组论题(arguments)构成的。关系一般由动词、副词和形容词表达,有时也用其他关联词如介词表达;论题一般指概念,一般由名词和代词表达。 命题网络:陈述性知识表征的一种形式,是由具有共同成分的两个命题彼此联系起来形成的。 下位学习: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时所进行的学习。
程序性知识:指个人不具有有意识提取线索,但可以通过其作业表现间接推测出来的知识,是用来回答“怎么办问题”的知识。
脚本:一种知识表征的形式,指表征反复出现的事件的图式。
概念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加涅认为概念学习是学习运用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
并列结合学习:新的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特殊观念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但在横向上存在吻合或对应关系时所进行的学习。
默会知识:波兰尼划分的一种知识类型,指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知识。
知识的表征:指信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和记载的方式。
符号表征学习:奥苏伯尔区分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的一种形式,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
双编码理论:一种知识表征理论,认为陈述知识以言语和意象两种方式表征,双编码是有效和高效思维的重要方面。
同化论:奥苏伯尔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中提出的、用以解释概念或命题意义获得的心理机制的学说,强调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涉及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三种形式;强调概念和命题的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强调原有知识的巩固及教材由一般到个别的循序组织。
概念同化:概念学习的一种形式,指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理解新概念。
命题学习:奥苏伯尔区分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的一种形式,指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学习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
复述策略:一种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
精加工策略:一种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指对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
概念图示:一种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组织策略。学生通过画知识网络图来表示概念间的关系,网络图如一课倒置的知识树,把最概括的概念置于树干的顶端,把局部的概念置于枝杆,最后把具体细目置于树枝的末梢。
组织策略:一种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带上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的目的。
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是用同化思想来解释外在的逻辑意义怎样向个体的心理意义转化的过程和条件的学说。
意义:奥苏伯尔的术语,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同义。
潜在意义:奥苏伯尔的术语,指在个体具有适当原有知识条件下能被个体同化的人类知识。
知识分类学习论:一种解释不同类型知识学习过程和规律的理论。是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和知识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的。
二、填空
1.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2.关系,论题
3.习得阶段,巩固阶段,提取和运用阶段
4.命题网络,图式
5.脚本
6.我爱梅花,梅花是冬天的。
7.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8.显性知识,默会知识
9.哲学
10.知觉建构
11.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12.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语词表达的意义的最小单位
13.共同成分
14.表征,理解一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
15.起固定作用的观念
三、选择
1.⑴。
2.⑶。广义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又可分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和动作技能。陈述性知识、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属于习得的认知能力。
3.⑵。这里的知识与技能是作为两个相对的概念讲的,一个重在说,一个重在做,分别相应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4.⑶,⑷。模型表明,阶段不同,知识类型也不同。学习的第一阶段为陈述性阶段,第二阶段为知识巩固与转化,第三阶段有陈述性知识也有程序性知识。在第三阶段判断知识类型时,主要看学生用习得的知识干什么。用来回答“是什么”问题,则为陈述性知识;用来回答“怎么办”问题,则为程序性知识,即要考虑测量的条件和要求。
5.⑷。故事一般由起因、经过、结果三个有序部分组成。儿童接触过许多故事后,会形成故事情节的脚本,这使得儿童看到前边的情节时,就可以利用头脑中的脚本推知以后的情节。
6.⑴。学外语单词是学习单词符号表示的意义。
7.⑵。分数的概括、包容范围高于百分数,原有观念是上位观念,新观念是下位观念,进行的是下位学习。
8.⑶。两类知识间不存在上下位关系,但横向上有某种类似,即都对处于其场中的物质产生影响,故属于并列结合学习。
9.⑷。儿童理解了意义,要学习的是表示意义的符号属简单陈述性知识学习(符号表征学习),宜用复述加试背策略。
10.⑷。概念的含义已习得,现在要在概念与表示概念的符号之间建立联系,属于表征学习,学习用符号表示概念。
11.⑵。皮亚杰图式论指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机制,安德森激活论只论述了陈述性知识提取应用的机制,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只提出了从信息加工角度来看待学习,只有加涅的学习的条件论指出了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等知识类型习得的条件和规律。
12.⑶。这是对所记忆的内容添加、补充了意义,属于精加工活动。
13.⑷。加上标题后,被试看到标题就激活了头脑中相应的图式,可以用于理解、记忆短文内容。
14.⑵。课文学习属复杂知识学习,画出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是对材料进行组织的活动,属
于心理学的组织策略。
15.⑴。电话号码属于简单的陈述性知识,而且是暂时使用而不是长期使用,因而使用复述策略最佳。
16.⑷。示范动作是让观察者进行形象编码,告诉动作名称则让学习者进行言语编码,双编码理论认为,两种编码的记忆效果要好。
四、研究与设计
1.略。
2.命题和命题网络,请参阅教材相关研究的介绍。
3.略。
五、判断
1.错误。2.错误。3.错误。4.错误。5.错误。6.正确。7.正确。8.正确。9.正确。
六、问答
1.反映论的知识是从头脑中的内容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来界定的,是头脑内外内容的静态比较。现代心理学的知识概念强调知识习得的动态过程,即在与外界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2.概念只包括本质特征,图式中也包括非本质的特征,如鸟的图式中可包括会飞的特征,但鸟的概念中只有有羽毛这一特征。
3.来源于哲学,割裂知识与能力的联系,脱离知识来谈能力。
4.二者都重视若干概念间的关系。不同的是,命题网络是陈述性知识在头脑中的表征形式,命题学习则是一种外在的学习形式,不过命题学习的结果最终要以命题网络形式表征。
5.两者都强调概念间的联系,强调概念的层次组织,指的都是头脑内部的观念内容的组织。但奥苏伯尔突出了认知结构从一般到个别逐渐分化的组织顺序。
6.从记笔记活动对学生自己学习过程的调节控制着手进行分析,如笔记有助于指引个人的注意,有助于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建立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7.自己提问,自己回答问题时,对问题做了许多添加和补充,使自己对问题的回答更有意义,更有条理,是一种精加工的活动。
8.可以举物理、生物、化学等概念教学比较多的学科为例说明。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