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心理学习题库
12.研究表明,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自己发现的操作方法一般优于接受指导的方法。 答案
六、问答
1.为什么说眨眼、握手这样的动作不是动作技能?
2.试用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理论解释动作技能学习的阶段。
3.俗话说“一心不能二用”,为什么熟练的汽车驾驶员可以一边与人交谈一边开车?
4.请用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解释动作技能学习的一般过程。
5.简述动作技能遗忘的特点及其原因。 答案
--------------------------------------------------------------------------------
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术语
动作:人体的一种空间造型以及驱动这种空间造型的内部冲动。
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人类一种习得的能力,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
熟练操作:达到较高速度、精确性、连贯的操作或动作,是技能获得的标志。
练习:练习者为提高动作技能水平而对动作程序进行的有意识的、付出一定努力的重复。
心理练习:仅在头脑内思考或想象身体运动而不进行实际的肌肉运动的一种练习形式,与身体练习相对。
集中练习:指将练习时段安排得很接近,中间没有休息或只有短暂的休息。
分配练习:指用较长的休息时段将练习时段分隔开。
整体练习:将局部动作技能综合起来,一次完整地练习一套动作的各个组成成分。
局部练习:将整套动作技能分解成许多组成成分,每次分别练习某一组成成分。
随机练习:假设有X项任务(或一种任务的X种变式)要练习,每项任务练习N次,在安排练习时,一项任务(任务A)的一次练习后,紧接着进行任务B的一次练习,接着任务C的
一次练习??直到X项任务上的所有N次练习都完成为止,而且,一项任务(如任务A)的练习结束后,接下来练习哪项任务是随机确定的。
区组练习:假设有X项任务(或一种任务的X种变式)要练习,每项任务练习N次,在安排练习时,在进行另一项任务的练习之前,先完成一项任务的N次练习。在进行第三项任务的练习之前,先完成第二项任务的N次练习??直到所有的任务都练习完为止。
情境干扰效应:动作技能学习中,区组练习在习得阶段效果好,在保持迁移阶段效果不好;随机练习在习得阶段效果不好,但在保持和迁移阶段效果好的现象。
固有的反馈:练习者不依赖外来帮助而自己获得的反馈。
增补的反馈:由教师、教练或某种自动化的记录装置提供给练习者的反馈信息,通常是在练习者得不到固有反馈信息时给予的,是对固有反馈的增加和补充。
结果的知识:增补的反馈的一种形式,是在运动之后由别人以言语的方式提供给我们的关于运动目标达成状况的信息。
觉错能力:练习者将练习后所获得的固有反馈与已习得的正确参照进行多次比较后形成的独立觉察自己错误的能力。
反应时(间):从刺激的呈现到外部反应开始的时间。
运动时(间):从开始运动到完成运动所需的时间。
运动能力倾向测验:通过测量简单的动作技能以预测复杂动作技能学习情况的测验,对人才选拔和培养有重要意义。
二、填空
1.描述如何进行动作的规则,因练习和反馈而逐渐变得精确和连贯的实际肌肉
2.追踪任务
3.习惯论,认知论,生态观
4.图式理论
5.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自动化阶段
6.保持,迁移
7.固有的反馈,增补的反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