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方“重新发现”马克思述评
克思在进攻》一文提到法国拉加代尔总裁阿诺·拉加代尔的话:“人们几乎要喊出来:‘马克思,回来吧!’这些人疯了!”肯定不是这些人疯了,而很可能是这位亿万富翁被他自己的“人们几乎要喊出来:马克思,回来吧!”这一预感吓疯了。
关于西方宗教界人士“重新发现”马克思,法新社2008年9月25日自伦敦报道说:“英国圣公会领袖今天谴责股市投机者是从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中获利的‘银行抢劫犯’,并导致了全球金融危机。”“坎特伯雷大主教罗恩·威廉斯呼吁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并且表示共产主义之父卡尔·马克思的部分观点是正确的。”宗教领袖承认无神论者和共产主义之父马克思的“部分观点是正确的”,给马克思以部分正面评价,这可谓难得,也许是广大教徒在危机中的情绪和思想使然。
关于西方政治界人士“重新发现”马克思有报道说,德国时任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在金融危机中评论马克思说:“马克思的一部分思想真的不错。”(48)给马克思部分正面评价,这在西方政要中尚属少见。对此,德国《汉堡晚报》评介说,马克思的魅力真是无穷无尽,就连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也开始阅读《资本论》。还有报道说,在法国,马克思的追捧者中不乏名声显赫的大人物,就连法国总统萨科齐也在手捧《资本论》,并让人照相。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埃尔玛·阿尔特法特在《马克思提供批判分析的“跳跃点”》一文中也论及萨科奇和施泰因布吕克。关于萨科奇,他说:“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后,法国前总统萨科奇有意让人拍下他在读《资本论》的照片。”关于施泰因布吕克,他说:“德国当时的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也认为,‘部分马克思思想十分有益’。”阿尔特法特的这篇文章还论及德国前联邦宪法法官恩斯特—沃尔夫冈·博肯福德在危机中对马克思的评价:鉴于现代资本主义的“非人性特征”,“马克思预言的现实意义无从躲避”。(49)
有的媒体说萨科奇在刻苦钻研《资本论》。这种说法未免言过其实。根据萨科奇一贯的政治表现,人们很难相信他真的会刻苦钻研马克思《资本论》。至于捧着《资本论》照相,那不过是作秀,为的是争取“重新发现”马克思的民众的选票,提高对自己的支持率。 与法国时任总统萨科奇捧着马克思《资本论》有意让人照相的报道相比,更令人忍俊不禁的也许莫过于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被人扣上“马克思主义总统”政治帽子的报道。法新社2013年3月16日自马里兰州奥克森山报道,美国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年会在华盛顿附近举行,吸引了共和党极端保守派3 000人参加,会议开始为下次大选“造星”并积蓄能量。这次会议“围剿”奥巴马,说奥巴马内心信仰“马克思主义”。会议上散发的材料称奥巴马是一位“马克思主义”总统,理由是“他(奥巴马)大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言论,为的是让美国人民闹分裂和对立。”在美国,奥巴马被扣上“马克思主义”总统和“搞阶级斗争”的政治帽子。这一奇怪现象的实质是美国右翼政治势力对民众“重新发现”马克思深感惶恐不安的一种扭曲表现。
三、西方学者“重新发现”马克思的重要理论
美国和欧洲相继深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系统性危机时,西方学者在检视他们自己的相关理论的同时,不少人把目光转向马克思的相关理论。这时,他们“重新发现”马克思的许多重要理论。西方学者的这些发现对于他们认识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分析资本主义的现状和前途、认清新自由主义的危害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思想“照亮了当代社会”,“马克思是我们的同时代人”,现时代“是一个向马克思学习的时代”
在当前这场系统性危机之前,有的西方学者曾经预测:马克思理论与当前时代的相关性将被重新发现。这一预测已被当今的现实所证实。
西方一些学者在危机中“重新发现”马克思,认为现在应当学习马克思。他们充分强调马克思理论在现今的时代性、现实性和实践性,并用相近的话语惊人地宣告:“马克思还活着”,“马克思是我们当中的一员”,“马克思仍是我们的同时代人”。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埃尔玛·阿尔特法特在《马克思提供批判分析的“跳跃点”》一文中说:这场危机爆发时,“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再度发现”,人们在危机中找到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理论,“可以增进对资本主义运作方式的理解,它能消除自我蒙昧,并助力政治实践”。文章作者借用德国一名政要的话说:“马克思预言的现实意义无从躲避。”(50) 美国进步行动基金中心研究员马特·伊格雷斯亚在美国《外交政策》2009年5/6月号发表《这才是一个回到马克思的时代》一文说:“这是一个向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习的时代,没有其他的时代能与之相比。”(51)
德国哲学家汉斯·海因茨·霍尔茨2008年5月7日在德国《青年世界报》发表文章说:“马克思还活着,因为他的理论今天依旧适用,其思想对我们的鼓舞并未停顿。马克思是我们当中的一员,为我们照亮了当代社会,指明了未来的道路。”
法国学者丹尼尔·本萨义德的访谈录在英刊《国际观点》2010年10月号发表。他高度评价马克思的遗产的时代价值,宣布“马克思仍是我们的同时代人”。(52)
加拿大约克大学客座教授马尔切洛·穆斯托发表《马克思——伟人回归》一文,突出地强调马克思理论在当今的现实意义,认为“重新发现”马克思是“伟人回归”,是“站在马克思这样的巨人肩上展望未来”。穆斯托说:“他(马克思)的分析其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贴近现实。……马克思的理念远比他那个时代更具有现实意义。……如今,站在马克思这样的巨人肩上展望未来的新能力是个积极动向。”(53)
以上几位学者关于马克思理论的时代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的评价在当今西方学界颇有代表性。在本次危机之前,在西方这类文章少见;现在,在一些西方国家报刊上类似的文章明显增多。
(二)“马克思的全部思想都仍然有生命力”,“依然是当今世界的真理”
前面说过,西方政界和宗教界人士有极少数在当前危机中对马克思部分思想和观点给予肯定。与此不同,西方学界中对马克思部分思想和观点给予肯定评价的则为数不少,而且有的西方学者在当前危机中对马克思的全部学说都给予积极评价。这些学者有力地摒弃了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生命力。
这里我们首先看看英国几位学者在马克思逝世130周年前夕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英国伦敦大学教授约翰·哈特尼克强调马克思的学说是当今世界的真理,他说:“在马克思逝世130年后,他的学说依然是当今世界的真理。马克思尖锐深刻的思辨仍然激励着我们去探究。”哈特尼克还强调深入学习马克思著作的重要性,他说:“马克思的著作对于任何有志上下求索、辨析当前经济乱局危机的学人都是必读宝典。……他的著作常读常新,仍将成为今后几代人的指路明灯。”(54)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授特里尔·卡弗着重指出,今天英国越来越重视马克思思想,他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并引发经济衰退后,作为世界重要金融中心之一的英国越来越重视马克思思想。很多著名的新闻栏目以及主流报刊开始向普通观众和读者阐述马克思的基本经济理论,英国的民众也从中了解和吸收了很多重要观点……。英国的学生此前一直受到这样的教育,即资本主义是先进而且经世致用的制度。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学说……让当代英国年轻人感到耳目一新。”(5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