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0篇】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本段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句,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2)“这种设计”是指: ________。 (3)这种设计的优点是: ________。 【答案】 (1)中心;总领全文
(2)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3)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解析】【分析】(1)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2)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中心;总领全文;(2)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3)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点评】(1)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2)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剪枝的学问
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满怀好_______(hào hǎo)奇地走进桃园,只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忙着剪枝。“咔嚓,咔嚓”,随着剪刀挥舞,一根根枝条被剪了下来。我着_______(zhuó zháo)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拿起一根剪下的枝条,笑了笑,对我说:“你别看这根枝条长得粗壮,其实它只吸收营养,不结_______(jié jiē)果实。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接着,王大伯抚摸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充满信心地说: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啰!我将信将疑: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
春天到了,桃花开了。远远望去,王大伯的桃园红云片片。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欢天喜地地在花间飞舞。我和小伙伴们在桃园里奔
_______(bèn bēn)跑着,嬉戏着。看着满树的桃花,我盼望着这朵朵桃花能早日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
暑假里,我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啊,只见一棵棵树上挂满了桃子。 。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还真有道理呢!
(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读音。
(2)认真读短文第二自然段,概括剪枝的学问。 剪枝要________,保留________
(3)找出与第三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相对应的句子。
(4)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在最后一自然段横线上写写树上桃子的样子。
3.【答案】 (1)kē;lài
(2)形容非常饥饿;喜爱或重视。 (3)B;B
【解析】【分析】(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2)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①阅读时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解决。②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明白。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选项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kē、lài
(2)形容非常饥饿、喜爱或重视。 (3)①B②B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答案】 (1)小麻雀 (2)jīn;爱惜;sǎ;虚弱
(3)小麻雀的右翅膀被石子打伤了,鲜血直流;再摸摸它的心脏,心跳十分缓慢,仿佛随时能终止似的。
(4)一双黑眼睛惊恐地看着我。小麻雀用快活的黑眼睛望着我,小麻雀仿佛明白了,两只黑眼睛深情地盯着我。读懂了小麻雀对我的依恋不舍和感激之情。
(5)A;C;D
(6)小麻雀飞回大自然中去吧,愿你永远自由快乐。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
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从选项中找出来即可。
(6)心理活动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故答案为:(1)小麻雀;(2)jīn;爱惜;sǎ;虚弱;(3)小麻雀的右翅膀被石子打伤了,鲜血直流;再摸摸它的心脏,心跳十分缓慢,仿佛随时能终止似的。(4)一双黑眼睛惊恐地看着我。小麻雀用快活的黑眼睛望着我,小麻雀仿佛明白了,两只黑眼睛深情地盯着我。读懂了小麻雀对我的依恋不舍和感激之情。 (5)ACD;(6)小麻雀飞回大自然中去吧,愿你永远自由快乐。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6)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能力。
5.【答案】 (1)创举 ;坚固 ;美观
(2)赵州桥非常雄伟、坚固,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3)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勤劳与智慧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考查过渡句。过渡句是一个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的句子。
(4)联系文章的主旨,结合个人的认识,从勤劳与智慧方面回答。
故答案为:(1)创举、坚固、美观。(2)赵州桥非常雄伟、坚固,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3)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4)勤劳与智慧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过渡句的把握能力。
(4)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6.【答案】 (1)消失;减少 ;扩大 (2)裸露
;黎明
(3)一块块;明明白白
(4)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
(5)拟人 ;不停的下
(6)为了绿水青山,为了子孙后代,请放下那些锋利的斧头。
【解析】【分析】(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出现—显露出来。增加—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缩小—使在规模、数量、范围或数目上减少;由大变小。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裸、黎”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词语“一张张”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从给出的词语“来来往往”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6)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消失、减少、扩大(2)裸露、黎明(3)一块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4)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5)拟人 不停的下(6)为了绿水青山,为了子孙后代,请放下那些锋利的斧头。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6)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7.【答案】 (1)敏捷;短暂
(2)苗条匀称;敏捷;活泼;细长
(3)?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