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二20世纪社会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创新与调整提升卷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二20世纪社会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创新与调整提升卷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4 12:32:07

于绝对;对集体农庄的真实性的判断,不能采用折中观点,排除B项;史料有没有价值,不能单看年代是否久远,排除C项;图表中对集体农庄叙述的背后,体现的是对苏联工业化牺牲农民利益的强烈不满,D项正确。

7.D 材料显示苏联工业化的成就利用了西方的设备,这样就为工业化的推进奠定了基础,所以D项正确,B项错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正值经济危机,所以需要扩大出口,苏联抓住了机会,因此C项错误;A项时间不符,排除。

8.A 由材料中的“把全美国的劳动产出提高了三分之一以上”可知,一战后美国生产力大大发展,导致供过于求,即有效需求不足,A项正确;美国早在刚刚成立之时就奉行孤立主义政策,B项错误;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就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C项错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就放弃了重商主义政策,D项错误。

9.D 通过材料中资本主义世界和美国工业总产量指数的对比可知,胡佛当政时期无论是美国还是世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都处于下滑期,而1933年之后世界和美国经济都出现了回升,因此材料意在强调胡佛没能把美国带出大危机困境的原因是世界经济形势使然,D项正确;经济危机来势凶猛和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危机的破坏性大是危机的特点,不是胡佛没能把美国带出大危机困境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

10.B 根据题目中“增加对大公司和高收入阶层征税”“却大大增加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可知罗斯福的税制改革有利于减少政府财政赤字,B项正确;“其政敌称此举为‘向走红运的人敲竹杠’”,可知当时存在社会矛盾,但没有涉及劳资矛盾,排除A项;C项中“就业机会”、D项中“资本积累”不是题目主旨,排除。

11.A 由材料可知罗斯福是在对工业企业进行干预,为此他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经营章程,A项正确;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针对社会下层平民,不是针对材料中的大中小企业主,B项错误;制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标准都是保护工人利益,不是为了得到企业家们的支持,C、D两项错误。

12.C 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开始,这符合现代资本主义的特征,C项正确;传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关系,罗斯福新政并未改变这一关系,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的改造,不是升级,B项错误;只要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能消除,罗斯福新政只是减轻了危机的影响,并不能克服经济危机,D项错误。

13.答案:(1)措施: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主要意图:直接向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过渡。

(2)看法:合作社的意义在于运用市场机制(商品货币关系);合作社是新经济政策发展的归宿;合作社等同于社会主义。

让步: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3)办法:由农业为工业的发展积累资金。

消极影响: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基本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视农业、保护农民的利益;生产关系的调整要符合生产力实际水平。

14.答案:(1)表现:新的理论和政策: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基本一致;新的特点: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同时采取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把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的模式: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促使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

(2)变化:在20世纪中期以前,对新政的评价是肯定积极作用占主流;21世纪初对新政的负面评价占主流。原因:在20世纪中期以前,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破坏巨大,人民希望尽快摆脱困境,对新政寄予深切希望;新政通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来缓解和摆脱经济危机,推动经济发展;巩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遏制法西斯势力;开创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战后美国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改革产生深远影响。21世纪初:新政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政的历史负面影响暴露,认

5

为新政开创了行政干预立法的恶劣先例;认为《农业调整法》将负担转嫁给消费者和低收入的农业工人,使农民的生产独立性大为下降;《工业复兴法》减少竞争,抑制了生产,大垄断集团瓜分市场,进一步加强对工业的控制;工会权力的扩大产生了工人贵族,他们以牺牲工人利益为代价获取高收入;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使人们对以往新政的评价产生怀疑和否定情绪;学者希望借鉴历史经验教训,为政府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依据;多元史观的影响。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于绝对;对集体农庄的真实性的判断,不能采用折中观点,排除B项;史料有没有价值,不能单看年代是否久远,排除C项;图表中对集体农庄叙述的背后,体现的是对苏联工业化牺牲农民利益的强烈不满,D项正确。 7.D 材料显示苏联工业化的成就利用了西方的设备,这样就为工业化的推进奠定了基础,所以D项正确,B项错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正值经济危机,所以需要扩大出口,苏联抓住了机会,因此C项错误;A项时间不符,排除。 8.A 由材料中的“把全美国的劳动产出提高了三分之一以上”可知,一战后美国生产力大大发展,导致供过于求,即有效需求不足,A项正确;美国早在刚刚成立之时就奉行孤立主义政策,B项错误;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就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C项错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就放弃了重商主义政策,D项错误。 9.D 通过材料中资本主义世界和美国工业总产量指数的对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