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3课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3课《夜莺的歌声》练习题
第1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n jì pán wan kǒu shào mái fú níng sh?n ( ) ( ) ( ) ( ) ( ) Shāo huǐ bù huāng bù máng jù jīng huì sh?n ( ) ( ) ( ) 二、结合语境注音:
1、那个最先听到夜莺叫的凝神地站着,好像钉( )子钉( )在那里似的。 2、孩子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 )什么。 3、几名老队员毕业后,球队实力有所削( )弱。
4、这小子脾气真拧( ),两个人越说越拧( ),气得爸爸拧( )了他一把,他一跺脚竟然跑了。 三、选词填空
宁静 寂静 安静
1、夜莺的歌声穿过( )的森林,传到游击队员的耳畔。 2、打完针以后,孩子终于( )下来了。 3、夜来了,青山环抱着的小山村一片( )。 觉察 观察 侦查 4、“小夜莺”就是来( )敌情的。
5、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 )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6、我仔细( ),发现两个叶片间发出一个小芽苞,嫩黄的,可爱极了。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写句子:
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
2、照样子写句子:
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茂盛的树丛里,几只小鸟——,——。
第2课时:
一、根据课文了内容填空:
1、《夜莺的歌声》写的是在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国名)儿童( )的故事。“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 ( ) 地弯着腰。”这句话用了( )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 ) 2、文中的“小夜莺”指的是--------。(小男孩 漂亮的鸟)
3、课文以-------------为线索进行记叙,以------------------为标志,写了三部分内容:(1)以歌声-----------;(2)以歌声--------------。(3)战斗结束后,“小夜莺”的歌声继续。
二、《夜莺的歌声》文段选读练习。 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那个最先听见夜莺叫的凝神地站着,好像钉(dīng dìng)在那里似的。他注意数(shù shǔ)着一声一声的鸟叫:“一,二,三,四??”一边数一边用手打着拍子。
夜莺的叫声停止了。“32个鬼子??”那个人说。只有游击队员才知道这鸟叫的意思。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两挺(tǐng dǐng)机关枪。”他又补充说。
“对付得了!”一个满脸胡子的汉子端着冲锋枪说。他理了理挂在腰间的子弹袋。
“应该对付得了!”听鸟叫的那个人回答,“我和斯切潘叔叔把他们放过去,等你们开了火,我们在后边加油。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过了几分钟,德国兵在松树林后边出现了。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但是对藏(cáng zàng)在寂静森林里的人们来说,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 1、我会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照样子写词语。兴致勃勃: 、 、 3、我会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歌声 ( )地站着 两挺( ) ( )的意思 ( )地唱着 一袋( ) 4、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否比喻句?请在正确答案的括号里打“√”A、是( ) B、( ) 5、读一读,想一想。
(1)夜莺的叫声表示有 ;杜鹃的恶叫声表示有 。
(2)“32个鬼子?? ”这里的恶“鬼子”指 。
(3)“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这里的恶小夜莺指 省略号表示不要忘记小夜莺的 。 6、为什么后来夜莺的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恶意思?
。用上备用题库:
一、读准下列词语的读音:
木屑 曲折 模糊 即使
二、 我能读得很准确,而且能用横线标出来。
钉子(dīng dìng) 拧开(nìng lǐng) 堵塞(sa sāi) ...剥削(xuē xiāo) 着火(zháo zhúo) 宛转(zhuǎn zhuàn) ...三、 我能在括号中填上最恰当的词语。
( )的花园 ( )的脸 ( )的微笑 ( )地站着 ( )地盯着 ( )地想 四、 读一读,然后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例:要是你带路带得对,我就把这个小东西送给你。 ...
五、 我知道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
B.有时候学夜莺叫,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 ) 六、 按照课文内容顺序重排下列短语。
夜莺又叫 引敌发现 巧妙报告敌情 全歼敌人 巧答盘问 诱敌进伏击圈
重排: 七、仿写句子:
1、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
兴致勃勃:
2、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