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名联集锦

名联集锦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27:51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作者)苏 轼(1037~1101),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祜间进士。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贬谪惠州、儋州。卒后追谥文忠。为“唐宋八大家”之—。

(解说)据说,苏东坡少年时,在父亲的影响下,博览群书,才智过人。由于经常受到众人的夸赞,他就有些飘飘然。一天,他竟在自己的门前贴了这样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不几天,一位白发老人,拿来一本小书,口称:“特来向苏公子求教!”东坡接过小书一看,不禁愕然;书上的字,竟一个都不认识。老人又笑着催道:“请苏公子赐教!”东坡顿时面红耳赤,只得向老人认错:“请老人原谅,小生一时狂言。”老人走后,东坡马上提笔将门前的联语又添了“发愤”、“立志”四字,从此,苏东坡更发愤学习,终于在文学上取到了卓越的成就。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解 说) 郑板桥属于“扬州八怪”之一。画怪,字怪,诗文怪,对联也怪。但对联对得工稳,说得自然。谁都读得懂,并轻松愉快。据说,郑当县令时,有位教书先生前来诉苦:说他教书一年,报酬才八吊钱,还被主人辞聘了。郑说:“这是主人嫌你才疏学浅吧!”先生不服,愿郑板桥当面考他。郑即指着堂上的灯笼,拟出上联。联日:“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教书先生稍加思索,就对出下联。联云:“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郑板桥一听,大为,赞赏,便留下他当差。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解说) 解缙年少有才,可是朝中许多老臣却看不起他,总想找机会教训他。一次,在朝廷,宴会上,一个老臣拟出个带有讽刺意味的上联,并要解缙当场对出下联。联云:“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解缙知道这个老家伙是在当众挖苦他,他不甘心示弱,于是稍加思索,很快就对出讽刺性更强的下联。联曰:“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牲怎能出蹄(题)!”话音刚落,立刻引起在座的众人捧腹大笑;那个老臣低头不语,一下威风扫地,狼狈不堪。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作 者] 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和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运动。“五四”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28年底旅居日本。抗战开始,回到中国,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组织和团结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后,又在国统区进行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1949年北平解放后,被选为全国文联主席。后又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等职务。他长期负责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卓越,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

面光辉的旗帜。1978年6月12日,逝世于北京。

郭沐若从小就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和旧文学的严格训练。所以他知识渊博,才华出众。一次,老师别出心裁,出了半边上联, 要求学生对出下联。别的学生不知如何应对是好,而郭沫若略加思索,便脱口对出。严师听后,连连点头赞许,同学也无不佩服。 上联出得诙谐, 暗含责意;下联对得雄突,颇具远怀,佳妙也。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注 释)铁板铜琶:后人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

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辞。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代表苏轼豪放的创作风格,后来辛弃疾继承了这种风格。美芹悲黍:芹,指芹菜;美芹,赞美芹菜好吃。辛弃疾曾写过《美芹十论》,陈奏孝宗皇帝,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之大计。黍,即小米;悲黍,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乡,见昔宗庙夷为田地,黍苗纵生,故悲叹国家倾倒。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寄希望于南宋王朝不要偏安江南,要立志收复失地。

济南大明湖畔,有座古朴典雅的辛弃疾纪念祠,吸引着中外游客。辛祠建于1959年秋,1961年10月正式开放,

当时郭沫若为纪念此祠,写出以上对联。郭沫若的这副对联,高度概括出辛弃疾的创作特色及其爱国抱负。同时上、下联用典贴切,对仗亦精炼、准确。

却怪武陵渔,自洞口归来,把今古游人忙杀; 欲寻彭泽宰,问田园安在,唯桃花流水依然。

[注 释] 武陵渔:武陵,晋郡名,郡城在今湖南常德县。渔,以捕鱼为职业的人。彭泽宰:指陶渊明,因他任过彭泽令。陶渊明(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几次出仕,都不过祭酒、参军等职。41岁任彭泽令时,以“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辞职而归。从此一直归隐于田园,并亲自参加田园劳动。其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2篇。他的作品,表现出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他晚期所写的《桃花源记》,标志着他思想发展的高度。他以曲折的方式,反抗当时黑暗的现实,并向往自由平等的社会生活。但有的作品,也流露出某些桃消极思想。著述有《陶渊明集》。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注 释)黄鹤楼:据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崔颢诗:“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又李白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武汉黄鹤楼联。

上下联语,巧妙地借鉴前人的传说和诗句,使全联典尤隽雅。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注 释:招魂:《楚辞》篇名,这里意义双关。香草:屈原作品,多以香草比美人。香草还生,亦有双关意义。三户地:指楚国。呵壁:指屈原面对古壁画作《问天》。 《九歌》:屈原作品之一。三闾大夫:指屈原。

湖南长沙岳麓三闾大夫祠联。用屈原著作篇名及其内容构联,含意亦深刻,此创联者之才力也。

韩潮学派百川汇 公起文章八代衰

[注 释]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 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三岁而孤, 由嫂抚养。少时刻苦好学,25岁举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因平息镇州兵变有功,又升任吏部侍郎。卒谥号“文”,故又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文学上竭力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创导者。上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作有《师说》、《进学解》,结集有《昌黎先生集》。湖南衡阳韩文公祠联。此联对韩公在古典文学发展上的作用和贡献,度的评价。

是南来第一雄关,只有天在上头,许壮士生还,将军夜渡; 作西蜀千年屏障,会当秋登绝顶,看滇池月小,黔岭云低。

解说:蔡锷题川南雪山关联。蔡锷将军,于1916年率护国军北上讨袁,从云南经黔西。后上川南古蔺边境的雪山关(海拔一千八百多米)。当时天刚亮,蔡将军回首南眺,只见烟波飘渺,黔岭云横,感慨之余,挥笔撰出此联。后由当地县令,书刻于关口小庙石柱上。

溯禹迹奠岷阜以还,南接衡湘,北连秦陇,西通藏卫,东峙羹巫。葱葱郁郁,纵横八百里舆图。试蹑屐登上清绝顶,看雪岭光腾,红吞沧海;锦江春涨,绿到瀛洲;历井扪参,须臾踏蜗牛两角。争奈路隔蚕丛,何处寻神仙帑库?丈人峰直墙堵耳!回思峨眉秋月、玉垒浮云、剑门细雨,尚依稀绕襟袖间。况乃夜朝群岳,圣灯先列宿柴天;泉喷六时,灵液疑真君唾地。读书台犹存芳躅,飞赴寺安敢跳梁!且逍遥陟檐葡岗,渡芙蓉岛,都露出庐山面目,难遽追攀。楼观互玲珑,今幸青崖径达,间当初华渚姚墟,铜铸明皇应宛在;

自轩坛拜宁封而后,汉标李意,晋著范贤,唐隐薛昌,宋征张俞。烈烈轰轰,上下四千年文物。漫借池考前代遗徽,记官临内品,墨敕亲颁;曲和甘州,霓裳同咏;鸾章翠辇,不过留鸿爪一痕。可怜林深杜宇,几番唤望帝归魂。高士传岂欺予哉I莫道赵昱斩蛟、佐卿化鹤、平仲驰骡,悉缥缈若遐荒事。兼之花蕊宫词,巾帼共谯岩竞秀;貂蝉画像,侍中与太古齐名。携孤琴御史曾游,吹长笛放翁再住。休提说王柯丹鼎,谭峭鞭鞋,那堪他沫水洪波,无端淘尽。英雄多寄寓,我亦碧落暂栖,持异日龙吟虎啸,铁船贾郁定重来! [注 释] 禹迹:泛称夏禹治水所至之地。岷阜:岷山。藏

卫:藏,西藏;卫,边圻驻兵之地称卫。夔巫:夔门、巫峡。上清:青城山的上清宫。瀛洲:古谓东海仙岛。历井扪参:井参为二星宿,古谓秦蜀之分野。李白诗<蜀道难)句:“扪参历井仰胁息”。蜗牛两角:比喻极细微。蚕丛:上古蜀王。帑库:青城天仓山。峨眉秋月:李白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玉垒浮云:杜甫诗句:“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剑门细雨:陆游诗句:“此身合是诗人来?细雨骑驴入剑门”。圣灯:青城山谷,夜间磷光闪烁,人称为神灯。柴天:古代把玉帛,亡牲同置于积柴上焚之,是一种祭天地的仪式。泉喷六时:混元顶下之六时泉,喷流飘洒,不涸不溢。真君:传说, 是指宁封君传道与轩辕帝。读书台:唐杜光庭, 隐居的白云溪处。飞赴寺:僧寺。青城是道教圣地,道、释异源。华渚姚墟:相传是少昊(黄帝之子)及虞舜降生之地。明皇:唐玄宗李隆基,在青城山原有其铜像;轩坛:据说:轩辕黄帝设坛拜宁封为五岳丈人。薛昌:唐代薛昌曾隐居大面山。张愈:宋人张愈曾辞官隐居白云溪。内品:内品官毛景怀曾至青城山传唐玄宗诏书,令飞赴寺归还常道观于道家。甘州:前蜀王衍与太后、太妃游青城山时所作的歌曲名。霓裳:唐玄宗时演奏的《霓棠羽衣曲)。鸾章翠辇:皇帝所乘的御车。杜宇:杜鹃。望帝:古代蜀国爱民的贤君, 名杜宇, 号望帝。赵昱:隋嘉州太守, 曾入犍为潭中斩

蛟后隐于大面山。佐卿:传说,唐徐道士,化鹤飞至长沙, 虽中箭仍飞回青城山。平仲:宋代名将姚平仲,骑驴隐居青城山。花蕊:有两个, 一为五代后蜀主孟昶之妃,姓徐;一说姓费, 青城人, 善诗文。而作宫词者,是五代前蜀主王建之妃,姓徐,称小徐妃。所作宫词,写前蜀宣华宫游乐的故事,世称“花蕊夫人宫词”。谯岩:宋代谯定幽居大面山, 故得名。貂蝉:蝉文貂尾的华冠。侍中:晋代范贤。大古:孙大古,善画。御史:唐御史大夫兼剑南两川节度使严武。放翁:宋蜀州刺史陆游,有诗云:“再到蓬莱路欲平,却吹长笛过青城。”王柯丹鼎:王唐代蜀人,居青城翠围山,相传服丹升天,丹鼎犹存。谭峭:南唐人,居南岳炼丹,后抛靴鞋亍-东海,入青城,成仙而去。沫水:大渡河。贾郁:五代仙游主簿, 曾驾铁船出游。成都青城山宁封殿联。

此为长联,写景、抒情和叙事密切结合。对今忆古,用典极多,但用得自然。可见作者的才华和学识,何等丰富。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顾。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南阳武侯祠联。出联,使用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对联,使用方位词东西南北中和五行金木水火土。无论使用数字、方位词和五行, 皆与诸葛亮活动的史实贴切, 可见作者费尽心机也。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颂杜甫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颂杜甫

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颂白居易

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颂白居易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颂韩信 (注:“知己”指萧何,“妇人”指漂母和吕后)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颂王昭君

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月月; 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颂诸葛亮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人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颂陆游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颂岳飞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颂蒲松龄

洞庭月,衡岳云 ,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 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黄鹤楼诗》《岳阳楼记》《滕王阁序》)

咸丰帝挽林则徐联

咸丰初年,太平天国崛起,声势迅猛,清廷震骇。咸丰皇帝看中了居家养病的先朝重臣林则徐,授他以钦差大臣署理广西巡抚,命他前去进剿太平军。谁知天不假年,林则徐奉旨启程,由闽赴桂,才刚走到广东潮州地界就溘然病逝了。噩耗传来,咸丰不胜惊悼,他将赖以平息洪杨的台柱子就这样突然摧折了。悲沮之际,年轻皇帝挥起御笔,撰写了一副挽联: 答君恩清慎忠勤,数十年尽瘁不遑,解组归来,犹自心存军国; 殚臣力崎岖险阻,六千里出师未捷,骑箕化去,空教泪洒英雄。 这里,先解释一下“解组”和“骑箕”。解组,解下印绶,亦即辞去官职(组即官印)。具体是指当初林则徐因禁烟主战而被革职。骑箕是个典故。箕,星名,即二十八宿之一的箕宿。箕宿、尾宿两星之间有一颗“傅说星”,旧传是殷王武丁的贤相傅说死后升天变成的,所以后来诗文中常用“骑箕”、“骑箕尾”来指国家重臣之死。在此基础上理解这副挽联,大意是:林则徐几十年来以自己的清正谨慎忠诚勤勉来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未曾消闲,即使丢官回家也还是一片丹心系念军国大事;(而一旦奉旨西剿)又竭尽人臣之力奔赴充满艰险的数千里崎岖征途,只可惜,出师还没有告捷,他竟撒手归西了,教人空自为这位英雄抛洒热泪。

这副御制挽联,虽谈不上精美绝伦,也难说是否纯出皇帝本人手笔,但毕竟高度评价了林则徐作为社稷之臣的一生,而且措辞得体,笔调深沉,感情恳挚,写出了林则徐的个性本色,较之某些千人一面的悼词高明多多,所以终可算得一副佳联。尤其是上联“解组归来,扰自心存军国”,让人洞见林公不以个人进退为虑、惟以国家兴亡为怀的高迈情操;而下联“出师未捷”、“泪洒英雄”之语,又是在化用杜甫咏诸葛亮的《蜀相》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加深了对名臣突逝的痛惜,流露出无可化减的悲凉。

史料称此联传开,一时在臣民中引起强烈反响。以被挽者声望与撰联者身份而言,或非过甚其辞

搜索更多关于: 名联集锦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作者)苏 轼(1037~1101),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祜间进士。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贬谪惠州、儋州。卒后追谥文忠。为“唐宋八大家”之—。 (解说)据说,苏东坡少年时,在父亲的影响下,博览群书,才智过人。由于经常受到众人的夸赞,他就有些飘飘然。一天,他竟在自己的门前贴了这样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不几天,一位白发老人,拿来一本小书,口称:“特来向苏公子求教!”东坡接过小书一看,不禁愕然;书上的字,竟一个都不认识。老人又笑着催道:“请苏公子赐教!”东坡顿时面红耳赤,只得向老人认错:“请老人原谅,小生一时狂言。”老人走后,东坡马上提笔将门前的联语又添了“发愤”、“立志”四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