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议财务舞弊的现状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议财务舞弊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汪明伟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0年第06期
摘 要:文章阐述了财务舞弊的概念、特点以及财务舞弊产生的原因和根源。论述了应从加强单位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加强内部审计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贯彻会计法规,确立违法必究等方面入手预防财务舞弊的规范行为。
关键词:财务舞弊; 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规范行为
中图分类号:F235. 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142-001
财务舞弊是指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给舞弊人带来经济利益,而最终导致他人受到伤害或遭受损失的故意行为。可见,财务舞弊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直接危害经济活动的信用基础,危害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及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计信息失真对社会公众来说,在主观上具有故意性; 从其客观结果来看,对投资者、债权人或国家造成了一定的违法性。然而,导致财务舞弊行为泛滥、诱发领导干部、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最主要的根源在于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驱动,具体表现为:
一、私设“小金库”现象比较普遍,致使单位资金监管失控。有些单位领导为图自己花钱方便,以职工谋取福利为由,对预算外收入不入账,账外花钱、发钱,逃避财政监管和审计监督,导致单位资金流失,在客观上纵容了他人犯罪。
二、财务管理存在漏洞较多。具体表现在财政票据管理不严;单位会计、出纳、仓库保管岗位职责混淆,相互缺乏监督;印鉴管理没有按制度办、票根不核对;单位领导对会计报表不重视,不能保证财务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等等。
三、滥用会计选择权与虚构、隐瞒经济交易。滥用会计选择权包括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选择权,尤其是会计估计选择权,常见的手法有收益性支出资本化、提前或推迟确认费用、多提或少提减值准备、多提或少提折旧费用、多提或少提预计负债;虚构、隐瞒交易是指利用虚构隐瞒收入或费用,通过隐瞒收入、虚报费用来调节各期利润的舞弊方法。
四、干部意识薄弱,不能慎重行使手中的权力。个别领导履行职务时对公共财产的管理麻痹大意,一些掌握单位财务和经费管理的人员挪用公款参与赌博,企图以此翻本,结果是越陷越深,此类事例数不胜数。
财务舞弊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是社会诸多矛盾和因素的综合反映,其产生、滋生的原因很多,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防范: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