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年体育学科历年真题及押题22套(附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体育历年真题试卷一
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 )社会
A.奴隶 B.封建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
A.大众体育 B.终身体育 C.学校体育 D.竞技体育 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 A.礼、乐 B.书、教 C.诗、书 D.射、御 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 )年
A.1950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5.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 A.1950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场外性 B.竞技性 C.基础性 D.技术性
7.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斯宾塞 8.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 )
A.专业术语 B.口令 C.方言 D.艺术语言 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
10.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 )全面贯彻 A.必须 B.不一定 C.一定不能 D.有所侧重的 11.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
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体的内力 B.人体的外力 C.支撑反作用 D.摩擦力
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规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适中为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15.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宜采用( )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先合后分 D.先分后合
16.布置场地器材时,可移动器材与固定器材之间应尽可能( ) A.分开 B.相对靠拢 C.保持距离 D.保持较远 17.在哪种情况下采取分组不轮换的教学形式( )
A.人数不多场地器材设备条件充足 B.人数多场地器材设备不足
C.人数多 D.人数少
18.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极为
( )
A.技术基础 B.技术环节 C.技术关键 D.技术细节
19.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即为体育课的( )
体育历年真题及押题 第 1 页 共 81 页
A.综合密度 B.专项密度 C.练习密度 D.一般密度 20.课时计划也称( )
A.年度计划 B.专项密度 C.单项密度 D.教案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A”和“B”表示。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就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AB) 2.人体只有承担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增强体质。 (AB) 3.体育课的一般密度应是越大越好。 (AB)
4.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AB) 5.体育课的基础结构式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提出的。 (AB) 6.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是根据超量的恢复提出的。 (AB) 7.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AB)
8.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AB) 9.技评属于体育课的客观评价标准。 (AB) 10.重复练习法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时间的间歇时间。 (AB)
主观题部分(三.四.五题为主观题,共70分,时间为80分钟。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技术细节
2、课的结构
3、运动负荷
4、淘汰赛
5、综合密度
四、问答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我国学校体育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2、什么事动作示范?运用动作示范时应注意什么?
3、试述运动竞赛规程的内容包括哪一些? 五、应用题(共20分)
假设已测得体育课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为:
教师指导:621秒; 学生练习:810秒; 组织措施:378秒; 观察、保护:216秒; 休息:540秒; 不合理时间:135秒。 一节课按45分钟计算,请计算下列各题: 1、 课的综合密度是多少?
2、 课中各项活动的密度时多少? 3、 不合理运用时间的比例是多少?
教师招聘考试体育历年真题试卷二
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份,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体育历年真题及押题 第 2 页 共 81 页
1.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 A.1955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
A.大众体育 B.竞技体育 C.学校体育 D.终生体育 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 A.礼、乐 B.书、教 C.诗、书 D.射、御 4.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 )社会
A.奴隶 B.封建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5.《体育之教研》的作者是( )
A.周恩来 B.毛泽东 C.恽代英 D颜元
6. 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卢梭 C.斯宾塞 D.裴斯泰洛奇 7.毛泽东做出“健康第一”指示的时间是( )
A、1953年 B、1950年 C、1955年 D、1965年 8.用以检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课称为( )
A、新授课 B、复习课 C、考核课 D、综合课 9.体育教师的首要职责是( )
A、搞好课外体育活动 B、搞好训练
C、上好体育课 D、培养好体育骨干 10. 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 )
A.专业术语 B.口令 C.方言 D.艺术语言 11. 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 12.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成( )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 13.动作的节奏表示了动作的( )
A.时间特征 B.空间特征 C.时空特征 D.综合特征
14. 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体的外力 B.支撑反作用 C.摩擦力 D.人体的内力 15.体育课中的“一句话评价”是一种( )的语言法形式。 A.口令和指示 B.口头评定成绩
C.口头汇报 D.讲解
16. 体育教学中,在学生人数多,新授教材比较难,复习教材也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采用(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先合后分 D.先分后合
17.凡在课中用于整队、调队、交换场地、搬运、分发和收回器材等一般均算作( )时间。 A.教师指导 B.组织措施 C.学生练习 D.休息 18. 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练习密度大时小些好 D..练习密度小时大些好 19. 体育课中,学生做练习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体育课的( ) A.综合密度 B.专项密度 C.练习密度 D.指导密度
20. .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 )年举行一次 A.2 B.3 C.4 D.5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A”和“B”表示。每小题1分,共10分)
体育历年真题及押题 第 3 页 共 81 页
)
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要保证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每天有45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
2.对少年儿童运动技术训练的要求是全面训练大好基础。 (AB)
3.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称技术关键环节。 (AB)
4.实施学校体育管理的决策人是体育组长。 (AB) 5.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口令。 (AB) 6.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越大越好。 (AB) 7.体育课的主体是学生。 (AB) 8.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法规性文件是竞赛规程。 (AB) 9.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又称教学进度。 (AB) 10.体育教师应以教学原则为指导,来设计、调节、控制教学活动。(AB)
主观题部分(三.四.五题为主观题,共70分,时间为80分钟。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体育
2.语言法
3.综合密度
4.课的类型
5.淘汰赛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体育教学应遵循哪些规律与原则?
2.常用的讲解方式有哪些?运用时应注意什么?
3.分组教学的形式有哪几种?如何运用?
五.论述题(共20分)
1.结合当前的体育改革,谈谈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教师招聘考试体育历年真题试卷三
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份,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 )社会
A.原始 B.奴隶 C.封建 D.资本
2.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 A.1955 B.1956 C.1957 D.1958 3.《体育之教研》的作者是( )
体育历年真题及押题 第 4 页 共 81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