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成长小组对增强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探究
关于成长小组对增强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探究
【摘要】进入大学是每个大学生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大学新生面临着来自生活、人际、心理及学习等各方面的新挑战,而大多数大学新生对于新生活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面对新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感到无所适从。韶关学院法学院新生“成长小组”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中积极探索并改善工作方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今后相关的教学、小组工作实践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及工作方法。 【关键词】成长小组;大学;新生;适应能力
大学新生步入大学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他们的适应能力水平反映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情况,也直接影响今后的生活及发展。而现阶段大学新生在适应能力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从社会工作视角的成长小组活动来探讨解决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探索切实有效的干预和教育措施,真正地实现“助人自助”,从而更有利于建构一个人际关系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使高校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成长小组介入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必要性 (一)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情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不断地提高,大学生群体也越来越壮大,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进入大学是每个大学生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大学新生面临着来自生活、人际、心理及学习等各方面的新挑战,而大多数大学新生对于新生活缺乏必要的
1
心理准备,面对新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感到无所适从。对于普遍存在的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在小组工作初期我们成立了“社工进宿舍”小组,负责跟进本学院各个宿舍的大一新生,并对新生初入学面临的需求进行了访问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入学适应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环境适应。大学生活多了许多自由和空间,许多新生在面临这么多的闲暇时间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来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从而感到迷茫、空虚感。因此会有新生选择待在宿舍煲剧、玩游戏,甚至选择整天的睡觉来消磨时间。
2、学习适应。新生们面临的困扰一部分来源于学习方面,大学中的老师的教学方法与高中老师的方式不同,这是学生陷入了学习的困扰,一改往日死板的只听不讲的方式,更多的要求自我主动性,要求自己探讨,寻找问题的答案 ,积极发言。另外,大学老师的思想和初高中老师的思想也完全不同,以前只接受老师的正面思想教学,然而,大学老师更多传授一些自己的观点想法,和一些相对偏激的观点,这可能要求新生在学习方式和思想上有所转变和突破,发现现实与自己的理想状态相差甚远,从而学习兴趣骤减,甚至产生厌学、惧学等情绪。
3、人际关系适应。远离了家人,感到了无助,这就需要与同学的交往来弥补,在广泛的朋友圈中可能由于地域,家庭背景,性格等法方面的不同,一些新生难以融入人群交往中,从而感到孤独,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也有许多新生表示,他们离开父母,在一个陌生
2
的环境里有强烈的交往意愿,但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交往,在与同学交往中常会产生紧张、误解和冲突。 (二)小组工作介入新生适应问题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人类的成长离不开小组和个人,没有一个个体的成长不涉及小组,也没有一个小组的成长不涉及个人。人不可能离群索居,归依群体是人的本性。人在群体中生活,而且透过群体达到发展和改变的目的。
大学新生面对陌生的环境,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而小组工作正是基于让案主在群体中与别人互动,通过小组成员的之间的相互支持,改善小组成员的之间的态度、人际关系和应对现实环境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小组中学到如何待人处事、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达到自我提升、完善自我的目标,逐步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且在本次的小组工作中的社会工作者是大三学生,即年龄相差不大的学长学姐,不会以空洞的说教、权威的态度来主导,而是基于平等的关系、相似的经历来进行沟通交流,以足够的亲和力、号召力为基础,从而产生信任并有效帮助新生解决问题。
因此,作为从属社工专业的我们应抓住机遇,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进行介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和构建一套本土化的高校大学生社会工作介入模式,更好地帮助和解决大学生新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和压力,从而塑造社会工作的专业形象和专业权威,显示出社会工作的专业不可替代性和先进性。 二、成长小组介入大学新生实用性的理论与实践
3
(一)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也称为团体工作。指以团体或小组为对象,并通过小组或团体的活动为其成员提供社会服务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团体或小组及其成员的发展,使个人能借助集体生活加快自身的社会化;协调和发展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和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发挥团体或组织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健康发展。而成长小组属于小组工作的范畴,是小组工作的类型之一,它是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动,促使他们在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觉醒和反思,从而不断获得成长。本次我们组织设立的新生成长小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任何一种专业的工作方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小组工作也不例外。在大学新生中,由于不同生源地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风俗习惯、教育背景和性格癖好,由这些学生又重新组成了一个崭新的班集体,就使得大学班集体具有极强的异质性。 马斯洛理论认为,人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性动物,他不仅具有低级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还具有高级的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又叫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人们对友谊、爱情和隶属关系的需要。那么,对于大多数的大一新生来说,他们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因此,我们将通过简单轻松的班级活动,帮助新生在班集体中建立良好关系,并通过竞争合作的小组活动以增强新生友好合作的意识,同时增强班级凝聚力,从而令新生在班集体中找到归属感。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