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科护理学2作业
一、选择题
护理高升本内科护理学2作业(必做) 第七章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 C
A 药疹 B 肝功能损害 C 白细胞减少 D 药物热 E 粒细胞缺乏
2、下列哪项不符合甲状腺危象的临床表现 B
A 心率160次/分 B 体温38.2℃ C 恶心呕吐 D 皮肤潮红、多汗 E 失水、休克
3、下列何种原因不至于诱发甲状腺危象 E
A 感染 B 严重精神创伤 C 未准备充分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D 作其它部位的大手术 E 停用抗甲状腺药物近1周
4、既能阻断甲状腺激素合成,又能阻止外周组织中T4转化为T3的药物为 A
A 丙基硫氧嘧啶 B 他巴唑 C 甲亢平 D 心得安 E 大剂量碘 5、Graves病最严重的临床表现是 D
A 甲亢性心脏病出现右心衰竭 B 严重浸润性突眼 C 周期性麻痹 D 甲状腺危象 E 抗甲状腺药物所致严重肝损害 6、复方碘溶液治疗甲状腺危象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E
A 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 B 拮抗β2受体 C 抑制脑垂体分泌TSH D 减少甲状腺血流量 E 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释放 7、治疗甲状腺危象的方案中,下列哪一项最完善 D
A 抗甲状腺药物,强心药,镇静剂,抗生素 B 抗甲状腺药物,强心药,镇静剂,β受体阻滞剂 C 大剂量抗甲状腺药物,糖皮质激素,镇静剂 D 大剂量丙基硫氧嘧啶,大量复方碘溶液,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 E 大剂量复方碘溶液,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强心药 8、甲亢病人应给予 A
A 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B 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碘饮食 C 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脂饮食 D 高蛋白、高脂、高热量饮食 E 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饮食
9、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总疗程通常是E
A.1-2周 B.3-4周 C.l-2个月 D.3-4个月 E.1-2年 10、甲亢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 D
A.房性期前收缩 B.室性期前收缩 C.交界性期间收缩 D.阵发性房颤 E.房室传导阻滞 1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者服用他巴唑出现药物反应,下列何项是停药观察的重要指征 E
A.胃肠道反应 B.肝肿大 C.头昏、乏力 D.突眼加重
E.中性粒细胞< l.5 ×109/L 12、以下关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D
A.女性发病率大大高于男性B.育龄女性多见 C.甲状腺大小与病情严重程度不成正相关 D.女性无血管杂音及(或)震颤,可排除诊断 E.突眼严重程度与疾病亦不呈正相关 13、Graves是指 E
A.甲状腺癌 B.自主性高功能甲状腺腺瘤 C.垂体性甲亢 D.亚急性甲状腺炎 E.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14、引起甲亢最常见的原因是 D
A.遗传 B.感染 C.精神刺激 D.Graves病 E.甲状腺素分泌过量 15、甲亢的典型表现不包括 A
A.粘液性水肿 B.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C.眼球突出 D.怕热多汗 E.心动过速 16、糖尿病足按Wagner分级法0级是指 A
A 有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因素,目前无溃疡 B 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C 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 D 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 E 局限性坏疽
17、糖化血红蛋白(HbA1)测定可反映糖尿病人取血前几周血糖的总水平 B
A 4~8周 B 8~12周 C 12~16周 D 16~20周 E 20~24周 18、糖耐量减低是指OGTT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 D
A ≥6.0mmol/L~<7.0 mmol/L B ≥7.0 mmol/L C < 7.8 mmol/L D ≥7.8~<11.0mmol/L E ≥11.1 mmol/L 19、空腹血糖异常是指空腹血浆葡萄糖 B
A <6.0mmol/L B ≥6.0~<7.0mmol/L C ≥7.0mmol/L D <7.8mmol/L E ≥7.8~<11.1mmom/L 20、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首要的和关键的措施是 C
A 防治诱因 B 使用小剂量胰岛素 C 补液 D 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E 纠正脑水肿
21、糖尿病人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比例为 D
A 20%~30% B 30%~40% C 40%~50% D 50%~60% E 60~70%
22、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病人第一线药物是 A
A 二甲双胍 B 格列苯脲(优降糖) C 罗格列酮 D 瑞格列奈(诺和龙) E 阿卡波糖(拜糖平)
23、普通胰岛素皮下注射后作用高峰一般出现在 B
A 0.2~0.4小时 B 1~3小时 C 3~5小时 D 4~12小时 E 10~28小时
24、磺脲类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机制为 C
A 抑制葡萄糖异生 B 加速糖的无氧酵解,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 C 刺激胰岛素分泌 D 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E 抑制生长激素分泌 25、双胍类降糖药主要作用机制为 B
A 抑制葡萄糖异生 B 加速糖的无氧酵解,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 C 刺激胰岛素分泌 D 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E 抑制生长激素分泌 26、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时,下列哪种方法是正确的 A
A 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 B 餐后2小时服用 C 早餐前半小时服用 D 餐中或餐后服药 E 餐前立即服用,但不进餐不服药 27、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D
A过敏反应 B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 C注射部位皮下脂肪增生 D
低血糖反应 E胰岛素浮肿
28、男性,58岁,无三多一少症状,空腹血糖6.5mmol/L,有糖尿病家庭史,疑糖尿病就诊,
下列哪项试验最有诊断意义 D
A空腹血糖 B餐后血糖 C24小时尿糖定量 D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
放试验 E糖化血红蛋白
29、1型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因为 D
A酮症酸中毒 B严重感染 C心脑血管病变 D糖尿病肾病 E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30、关于1型糖尿病,下列哪种治疗方案最佳 E
A饮食管理 B饮食管理+体力活动 C饮食管理+双胍类口服药 D饮食
管理+磺脲类口服药 E饮食管理+胰岛素应用 31、酮症酸中毒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是 D
A严重口渴多饮多尿 B昏迷 C呼吸深大 D呼气有烂苹果味
E皮肤干燥,弹性差 32、“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是指 A
A普通胰岛素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U持续静滴 B普通胰岛素每小时每公斤体重
1U持续静滴 C普通胰岛素1次静注20U D普通胰岛素1次皮下注射20U E普通胰岛素1次肌注20U
33、1型与2型糖尿病鉴别时,以下列哪种特征为主 C
A年轻与年老 B消瘦与肥胖 C有无自发性酮症倾向 D有无明显三多
一少症状 E并发症的多少与严重程度 34、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目的除外以下哪项 E
A、维持标准体重 B、保证未成年人的正常生长发育 C、纠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 D、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 E、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35、糖尿病最易并发的感染是D
A.肺结核 B.肾盂肾炎 C.真菌性阴道炎 D.皮肤化脓性感染 E.败血症” 36、每个糖尿病患者必需的治疗是 C
A.胰岛素治疗 B.胰岛素+降糖药 C.饮食治疗 D.饮食疗法+降糖药 E.胰岛素+饮食治疗 37、配制混合胰岛素时,必须先抽吸正规胰岛素是为了防止 C
A.发生中和反应 B.加速胰岛素降解 C.丧失正规胰岛素的速效特性 D.降低鱼精蛋白锌胰岛素药效 E.增加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38、低血糖反应,急救措施是 D
A.减少胰岛素用量 B.就地休息 C.立即输人氯化钠 D.立即食糖果或含糖
饮料 E.加大饭量 39、糖尿病出现多尿的病因是 B
A.量过多 B.尿渗透压增高 C.药物不良反应 D.尿路感染 E.糖尿病性肾病
40、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除外以下哪项A
A、硫脲类 B、双胍类 C、噻唑烷二酮 D、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E、胰岛素
二、简答题:
1、简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试验当天晨空腹取血测血糖后,将75g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中,于5min内服下,其后0.5h、1 h、2 h、3 h分别抽血测血糖。试验前10 h禁食,试验前1天起禁烟、酒、咖啡和茶。试验前3天停服利尿剂、避孕药和降糖药,每天饮食需含碳水化合物至少150g。
2、 简述糖尿病病人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1)运动前评估糖尿病的控制情况,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运动方式、时间以及所采用的运动量。
2)预防意外发生:随身携带糖果,当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身体状况不良是应暂停运动。当血糖大于14mmol/L,不宜活动。 3)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以备急需。
运动后应做好运动日记,以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3、 简述糖尿病血糖控制理想的目标。
空腹血糖在4.4~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4.4~8.0 mmol/L,HbA1c<6.5%
4、 简述临床最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感染。
5、简述甲亢病人的健康教育。
1)向病人和家属说明甲亢临床表现和有关检查,抗甲状腺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有的知识,遵医嘱坚持服药,定期复查白细胞;
2)学会自我监测:清晨卧床时测脉搏,监测体重,控制情绪,对各种事情不做过激反应。知晓不能用手挤压甲状腺的道理。
3)教育病人掌握饮食要求及突眼的护理方法;
一旦出现高热、心悸、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6、简述甲状腺危象的预防与护理。
1) 避免诱因:指导病人自我心理调整,避免感染、严重精神刺激、创伤等诱发因素。 2) 病情监测:观察神志、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变化。若原有甲亢症状加重,并出现严
重乏力、烦躁、高热、多汗、心悸等应警惕甲状腺危象发生,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3) 紧急处理配合:(1)卧床休息,给氧,迅速建立静脉通路。(2)按医嘱及时准确用药,
以迅速控制甲亢危象。同时积极准备好抢救物品。(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对症护理:体温过高者给予物理降温;跳动不安者使用床栏保护病人安全;昏迷者加强皮肤、口腔护理,定时翻身,防止压疮、肺炎的发生。
第九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除外 A
A消化道传播 B日常生活密切接触 C注射途径 D输血或血制品
E母婴传播
2、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抗体是 A
A.抗一HBs B.抗一HBe C.抗一HBC—IgM D.抗一HBC—IgG E.抗一HBV—DNA
3、下列哪项检查结果阳性,表明乙型肝炎病人有较强的传染性 C
A.抗HBe B.抗HBC C.HBeAg D.抗HBs E.HBsAg 4、诊断慢性肝炎,其肝炎病程至少应超过 B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