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旗下的讲话 - 勿忘国耻,发奋图强
国旗下的讲话(2015.9.21)
勿忘国耻,发奋图强
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勿忘国耻,发奋图强》。 9月3日我们领略了胜利日大阅兵军旗猎猎、铁流滚滚的雄壮场面,在上周星期五又走过纪念“九一八”事变84周年的重要日子。从“九一八”到“八一五”,从“七七”到“九三”,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特殊年份里,铭记一个个历史时刻、回首一场场存亡之战、缅怀一次次壮烈牺牲,我们为抗战英雄不屈不挠誓死抗争创造的抗战历史而自豪,也为世界同心合力捍卫正义和平、抗击法西斯而感奋。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牺牲,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各种史料和纪念活动呈现在世人面前,再次唤起永不磨灭的历史记忆和我们对自身前途命运的深沉思考。
84年前的“九一八”事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也是中国率先独立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开始。“九一八”事变后短短4个多月里,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乡亲惨遭奴役。从进入近代以来最黑暗的这一刻起,中华民族踏上了从救亡到解放、从苦难到辉煌的曲折道路,开启从未有过的民族觉醒和命运转折的艰难历程。
“九一八”事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今天我们纪念那场事变,就是要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决不让
悲剧重演。
今天,我们站在这鲜艳的五星红旗下,高唱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回望历史,感慨万千。中国,这个拥有着众多人口和民族的大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经历了这样和那样的苦难与艰辛。是什么让危难中的中华大地重燃希望?是什么令中华民族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这,就是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国家面临危难,受到外敌侵犯时,敢于抛弃荣华富贵,走上战场,奋勇杀敌,是一种爱国;而和平年代,对国家的爱则渗透在每一个人的实际生活中:主动参加祖国的经济建设,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勤奋刻苦地学习,也是一种爱国,当前,对于我们中学生,爱国最关键的是如何面对现实,如何提高个人素质。个人素质是国民素质的基础,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只有个人素质提上去了,国家才会愈发强大。“态度决定一切”,让我们用主动的态度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就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会“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那么,我们就可以自豪的说:“我的一生是为祖国而奉献的!”
同学们,勿忘国耻,奋发图强,自觉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用实际行动去期待、推动、共建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辉煌未来!
谢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