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局部解剖学分章节练习题
感染时易蔓延入盆腔。 20.试述网膜囊位置和构成。
位于小网膜和胃后方的潜在性腹膜腔隙。网膜囊的前壁由上而下依次为小网膜、胃后壁腹膜和大网膜前两层;下壁为大网膜前两层与后两层返折处;后壁由下向上依次为大网膜后两层、横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覆盖胰、左肾、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上壁为衬覆于膈下面的腹膜。 21.试述网膜孔的边界。
网膜孔是网膜囊的唯一孔道,也是网膜囊和腹膜腔连通的孔道。其前方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后方为覆盖下腔静脉的腹膜,上界为肝尾状叶,下界为十二指肠球部,一般可能通过1~2横指。
22.胃后壁穿孔时,胃内容物可经什么途径流到右髂窝? 胃内容物→胃后壁穿孔→网膜囊→网膜孔→大腹膜腔→右肝肾隐窝、右结肠旁沟→右髂窝。 23.试述胃的位置和毗邻。
位置:胃中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胃贲门在第11胸椎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下缘右侧。
毗邻:胃前壁的右侧部与肝左叶相邻;左侧部上份与膈相邻,下份与腹前壁相贴。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膈的左侧部、胰、左肾、左肾上腺、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相邻,这些器官构成胃床。
24.供应胃的动脉行经何结构到达胃?并写出各动脉的来源。
胃左动脉起于腹腔干,胃右动脉起于肝固有动脉,二者均经小网膜分支分布于胃;胃网膜右动脉起于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起于脾动脉,二者均经大网膜前两层之间走行,分支分布于胃;胃短动脉起于脾动脉,经胃脾韧带至胃底;胃后动脉常起于脾动脉中部,经胃膈韧带到达胃后壁。
25.简述胃的淋巴引流。
胃小弯侧胃壁的淋巴注入沿同名血管排列的胃左、右淋巴结,其输出管注入腹腔淋巴结。胃大弯侧胃壁淋巴注入沿同名血管排列胃网膜左、右淋巴结,胃网膜右淋巴结的输出管大部分回流至幽门下淋巴结;胃网膜左淋巴结的输出管注入脾淋巴结。胃幽门部的淋巴注入幽门淋巴结。胃底部的淋巴注入脾门附近的脾淋巴结。幽门淋巴结和脾淋巴结的输出管汇入腹腔淋巴结。
26.简述十二指肠各部与腹膜的关系及十二指肠水平部后方的毗邻。
除十二指肠上部的近侧段为腹膜内位之外,余部均为腹膜外位。十二指肠水平部后方与右输尿管、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相邻。
27.何谓第一肝门、第二肝门与第三肝门?
肝脏面中部横沟为第一肝门,是肝左、右管,
45
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的淋巴管及神经进出肝的门户。在腔静脉沟上端,3条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此处为第二肝门。在腔静脉沟下部,肝右后下静脉和尾状叶静脉出肝处称第三肝门。 28.试述肝的毗邻。
肝的上面借膈与右侧膈胸膜、右肺底、心包和心以及左侧膈胸膜和左肺底的小部分相邻。肝右叶下面的前部与结肠右曲相邻,中部邻接胆囊和十二指肠上曲,后部邻接右肾和右肾上腺。肝左叶下面与胃前壁相邻,后上部邻接食管腹部。
29.试述胆总管的分段及毗邻关系。
①十二指肠上段(第一段):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自胆总管起始部至十二指肠上部上缘为止。此段沿肝十二指肠韧带右缘走行。②十二指肠后段(第二段):位于十二指肠上部的后面,向下内方行于下腔静脉的前方,肝门静脉的右方。③胰腺段(第三段):弯向下外方,此段上部多由胰头后方经过;下部多被一薄层胰组织所覆盖,位于胆总管沟中。④十二指肠壁段(第四段):斜穿十二指肠降部中份的后内侧壁,与胰管汇合后略呈膨大,形成肝胰壶腹,又称Vater壶腹。壶腹周围及其附近有括约肌并向肠腔突出,使十二指肠黏膜隆起形成十二指肠大乳头。肝胰壶腹借乳头小孔开口于十二指肠腔。
30.胰头与哪些结构相毗邻?简述其临床意义。
胰头上、下方和右侧被十二指肠所环绕。由于胰头与十二指肠壁相贴,故胰头部肿瘤有时可压迫十二指肠而引起梗阻。胰头前面被横结肠系膜根分为上、下两部。胰头后面有借疏松结缔组织与下腔静脉及右肾血管相邻,胆总管在胰头后外侧的沟内或在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经过,因此,胰头肿瘤可压迫胆总管导致阻塞性黄疸。由于肝门静脉的起始部位于胰头的左后方,所以胰头肿大时,可压迫肝门静脉的起始部,影响其血液回流,出现脾肿大和腹水等症状。 31.胰头、胰颈和胰体后面有哪些结构经过?
胰头后面有下腔静脉、右肾静脉及胆总管下行。胰颈的后面有肠系膜上动、静脉通过,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在胰颈后方汇合成肝门静脉。胰体后面与腹主动脉、左肾上腺、左肾及左肾血管和脾静脉相贴。 32.试述脾的位置和毗邻。
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相当于左侧第9~11肋的深面,其长轴大体与第10肋平行。脾的膈面与膈相贴;脾的脏面,脾门以前的部分与胃底相邻,脾门以后邻接左肾及左肾上腺,脏面的下部与胰尾及结肠左曲相邻。 33.如何根据解剖学特点确认空肠起始部?
十二指肠升部由水平部向左上斜升,至第2腰椎左侧折向前下,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续于空肠。十二指肠空肠曲被十二指肠悬肌连于右膈脚,该悬肌由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又称为Treitz韧带,位于十二指肠空肠曲左侧、
横结肠系膜根下方,有悬吊、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是手术时确认空肠起始部的重要标志。
34.腹腔手术中如何根据解剖学特点来区别结肠和小肠? 结肠具有形态上的三个特征:结肠带、结肠袋及肠脂垂,与小肠有明显的不同,小肠没有这三个特征性结构。 35.简述阑尾的位置及寻找阑尾的标志。
阑尾一般位于右髂窝内。按统计数据排列依次为回肠前位、盆位、盲肠后位、回肠后位、盲肠下位以及极少数的腹膜外位。少数有特殊位置:高位阑尾居右肝下,低位阑尾可伸入盆腔,阑尾根部附着于盲肠后内侧壁,较为固定。术中寻找阑尾的要点是:先在右髂窝内找到盲肠,再沿结肠带追踪至阑尾根部,即可找到阑尾。
36.简述肝门静脉系与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部位及交通途径。
肝门-腔静脉系间主要侧支循环的吻合有以下4处: ①肝门静脉系的胃左静脉、胃短静脉和胃后静脉,在食管下段和胃底与腔静脉系中奇静脉的属支食管静脉吻合。当肝门静脉高压时,肝门静脉系的血液经胃左静脉通过食管静脉丛;流入奇静脉、半奇静脉,汇入上腔静脉。 ②肝门静脉系中肠系膜下静脉的属支直肠上静脉,在直肠下段和肛管壁中的腔静脉系的髂内静脉的属支直肠下静脉与肛静脉吻合,形成直肠静脉丛。
③肝门静脉系的附脐静脉,在脐周与胸腹壁静脉及腹壁上、下静脉吻合,形成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交通,称脐周静脉网。
④肝门静脉系的脾静脉、肠系膜上、下静脉与升、降结肠、十二指肠、胰及肝等脏器的小静脉,在腹膜后隙与腔静脉系的腰静脉、下几位肋间后静脉、膈下静脉及睾丸(卵巢)静脉等吻合,形成Retzius静脉丛。 37.简述肾上腺的毗邻。
左、右肾上腺的毗邻不同:左肾上腺前面的上部以网膜囊与胃后壁相邻,下部与胰尾、脾血管相邻;后方为膈;下方为肾;内侧缘紧靠腹主动脉。右肾上腺的前面为肝右叶,前面的上部与肝裸区相邻;内侧缘紧邻下腔静脉;后方为膈;下方为肾。两肾上腺内侧缘之间有腹腔神经节和腹腔丛等。
38.简述肾的被膜及其临床意义。
肾有三层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①纤维囊:薄而坚韧,紧贴肾实质,与肾表面容易分离,肾部分切除和外伤时要缝合肾纤维囊。②脂肪囊:有支持和保护肾的作用,肾囊封闭时即将药物注射入此囊中。③肾筋膜:前、后两层,向下开放,向下可与直肠后间隙相通。 39.试述肾段的划分依据、名称及其临床意义。
①肾段的划分依据:肾段动脉。肾动脉在肾门附近分为前、后两干,前干又分出上段、上前段、下前段及下段动脉;后干走行在肾盂后方,在肾窦内延续为后段动脉。
46
每条段动脉都有相对独立的供血范围,但有时段动脉之间有共干情况。②肾段的名称:每一条段动脉分布的肾实质范围,称一个肾段。故肾段可分成上段、上前段、下前段、下段和后段5个肾段。③临床意义:为肾的局限性病变的定位及肾段或肾的部分切除提供解剖学基础。
40.依据肾脏的毗邻关系,试述腹膜外手术应防止损伤哪些结构?
两肾的上方隔疏松结缔组织与肾上腺相邻,内下方为肾盂和输尿管。左肾的内侧为腹主动脉,右肾的内侧为下腔静脉。两肾的内后方分别为左、右腰交感干。左肾上部的前方为胃后壁,中部为胰,下部为空肠袢及结肠左曲;右肾的前方上部为肝右叶,下部为结肠右曲,内侧为十二指肠降部。肾后面第12肋以上部分与膈和肋膈隐窝相邻,在第12肋以下部分,除与肋下血管和神经相邻外,由内侧向外侧与腰大肌及其前方的生殖股神经,腰方肌及其前方的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等相邻。因此,腹膜外手术入路,右肾的手术应防止损伤下腔静脉、十二肠降部等结构;左肾手术应防止损伤胰体、胰尾;若需切除第12肋,应注意保护胸膜。
第五章 盆部与会阴
复习测试题 A1型题
1.关于肛提肌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形成盆底的一部分 B.构成坐骨直肠窝的外侧壁 C.位于盆膈上方 D.为尿生膈的主要成分 E.构成坐骨直肠窝的底 答案:A
2.关于直肠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腹膜覆盖其上1/3前面和两侧面
B.男性直肠隔着腹膜与精囊、输精管壶腹和前 列腺相邻
C.男性直肠隔着腹膜与射精管、输精管壶腹和 前列腺相邻
D.直肠的全长均否腹膜覆盖 E.女性直肠隔着腹膜与膀胱相邻 答案:A
3.关于膀胱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男性膀胱底与前列腺相邻 B.男性膀胱下方邻精囊 C.女性膀胱与直肠相邻
D.充盈时升至耻骨联合上缘以上 E.新生儿膀胱位置较成年人低
答案:D
4.关于子宫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位于膀胱与直肠之间 B.直立时子宫位于膀胱的下方 C.子宫颈阴道上部与尿道相邻 D.子宫颈下端在坐骨棘平面稍下方 E.后方紧贴骶骨 答案:A
5.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结构是 A.子宫圆韧带 B.子宫阔韧带 C.子宫主韧带 D.盆膈 E.肛提肌 答案:A
6.关于子宫动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行于子宫阔韧带深面 B.紧贴子宫下行
C.与其上面的输尿管交叉 D.有分支供应输卵管 E.有分支供应膀胱 答案:D
7.关于子宫血液循环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髂内动脉分支供血 B.髂外动脉分支供血 C.子宫静脉注入阴部内静脉 D.子宫静脉注入脐静脉 E.子宫静脉也注入髂外静脉 答案:A
8.关于卵巢悬韧带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与子宫底相连
B.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 C.附于子宫阔韧带的后层 D.附于卵巢的系膜缘
E.内有卵巢的血管、淋巴和神经等 答案:E
9.关于卵巢静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左侧汇入左肾静脉 B.左侧汇入下腔静脉 C.右侧汇入右肾静脉 D.右侧汇入肠系膜下静脉 E.汇入子宫静脉 答案:A
10.输尿管在盆腔内的行程,哪项是正确的?A.左侧跨过左髂总动脉末端后方 B.男性经过输精管前上方至膀胱底
C.女性经过子宫动脉的前上方至膀胱底 D.壁内段开口于膀胱体 E.分为盆段和壁内段 答案:E
11.关于前列腺位置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位于膀胱底与尿生殖膈之间 B.位于膀胱底与盆膈之间 C.位于膀胱颈与尿生殖膈之间 D.位于膀胱颈与盆膈之间 E.位于膀胱尖与盆膈之间 答案:C 12.射精管开口于 A.膀胱颈 B.尿道前列腺部 C.前列腺 D.尿道海绵体部 E.尿道球部 答案:B
13.关于输精管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在膀胱外侧越过输尿管前内侧 B.在膀胱外侧经过输尿管后内侧 C.在膀胱外侧在子宫动脉的下方走行 D.在子宫颈外侧行于子宫动脉的下方 E.越过髂内血管到达膀胱底与直肠之间 答案:A
14.精索的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 A.睾丸鞘膜壁层、提睾肌和精索内筋膜 B.睾丸鞘膜脏层、提睾肌和精索内筋膜 C.精索外筋膜、提睾肌和精索内筋膜 D.提睾肌、精索内筋膜和睾丸鞘膜 E.精索内筋膜、提睾肌和睾丸鞘膜 答案:C
15.盆腔脏器排列从前向后是 A.生殖、消化、泌尿器官 B.泌尿、消化、生殖器官 C.生殖、泌尿、消化器官 D.泌尿、生殖、消化器官 E.消化、泌尿、生殖器官 答案:D
16.齿状线以上的肛管 A.静脉回流到肠系膜上静脉 B.淋巴回流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C.由直肠上动脉供给
D.接受阴部神经的肛神经支配 E.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答案:E
47
17.关于肛门内括约肌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前份参与组成会阴中心腱,后份附于尾骨尖 B.由肛管壁的环层平滑肌增厚形成 C.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 D.不参与构成肛直肠环 E.有控制排便的作用 答案:B
18.关于坐骨肛门窝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左、右坐骨肛门窝互不相通 B.外侧壁为盆膈和肛门外括约肌 C.内侧壁为闭孔内肌及其筋膜 D.仅局限在肛门三角范围内 E.内有肛血管与肛神经 答案:E
19.关于阴部管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由闭孔膜与闭孔沟围成 B.位于尿生殖三角
C.由闭孔内肌筋膜形成的一个管状裂隙 D.内有阴部神经和阴部血管 E.前达尿生殖膈前缘,后达坐骨大孔 答案:C
20.关于盆膈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肛提肌和会阴浅横肌及覆盖其上、下面筋 膜组成
B.由会阴浅横肌和尾骨肌及覆盖其上、下面筋膜组 成
C.由闭孔内肌和尾骨肌及覆盖其上、下面筋膜组成D.由肛提肌和尾骨肌及覆盖其上、下面筋膜组成 E.由肛提肌和闭孔内肌及覆盖其上、下面筋膜组成 答案:D
21.关于会阴浅隙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位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 B.内有阴茎脚、尿道球及尿道球部 C.内有尿道球腺 D.前份有尿道膜部通过 E.完全封闭 答案:B
22.关于会阴深隙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位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 B.内有阴茎脚、尿道球及尿道球部 C.尿生殖膈下筋膜与阴囊肉膜相延续 D.向前上开放
E.与阴囊、阴茎和腹壁相通 答案:A
23.会阴浅隙内的结构有 A.尿道括约肌
B.会阴深横肌 C.尿道膜部 D.尿道球 E.尿道球腺 答案:D
24.尿道球部断裂,尿液可渗入 A.直肠后隙 B.会阴深隙
C.经会阴浅隙进入阴囊 D.耻骨后隙 E.腹膜外间隙 答案:C
25.会阴深隙内的结构有 A.尿道海绵体部 B.尿道前列腺部 C.尿道膜部 D.尿道球 E.前列腺 答案:C
26.会阴深隙内的结构有 A.尿道球 B.球海绵体肌 C.坐骨海绵体肌 D.会阴浅横肌 E.会阴深横肌 答案:E
27.关于会阴中心腱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指狭义的会阴 B.位于尿生殖三角 C.会阴肌均附于此
D.肛门内外括约肌均附于此 E.有加固盆底承托盆内脏器的作用 答案:E
28.属于髂内动脉脏支的血管为 A.髂腰动脉 B.臀上动脉 C.臀下动脉 D.闭孔动脉 E.阴部内动脉 答案:E
29.属于髂内动脉壁支的血管为 A.膀胱上动脉 B.膀胱下动脉 C.直肠下动脉 D.闭孔动脉 E.阴部内动脉
4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