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广西省南宁市化学九年级(上)期末预测试题
C.称量NaC1的质量 D.过滤操作
9.汤圆是一种美食。在制作汤圆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清水洗米
B.石磨糯米
C.手包汤圆
D.烧火煮熟
10.用自来水养鱼时,残留在水中的氯气会对鱼造成危害,常加入大苏打来除去水中的氯气。下列有关大苏打(化学式为Na2S2O3)叙述错误的是 A.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C.大苏打中钠、氧元素质量比为23:24 液颜色变化是( )
A.先变蓝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D.先变红色后变紫色 12.下列各图“”和“A.
B.
”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C.
D.
B.大苏打由三种元素组成 D.大苏打中含有O3分子
11.“可口可乐”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可口可乐”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然后再加热,溶
13.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 A.单质—铝 金刚石 氮气
C.氧化物—氧化铜 二氧化锰 水蒸气 1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空气
B.MnO2
C.CO2
D.ClO2
15.某同学描述的有关实验现象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黄色 C.将CO通入到灼热的氧化铜中,发现红色粉末立即变成黑色 D.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发现有白色浑浊出现 二、多选题
16.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和b是反应物,d一定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a 6.4 待测 b 3.2 2.56 c 4.0 7.2 d 0.5 0.5 B.混合物—空气 粗盐 牛奶 D.化合物—大理石 双氧水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17.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实验目的 除去硫酸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氢氧化钾 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氯离子 B.B 实验操作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B 取样,分别加适量水溶解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取样,滴加硝酸银溶液 C.C D.D C D A.A 18.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C.①④形成物质的化学式为MgCl2 D.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19.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表中m的值为4.2 B.物质X由碳、氧元素组成 C.物质X由碳、氢元素组成
D.生产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1
20.为了区别CO(可能混有氧气)与CO2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 A.伸入燃着的木条 C.分别加入少量水,振荡 三、填空题
2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B.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D.分别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苯 3.9 0 氧气 9.6 0 二氧化碳 0 6.6 水 0 2.7 X 0 m
(1)图①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的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 (2)图②是20mL水和20mL酒精充分混合后的现象,该实验说明______; (3)物质形成溶液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图③中该固体可能是______(写化学式). 22.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2)金刚石_____________; (3)5个氮分子__________;(4)高锰酸钾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23.A-G 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 A 和 G 均为黑色固体,C 为红色固体单质,B、E、F 为无色气体,D为无色液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条件略去)。
(1)写出 A、B、E 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E: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五、流程题
24.右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
(1)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 的排放。 (2)加入CaCO3的目的是将SO2转化为 。
(3)废气处理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 六、实验题
25.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 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用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3)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七、计算题
26.每年5、6月是蓝莓丰收的时节。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喊性有关,细胞液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
(1)在稀盐酸中滴加花青素,溶液变______。
(2)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______个原子,花青素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3)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八、科学探究题
27.下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⑴CO,⑵CO2, ⑶ 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实验前后分别对试管和烧杯里的物质进行称量,数据设计如下: 称量对象 试管+固体混合物 烧杯+澄清石灰水 (1)若△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__________成立。
(2)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1与△m2 的关系是:△m1______△m2(填“>”、“<”或“=”)。 【实验并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质量 M1 M3 反应后质量 M2 M4 质量差 △m1即( M1-M2) △m2即( M4-M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