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员考试内部题库-考试必过题库
32.混凝土的质量检查,主要包括(CE)的质量检查。【Z,§2.2】 A.原材料B.试块C.施工过程中D.配合比计算E.养护后
33.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可留设(AC)施工缝,但留设位置处理方法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Z,§2.2】
A.垂直B.阶梯C.水平D.斜面E.弧面
34.振动沉管施工法一般有(ABC)等。【Z,§2.2】
A.单打法B.反插法C.复打法D.干作业成孔法E.人工挖孔法 35、常用地基加固方法包括(ABCD)。【Z,§2.2】
A.换土垫层法B.深层密实法C.夯实地基法D.挤密桩施工法E.沉管灌注桩施工法
36、振动沉管施工方法一般有(CDE)。【Z,§2.2】 A.干作业法B.湿作业法C.单打法 D.反插法E.复打法
37、下列关于桩基的验收规定,说法错误的是(CE)。【Z,§2.2】 A.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全部桩施工结束后进行 B.对灌注桩可对护筒位置做中间验收
C.采用单打法和反插法施工的桩其桩径允许偏差不受限制 D.灌注桩桩顶标高至少比设计标高高出0.5m 3E.每浇筑100m,必须有1组试件
38、下列关于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叙述正确的是(AB)。【L,§2.2】 A.挖第一节桩孔土方之前须放线、定桩位
B.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后,须在护壁上二次投侧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 C.当护壁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时,方可拆模 D.吊放钢筋笼就位后,需清理虚土,检查尺寸 E.桩孔内土方开挖采用分层开挖
39、打桩应选用的顺序是(BCD)。【Z,§2.2】 A、逐个打设
D、自中间向四周打设B、逐排打设E、自四周向中间打设C、自中间向两侧对称打设
40、扩展基础根据受力条件可分为(DE)。【S,§2.2】 A、条式B、独立式C、阶梯式D、板式E、梁板结合式
41、箱形基础适用于作为软弱的基上(ABCE)的高层建筑物的基础。【Z,§2.2】 A、面积较小
D、荷载较小B、平面形状简单E、上部结构分部不均C、荷载较大 42、人工挖孔桩常用的护壁方法有(ABDE)。【Z,§2.2】 A、现浇混凝土护壁
D、钢套管护壁B、沉井护壁E、砖护壁C、木支撑护壁 43、沉管灌注桩的质量通病有(ABCD)。【Z,§2.2】 A、缩颈B、断桩C、吊脚桩 D、桩尖进水、进泥砂E、漏浆
44.脚手架应有足够的(ABC),保证在施工期间的各种荷载作用下,脚手架不变形、不摇晃、不倾斜、构造简单。【Z,,§2.3】
A.强度B.刚度C.稳定性D.安全性E.实用性 45.外脚手多立柱钢管脚手架有(BC)等。【Z,§2.3】 A.门型B.扣件式C.碗扣式D.井架E.塔式
46.砌块施工的主要工序:铺灰、(ABC)和镶砖等【Z,§2.3】 A.吊砌块就位B.校正C.灌缝D.运输E.切砖
47.砌筑质量的基本要求是:“(BCD)、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搓牢固”,保证砌体的质量。【Z,§2.3】
A.表面平整B.横平竖直C.砂浆跑满D.厚薄均匀E.游丁走缝 48.钢管脚手架扣件基本形式有(BCD)等。【Z,§2.3】 A.135°扣件B.直角扣件C.旋转扣件D.对接扣件E.斜撑扣件 49.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接头由(ABCD)等组成,【Z,§2.3】 A.上碗扣B.下碗扣C.横杆接头D.限位销E.连墙杆 50.砌块施工安装顺序是(BCD)。【Z,§2.3】
A.先左后右B.先外后内C.先远后近D.先下后上E.先前再后 51.砌筑质量的基本要求是:(ABCDE)。【Z,§2.3】 A.横平竖直B.砂浆饱满和厚薄均匀C.上下错缝 D.内外搭砌E.接搓牢固
52、砌筑砂浆的粘结力大小将影响砌体的(BCDE)。【Z,§2.3】 A.抗拉强度B.抗剪强度C.耐久性 D.稳定性E.抗震能力
53、砖砌体的施工技术要求应满足(BD)。【Z,§2.3】 A.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15mm B.砂浆饱满度应达到80%以上
C.除转角外,也可留直槎,但必须做成阴槎并设拉结筋 D.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E.上下错缝,砖块的错缝搭接长度不应大于1/4砖长 54、砌筑质量的基本要求是(ABCD)。【Z,§2.3】 A.横平竖直B.砂浆饱满C.上下错缝 D.接槎牢固E.内外组砌
55、属于新型墙体材料特性的有(ACD)。【S,§2.3】 A.轻质高强B.周转率高C.节能环保 D.改善建筑功能E.价格经济
56、脚手架按其构造形式分为(ABCE)。【S,§2.3】 A、多立柱式
D、水平式B、门型E、吊脚手架C、悬挑式
57、保证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支撑系统有(ABDE)组成。【Z,§2.3】 A、剪力撑
D、抛撑B、横向斜撑E、连墙杆C、竖向斜撑
58、塔式起重机具有(ACDE)运输功能。【S,§2.3】 A、提升B、降落C、回转D、垂直E、水平
59、砌筑砂浆的技术要求是砂浆的(ABCD)。【Z,§2.3】 A、流动性B、保水性C、粘结力D、强度E、刚度 60、砖砌体的几种组砌形式有(ACDE)。【Z,§2.3】
A、一顺一丁B、二顺一丁C、三顺一丁D、梅花丁E、钉式 61、砌砖上下皮相互错开(AC)砖长。【Z,§2.3】 A、1/2B、1/3C、1/4D、1/5E、1/6
62、每120mm墙厚留(A)根直径为6mm的吉钢筋,但每道不得少于(B)根。【Z,§2.3】
A、1B、2C、3D、4E、5
63.模板系统包括(ACE)三个部分。【Z,§2.4】 A.模板B.拼条C.支架D.立柱E.紧固件
64.钢筋进场时应按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验收的内容包括(DE),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Z,§2.4】
A.下料计算B.钢筋加工C.钢筋焊接D.查对标牌E.外观检查
65.钢筋配料就是根据结构施工图,分别计算构件各钢筋的(ABC),编制钢筋配料单,作为备料、加工和结算的依据。【Z,§2.4】
A.直线下料长度B.根数C.质量D.弯曲类型E.焊接方式
66.钢筋在现场安装时,宜特别关注受力钢筋,受力钢筋的(ABCD)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Z,§2.4】
A.品种B.级别C.规格D.数量E.重量
67.混凝土工程施工包括混凝土(BCDE)等施工过程。【Z,§2.4】 A.准备B.制备C.运输D.浇筑E.养护
68.混凝土的施工配料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主要有:(BC)。【Z,§2.4】 A.温度变化B.称量不准C.含水量没有按实际换算D.人员素质E.天气 69.混凝土搅拌制度包括(CDE)。【Z,§2.3】
A.投料计算B.称重C.搅拌时间D.投料顺序E.进料容量`
70.混接土拌合物运输的基本要求是:(ABCD)。【Z,§2.4】 A.不产生离析现象B.保证凝土浇筑时具有设计规定的坍落度
C.有充分时间进行浇筑和捣实D.混凝土浇筑能连续进行E.留施工缝
7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应捣实成整体,根据结构特点不同,可分为(ABC)等浇筑方案。【Z,§2.4】
A.全面分层B.分段分层C.斜面分层D.不分层E.留施工缝 72.内部振动器又称插入式振动器,多用于振实(ABCDE)等厚大结构。【Z,§2.4】 A.梁B.柱C.墙D.厚板E.大体积混凝土
73.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主要有(ABCD)等【Z,§2.3】 A.蜂窝B.麻面C.露筋D.孔洞E.裂缝
74.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的修补方法主要有(BDE)【Z,§2.3】 A.拆除重浇混凝土B.表面抹浆修补C.不处理 D.细石混凝土填补E.水泥灌浆与化学灌浆
75.柱子模板的构造和安装主要考虑(BC)。【Z,§2.4】 A.不漏浆B.保证垂直度C.抵抗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 D.接缝严密E.构造简单
76.组合钢模板是由(CDE)组成。【S,§2.4】 A.托木B.夹木C.模板D.连接件E.支承件
77.钢模配板合理的配板方案应满足以下原则(ABCDE)。【Z,§2.4】
A.木材拼镶补量最少B.支承件布置简单C.受力合理
D.合理使用转角模板尽量采用横排或竖排E.尽量不用横竖兼排的方式 78.模板的拆除日期取决于:(ABCD)。【S,§2.4】 A.现浇结构的性质B.混凝土的强度C.模板的用途 D.混凝土硬化时的气温E.操作人员的技能 79.拆模程序一般应是(CDE)。【S,§2.4】 A.先支先拆B.后支后拆C.后支的先拆 D.先拆除非承重部分E.后拆除承重部分
80.热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进行(AB)。【Z,§2.4】
A.化学成分分析B.其他专项检验C.力学性能复检 D.拉伸试验E.冷弯性能测试
81.混凝土的浇筑与捣实工作包括(BDE)等工序。【Z,§2.4】 A.配合比计算B.布料摊平C.质量检查D.捣实E.抹面修整
82.混凝土施工缝应留水平缝的构件有:(AC)。【Z,§2.4】 A.柱B.梁C.高度大于1米的梁D.板E.吊车梁
83.大体积混凝土早期温度裂缝的预防方法主要有:(ABCDE)。【Z,§2.4】 A.优先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B.减少水泥用量
C.掺人适量的粉煤灰或在浇筑时投人适量的毛石 D.放慢浇筑速度和减少浇筑厚度,采用人工降温措施
E.浇筑后应及时覆盖,控制内外温差,减缓降温速度,注意寒潮的不利影响
84.混凝土养护后的质量检查,主要包括(ABCDE)。(主要指抗压强度)、表和结构和、如。【Z,§2.4】
A.混凝土的强度B.面外观质量C.构件的轴线、标高、截面尺寸
D.垂直度的偏差E.设计有特殊时,需对其抗冻性、抗渗性等进行检查
85.当对混凝土试件强度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可采用(AB)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推定,作为是否应进行处理的依据。【Z,§2.4】
A.非破损检验方法B.从结构、构件中钻取芯样的方法C.重浇混凝土 D.建设各方现场商定E.监理单位认定
86.混凝土表面外观质量要求:不应有(ABCDE)等。【Z,§2.4】 A.蜂窝、麻面B.孔洞、露筋C.缝隙D.夹层、缺棱掉角E.裂缝 87、模板的技术要求是(ABDE)。【Z,§2.4】
A.有足够稳定性B.接缝不漏浆C.涂刷各种隔离剂 D.适当情况下起拱E.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88、钢筋代换原则有(BC)。【Z,§2.4】
A.等长度代换B.等强度代换C.等面积代换 D.等体积代换E.等配筋率代换
89、有关钢筋的安装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Z,§2.4】 A.钢筋的安装或现场绑扎应与模板安装相配合 B.柱钢筋现场绑扎一般应在模板安装后进行
C.钢筋保护层厚度可用垫块来控制,其相互间距不小于1m D.在浇筑混凝土前只对钢筋进行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