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温总理答记者问观后感
观后感
今天晚饭过后,我们全体本科班的同学观看了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的视频。整个报告会上,当然,温总理是绝对的主角,但是,作为一名翻译,张璐也是“一战成名”。 “总理身边的女翻译是谁?” 全国两会闭幕后,温家宝在总理记者会上“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采迷倒不少记者。因为在现场流利地翻译温总理引用的古诗词,坐在总理身边的女翻译张璐也受到众人追捧,走红网络,其微博点击排名甚至超过刘翔。先介绍一下她吧:她现任中国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副处长,有着丰富的高翻经验,是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的首席翻译。也是重要对外场合的首席翻译之一,外界普遍赞赏她反应敏捷、举止优雅。我毕竟是主修英语,所以我对英语也格外注意了一些。温总理的现场回答都是没有办法排练的,而且总理经常使用古语。在我看来,汉语翻译为英语最难的就是古语了,因为它更加注重的是内涵,虽然是这样,但是翻译的太浅显了,又感觉没水平,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啊!比如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张璐的翻译是”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side”和”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我一直认为中译英很难,而现场翻译又是翻译的最高境界。由于温总理的语言非常丰富,还经常引用专业词汇和古诗词,需要翻译做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对两会热点问题做调研,还要琢磨记者会提出什么刁钻的问题,整理总理一年来的讲话内容,特别是总理最近的讲话。对于总理常常引用一些古诗词,翻译一般会提前准备一个小本子,整理出总理以前在讲话中所说过的所有古诗句和成语,多在日常积累,免得临场慌乱。深色西装,宝蓝色衬衫,和得体优雅的肢体语言都体现了张璐良好的职业素养。然而作为一个翻译,形象不能喧宾夺主,特别是在这样重大的外交场合上,形象不能太过于犀利,所以张璐简单、干练又带点可爱的蘑菇头恰到好处。翻译不是一部机器,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但翻译语言,也在传递情感和立场。温家宝总理在我们心中是温暖,关怀的,也是坚定和有原则的,张璐的声音、表情所传递的信息一直随着总理的发言而变化着。欣赏完这次的报告,我开始喜欢并崇拜上这位才貌双全的高翻。
今晚报告的主角——我们的温总理,我更是要隆重介绍:温家宝,男,汉族,1942年9月生,天津市人,1965年4月入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构造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程师。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先后担任过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这次的报告会在总理的一段开场陈述中拉开序幕,总理回答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澄清被指责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态度傲慢的问题,关于外企,香港,台湾,贸易保护,中美关系,民生等问题。因为我是主修英语嘛,
对外企和中美关系这种问题也是比较关注一些,而且去年中国逮捕力拓公司4名员工,再加上谷歌退出中国市场,使得外国企业抱怨说目前中国的外商投资环境不如以前这么友好的问题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不过,温总理的回答让我安心:“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欢迎外国企业到中国依法经营,我们要大力引进外资”台湾香港问题一直都是热点问题。就我看来,香港问题还好些,无论怎样,明里暗里都是我们中国内部的发展问题。而台湾问题却一直让我们揪心。由于各种各样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使得台湾一直游离在中国的怀抱之外。台湾联合报的记者询问了有关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问题,总理先声明平等协商,互利双赢,彼此照顾对方的关切的三个原则,表明立场,而后声明让利的相关事宜,同时,总理又提到了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画在他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他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总理真切的希望两幅画能早日合成一幅画。以此故事,表达了总理期待台湾回归的强烈愿望。报告会中,有一位记者问到中国崛起的问题,说到国际社会期待中国在应对全球挑战以及政治、安全、经济等领域的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并且问到,中国是否有这个能力以及意愿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的作用?温家宝的回答极具幽默,也让我们看到总理严肃而又不失风趣的一面,他说:你的问题问得还是比较平和的。实际上现在在舆论上,已经出现了“中国傲慢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必胜论”的观点。明明是一个很尖酸刻薄命题,温总理半开玩笑的言谈,让我们轻松许多。最后,总理表明态度:中国的发展不会影响任何国家,中国不发达的时候不称霸,中国即使发达了,也不称霸,永远不称霸!最后谈到农民工问题是温总理语重心长的说: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社会公平主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谈到农民工问题时,温总理认为:公平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我们现在的社会还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收入分配不公,司法不公,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总理曾经讲过,一个正确的经济学同高尚的伦理学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都要更多的关注穷人,关注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在我们的社会中海占绝大多数。我们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主义。同时,能使每一个人也有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机遇。中国的现代化绝不仅仅指经济的发达,它还包括社会的公平,正义和道德的力量,这一段语重心长的话鼓舞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农民工朋友们。整个报告会中,总理耐心细致的解答每一个问题,显得游刃有余,不卑不亢,既体现了中国这个大国的风采,又让人信服,这也正体现了温总理的个人魅力。怪不得报告会过
后,各国媒体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例如:国际在线消息称中国总理温家宝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香港引发热议。舆论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具有鲜明特色,最为突出的是忧患意识增强,改善民生加重。 香港《文汇报》的社评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出现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和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提法。这说明,凡是对发展香港经济有利的事,中央都会大力支持。《大公报》的社评认为,去年中国经济在逆境中翻身,人民收入大升,就业形势稳定,确属难能可贵。《星岛日报》在社评中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今年增长目标定为8%,反映中央的目标在于巩固和优化产业,而不是强调发展速度,这个决定不但回应内地产能过剩和经济过热的忧虑,相信也较能对应国际形势的变化。
温总理的语文功底十分深厚,从今晚的报告会上总理对古语的信手拈来就可以看出。也许,你并不知道,总理还写过一首小诗,寓意深远,名为星空: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总理上台后经历了太多太多?非典,雪灾,地震?但是,无论是什么灾难,他总是冲锋向前,让我们相信,相信再大的困难也打倒不了我们的。温家宝总理非常的辛苦,他爱戴人民,想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急群众之所急,同时,他也是一位贫民总理,美国杂志对总理的评价很高,同时也是建国以来和周总理评价最高的.爱民如子,体恤民情,没有官架子,他真的是人民的好总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