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本会计练习题1-8章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带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车间以外部门劳务供应量 费用分配率 甲产品 基本生产成本 乙产品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小计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分配金额合计 项目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带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供应劳务数量 费用分配率 供水车间 辅助车间内部 供电车间 小计 基本生产车间 甲产品 乙产品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小计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 合计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供水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供水车间 交互分配 供电 合计 供电车间 合计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 对外分配 供水 供电 合计 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入合计 辅助车间以外的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
项目 辅助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 供水车间 供电车间 小计 甲产品 乙产品 供水车间 供水数量 分配金额 供电车间 供电数量 分配金额 小计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合计 待分配费用 分配转入费用 实际成本 成本差异 (二)企业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甲产品实际消耗生产工人工时2 000小时,乙产品实际消耗生产工人工时800小时,丙产品实际消耗生产工人工时1 200小时,该车间本与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为64 000元。
要求: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计算分配各种产品制造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三)企业生产车间本月生产A、B、C三种产品,共发生制造费用64 600元,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3 600元,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2 000元,C产品生产工人工资2 400元。 要求:采用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分配各产品制造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四)企业第一生产车间本月共发生制造费用51 820元,其中折旧费为26 880元,其他费用为24 940元。该车间共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机器工时300小时,乙产品机器工时200小时,甲产品生产工时2 5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1 800小时。
要求:采用联合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并编制会计分录
制造费用分配表 产品名称 甲产品 乙产品 合计 折旧费 机器工时 分配率 分配金额 生产工时 其他费用 分配率 分配金额 制造费用 (五)企业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360 000元,各种产品全年定额工时为400 000小时。12月份甲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为26 000小时,乙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为11 000小时。年末核算时,该车间全年共发生制造费用378 000元,1-11月份按计划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甲产品为244 800元,以产品为107 100元。
要求:采用计划分配率法分配制造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第七章 生产损失的核算
一、单选题
1.下列个项目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科目核算内容的是()
A修复废品人员工资B修复废品使用材料C不可修复的报废损失D产品“三包”损失 2.计算出来的废品净损失分配转出时,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有() A“废品损失”B“生产成本”C“管理费用”D“制造费用” 3.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非正常停工损失应计入() A营业外收入B营业外支出C管理费用D制造费用 4.企业在核算废品损失时,一般是指()
A辅助生产车间的废品损失B基本生产车间的废品损失C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废品损失D产品销售后发生的废品损失 5.产品的三包损失,应记入()
A废品损失B管理费用C制造费用D销售费用
6.对于季节性停工企业在停工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应计入()
A停工损失B管理费用C营业外支出D制造费用 7.企业发生的废品净损失应计入()
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生产成本D营业外支出
8.产品入库后,由于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应计入() 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生产成本D营业外支出 9.在下列各项目中,属于废品损失的项目是()
A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D自然灾害造成的产成品损失 三、判断题
1.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后可以使用的产品() 2.对于产品三包损失,也应作为废品损失处理()
3.非季节性停工损失,应列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当中() 4.不可修复的废品只是指不能修复的废品()
5.废品损失还包括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0 6.废品损失包括产成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当造成的损失()
7.废品损失包括实行包退、包换、包修的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废品时所发生的一切损失() 8.季节性和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应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中() 9.凡技术上能够修复的废品均为可修复废品() 四、计算题
(一)企业本月投产甲产品180间,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30间,该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合格品与废品的全部费用为:直接材料4 500元,直接人工2 224元,制造费用5 560元。废品回收残料110元。直接材料与生产开始一次投入,因此直接材料费按合格品的数量(150件)、废品数量(30件)的数量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生产工时为:合格品2 360小时,废品420小时。应向某过失人索取赔款200元。 要求: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并进行账务处理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项目 费用总额 费用分配率 废品成本 减:残值 废品报废损失 数量 直接材料 生产工时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二)企业生产的以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4间,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废品的生产成本。其直接材料费用定额为50元,已完成的定额工时为10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直接工资1.2元,制造费用1.4元,回收残料15元。 要求:填制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项目 单件小时费用定额 废品定格成本 减:残值 废品净损失 直接材料 定额工时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第八章 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核算
一、单选题
1.采用月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时,若原材料不是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的,而是随生产进度陆续投入,但在每道工序是一次投入的,原材料消耗定额第一道工序为30千克,第二道工序为60千克,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为() A 67% B 22% C 100% D 97%
2.企业生产产品经过2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约为() A 68% B 69% C 70% D 71%
3.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 A在产品的数量B在产品的完工程度C完工产品的数量D废品的数量
4.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其在产品成本的计算通常采用()
A定额成本法B定额比例法C原材料费用法D约定产量法
5.当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其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可采用()
A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B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C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比例法D在产品按锁好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6.在产品采用定额成本计价法计算时,其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之间的差异应计入() A在产品成本B营业外支出C完工产品成本D期间费用
7.当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但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其在产品成本的计算可采用()
A固定成本计价法B按所耗材料费用计价法C约当产量比例法D定额成本计价法 8.通过对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然后将其转入() A库存商品B原材料C生产成本D主营业务成本 三、判断题
1.当企业完工产品入库时,所做的会计分录是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
2.广义在产品包括正在加工中的产品和加工告一段落留存半成品库和以后各步骤的半成品() 3.对于盘盈的在产品,应于批准后,冲减“制造费用“科目()
4.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约当产量法只适用于工资和其他加工费用的分配,不适用于原材料费用分配()
5.当企业的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时,可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在产品的成本()
6.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时,各种费用应采用相同的分配标准() 7.在产品按其所好原材料费用计价时,在产品所耗其他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8.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时,都应按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数量比例分配他们的原材料费用() 四、计算题
(一)企业生产甲产品,本月完工32台,月末在产品16台,原材料于生产开始一次投入,期初在产品成本为:直接材料6 800元,直接人工5 600元,制造费用4 800元。本月发生费用为:直接材料70 000元,直接人工32 000元,制造费用21 200元。在产品完工程度估计为50%
要求:采用月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