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化幼儿园美术教育研究

生活化幼儿园美术教育研究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21:06:40

画展、亲子手工制作、民间工艺坊、亲职美术教育、亲子家庭画报、亲子时装秀等,这些活动不仅陶冶了孩子们的审美情感,更让大家感受到人间浓浓亲情。

例:大班亲子活动《蔬果创意拼盘》。活动前,贴出班级海报,向家长宣传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及要求;接着家长与幼儿积极互动,进行美术设计,准备各种食材;活动中大家想方设法,运用色彩艳丽、形态各异的蔬果进行艺术造型:有可爱的小金鱼、逗人的小娃娃、神奇的宝莲灯,还有《母子同心迎十六运》、《美丽的濠河畔》等,真是想象奇特、构思精巧。

开展亲子美术活动,要特别关注多维互动: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幼儿与家长,三者积极有效的互动,是活动成功的关键。活动中幼儿是主体,是活动的承载者。家长既是活动的承载者,也是以幼儿为对象的传递者。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指导对象包括幼儿、家长。既要指导家长做一个有效的传递者,将教师传出的较复杂信息分析整合,选取一部分简单信息让孩子选择,然后分工合作;也要指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主动和家长老师互动,在互动中获得语言、审美、合作、向他人学习等能力的发展。互动的形式是多样的,除上述形式外,还存在家庭互动、小组互动、班级互动等。多样的互动开阔了眼界和思路,激发了多样的审美情趣,促进了亲子情感的发展,提高了家长的美术素养。

(三)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环境创设与审美培养研究 (1)生活环境教育化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发展是在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在课题实施中,我们注重生活环境与审美教育融合,让幼儿在互动融合的环境教育中变得充满灵气,让他们的双手在共同创造的过程中变得能干灵巧,让他们的心灵在感受体验之后变得更加美好。

在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的环境中,我们力求形象造型可爱、内容有情趣,符合幼儿的审美趣味。窗台上展示着一些孩子们带来的花草宝贝、奇异岩石、彩色贝壳、可爱小动物、植物迷宫等自然景观;盥洗室里张贴着值日生创作的温馨提示:宝宝多喝水、洗手流动水、小便不要熬、大家排好队等;寝室里悬挂着老师设计的大幅儿童画《睡吧,宝贝》;在班级主题墙设置中,我们更多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收集、整理各种资料,让他们主动动手动脑,

大胆创设,营造丰富多彩的主题墙饰:《香香的花生》、《海宝精灵》、《多彩的秋天》等,当孩子们看到自己创造的艺术成果展现到环境中,他们由衷地体验到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增添了自信心!在环境与教育的互动中,两者互为一体又互相促进,环境不是摆设,而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

(2)节日氛围艺术化

节日活动中的美无处不在:热烈、喜庆的节日活动环境,丰富多彩、造型各异的节日饰品,形式多样的节日活动无不给幼儿以美的熏陶和感染。创设与节日相适应的环境,让幼儿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感受不同节日的特点、文化魅力,体验不同节日的艺术美。每逢节日前后,我们便围绕节日活动布置相关的主题墙饰,发动孩子们收集和共同制作节日饰品,利用各种制作、绘画的作品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

例:圣诞节来临前夕,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提出:“今年的圣诞节怎么过?”“为什么我们教室里还没有圣诞树呀?”由此老师在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确定了活动方案:一、制作圣诞礼物、饰品;二、布置圣诞的活动环境;三、亲子制作圣诞礼服;四、举行圣诞party。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非常投入,圣诞树上的礼物怎么悬挂,彩带、铃铛怎么布置,雪花片怎么贴,他们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圣诞晚会当天,孩子们的热情达到了高潮,他们在充满圣诞节日的氛围里,穿上精心制作的圣诞礼服,迎接圣诞老人的到来。

节日氛围艺术化,孩子们亲历节日现场,亲自动手创设美好的环境,对节日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印象,获得更多节日活动的深刻体验,在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同时更增添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3)区域环境趣味化

游戏是儿童的生活。幼儿喜欢在适宜的游戏环境里从事愉快的活动,通过有趣的“工作”来塑造自己的精神,使自己的生命力得到表现和满足。因此,我们注重区域游戏趣味化,为幼儿提供一个精心设计、丰富的、开放的、可操作的、充满趣味的环境,孩子们在区域环境里,自然而然地投入到自己想象的世界,自主游戏,自由创造。

例:《小小点心师》区域中,幼儿通过真材实料进行创意蛋糕的设计、制作,或将各种饼干进行造型设计、拼盘。《蜗牛爬爬爬》区域中,幼儿利用一次性纸

杯、彩泥、种子、彩色皱纹纸球而创造的。《小味王》区域中,幼儿边品尝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边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面部表情变化,用人物写生的方式突出表情的变化。《水果拼拼乐》区域中,幼儿运用各种水果的整体、切面、切片等自身色彩造型特性拼成的金鱼、项链、花等让人赏心悦目。孩子们在区域中自由玩耍、尽情体验、大胆表现。通过多种美术区域活动,孩子们多通道地接触美、创造美。

(4)教育情境游戏化

“幼儿的心灵,如果种植在肥沃的土壤之中, 它们就会非常自然地生长起来。”“肥沃的土壤”是指适宜的环境和令人愉悦的学习情境。艺术的种子需要适宜的土壤才能发芽,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说:“人才的最高层次是高尚的审美情趣、道德观念和创造精神的一体化。”“情境教学由于本身具有的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巧妙地把儿童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平衡、协同大脑两半球的相互作用。” 创设游戏化的教育情境,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美术、参与活动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欢快的游戏中,体验乐趣。

例:在《老鼠嫁女》活动中,老师先让幼儿进行表演游戏:帅气的新郎、羞涩的新娘、大红的花轿、丰富的彩礼、动感的音乐??好一个热闹、喜庆的婚礼。接着出示幼儿收集的各种材料:蛋壳、毛线、彩泥、豆子、包装纸、碎布条、废旧纸盒??引导幼儿制作出各种造型独特的作品:蛋壳贴上粉红色耳朵,叶子小尾巴,呵!多可爱的小老鼠;牛奶盒包上大红彩纸,贴上喜字,感觉挺喜气;小木屋上挂上红窗帘,真是不错的新房??

(四)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应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在美术教育中应遵循评价的方向性、发展性、延迟判断这三大原则,不仅要对美术作品本身作出评价,还要关注幼儿活动时的态度、习惯、毅力、注意力、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教师不再扮演“裁判者”的角色,而是分享者、引导者、欣赏者的角色。选择评价途径,慎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对孩子的点滴进步与创造给与充分肯定和支持,促进幼儿技能、情感、身心和谐发展。

1.聆听童声——解读作品

瑞吉欧教育有一首最有代表性的诗歌《儿童的一百种语言》,鼓励儿童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表达。在艺术创作中,幼儿的美术更是个性的表现。因为幼儿美术作品来自于独特的幼儿个体,来自于个体的生活经验,来自于个体对绘画本身和绘画主题的理解,来自于个体创作时的心理状态,来自于个体表达某种需求的愿望。它是幼儿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和动态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与幼儿个体紧密联系。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解读是幼儿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过程,更是家长、老师了解幼儿的心理及其发展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良好发展的过程和依据。

在回归生活的幼儿美术教育评价中,我们更新观念,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倾听并与之对话,获得对童心的真正解读,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告知孩子:“你应该怎样做”,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心平气和地倾听孩子:你为什么这样做?你是怎么想的?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只有这样,才会以欣赏的眼光、鼓励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作品,评价孩子在美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观想象的色彩、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随意的空间安排、令人啼笑皆非的人物形象,使得幼儿的美术作品显示出稚拙的情趣和成人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一条弯弯扭扭的曲线是“小花蛇游来了”;一个倒挂的三角是“小树站在路边,被汽车撞倒了”;一个张大的嘴巴则是“橘子酸到牙缝了”;一群挤作一团的小螃蟹是“它们在跳圆圈舞” ??诗意的语言、纯真的童心。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关注幼儿的个性创作,用心体会幼儿的艺术作品,真正解读幼儿的心灵。

例:大班艺术插花《花的乐队》,拮取生活中最常见的花卉,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鲜花,窗台上、橱柜上、桌上到处摆满了鲜花,孩子们置身于一个花的世界,爱美之心溢于言表;其次,教师精心制作一个美丽的插花——《花的乐队》,小青蛙用牵牛花做喇叭,组成花的乐队,吹奏起动听的夜曲,献给月亮、池塘??整个作品构成一幅动人的图画,给孩子们视觉上形成强烈的美感,充满美好、温馨的意境,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快乐;然后在优美的“小夜曲”音乐声中引导幼儿:“小青蛙用牵牛花做喇叭,组成了花的乐队,小朋友带来的花儿象什么?可以给谁做什么呢?”孩子们想象的翅膀展开了,创造的激情迸发了,制作了许多充满童趣的插花作品:造型可爱的“小狗嘟嘟”、清新自然的“小花

搜索更多关于: 生活化幼儿园美术教育研究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画展、亲子手工制作、民间工艺坊、亲职美术教育、亲子家庭画报、亲子时装秀等,这些活动不仅陶冶了孩子们的审美情感,更让大家感受到人间浓浓亲情。 例:大班亲子活动《蔬果创意拼盘》。活动前,贴出班级海报,向家长宣传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及要求;接着家长与幼儿积极互动,进行美术设计,准备各种食材;活动中大家想方设法,运用色彩艳丽、形态各异的蔬果进行艺术造型:有可爱的小金鱼、逗人的小娃娃、神奇的宝莲灯,还有《母子同心迎十六运》、《美丽的濠河畔》等,真是想象奇特、构思精巧。 开展亲子美术活动,要特别关注多维互动: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幼儿与家长,三者积极有效的互动,是活动成功的关键。活动中幼儿是主体,是活动的承载者。家长既是活动的承载者,也是以幼儿为对象的传递者。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指导对象包括幼儿、家长。既要指导家长做一个有效的传递者,将教师传出的较复杂信息分析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