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刑法犯罪构成特点论文 docx

刑法犯罪构成特点论文 docx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4:39:48

摘要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是在学习借鉴原苏联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成果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刑事法制科学经验基础上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对于中国刑法学术研究和司法实践都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同样能够反映定罪过程,兼容出罪功能,只是在思考逻辑上与德日刑法学犯罪论体系有所区别。 近来主张彻底否定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转而全面移植德日刑法学犯罪论体系的移植论缺乏严谨性和务实性。 关键词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德日刑法学移植论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作为犯罪判断与证成的思维作业模式,乃是整个刑法学体系的基石,并为近代刑事法治文明的支柱。 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在过去团年间,不仅作为中国刑法学术研究的基础平台,产生了深远的理论价值,而且成为中国刑事司法实践的操作指南,发挥了积极的实践意义。 但是,近年来,这一理论体系备受争议,甚至饱受责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而引发了笔者对其命运的密切关注和严肃思考。 一、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和内容关于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主体架构和基本内容,遵循中国刑法学界的主流共识,大体可以简要归结为以下三点第一,关于犯罪构成的概念。 中国刑法学关于犯罪构成的通行定义是犯罪构成是刑法所规定的,体现和决定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需的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整体。 根据这一经典定义,犯罪构成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其一,犯罪构成具有法律实定性犯罪构成是刑法所规定的,包括刑法总则和分则的结合

规定。 因此,犯罪构成乃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坚实保障。 其二,犯罪构成具有价值承载性犯罪构成体现和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各个犯罪构成要件本质上都是对犯罪社会危害性的不同侧面的表达。 因此,犯罪构成乃是犯罪本质的构成系统。 第三,犯罪构成具有有机统一性犯罪构成是由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的统一整体。 因此,犯罪构成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基本原则的忠实体现。 第二,关于犯罪构成的框架。 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在整体格局上表现为两大块四要件祸合式的结构。 两大块就是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将犯罪构成整体上划分为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两个板块。 四要件就是对两大块进行二次析分之后形成犯罪构成的四大基本元素即四大构成要件,依次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一个行为如欲认定其成立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上述犯罪构成的四大要件,缺失其中任何一个要件,都不可能成立犯罪。 第三,关于犯罪构成的意义。 一方面,从刑事法治建设角度而言,犯罪构成理论乃是刑事法治的支柱。 近代以来的刑事法治文明的标志性成果就是罪刑法定原则,犯罪构成理论给罪刑法定原则提供了实质性的支撑和实体性的依托,因而成为刑事法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支柱。 另一方面,从刑法学科体系角度而言,犯罪构成乃是整个刑法学体系的基石,因为其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延伸犯罪构成以犯罪成立要素系统的形态对犯罪概念进行了实证解读,因而犯罪构成成为犯罪概念的延伸;其二,犯罪构成是犯罪本质的构成犯罪构成要件从主客

观不同侧面对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诊释,因而犯罪构成与实施犯罪相互表里也就成为犯罪本质的构成;其三,犯罪构成是刑事责任的根据启动刑事追究的前提和基础是行为符合犯罪构成,因而犯罪构成也成为刑事责任的根据。 可见,犯罪构成上接犯罪概念问题,下引刑事责任问题。 如是,以犯罪构成理论为基石,就形成了以罪一责一刑一条龙为基本秩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刑法学体系。 中国刑法学体系的逻辑运动秩序也就是首先,犯罪论研究罪的问题,以认定犯罪为核心任务;其次,刑事责任论研究责的问题,以确定刑事责任为核心任务;最后,刑罚论研究刑的问题,以决定刑罚为核心任务。 一言以蔽之,罪一责一刑乃是中国刑法学的研究逻辑,认定犯罪一确定责任一决定刑罚,乃是中国刑事司法的作业逻辑。 二、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当下所面临的挑战对于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批判和质疑的声音,并非今日始有,而是由来已久,并且愈演愈烈。 但是,这种声音在过去30年间并非一个调子的。 笔者认为,大体上可以以新旧世纪交替为界,分为以改造论为主旋律和以移植论为主旋律的两个不同时期。 所谓改造论,也可以称为改良论,盛行于上世纪80、90年代,其基本诉求是在维护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传统框架和格局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性的修正改造,其基本方法大多是对犯罪构成要件体系进行拆解重组或者置换位移。 作为改造论的成果,刑法学界提出了五花八门的所谓两要件说、三要件说和五要件说甚至新四要件说,令人目不暇接,但终成过眼烟百。 所谓移植论,实质上就是革新

论,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渐成气候。 随着中外刑法学术交流活动的日益勃兴,德日刑法学成果广泛传人中国并且迅速获得青睐,某些刑法学者主张以革故鼎新的立场彻底推翻以四要件为特征的苏联式传统体系,以直接拿来的方法全面移植以三阶层为特征的德日刑法学犯罪论体系,从而实现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所谓国际化的目标。 移植论的立论基础是对中国现行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彻底否定,其理由颇为纷繁,笔者认为根据其方法论整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第一,从历史学和价值学的角度移植论者认为,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是移植和拷贝前苏联刑法学成果的产物,而前苏联刑法学是在阶级斗争政治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纯粹意识形态的产物,缺乏基本的学术质量,已被实践证明所弃用,因此当代中国刑法学应当彻底去苏俄化转而融人世界刑事法治文明的主流。 德日刑法学乃是近代世界刑法学的中心,德日刑法学犯罪论体系被公认为当代世界最为精美最为填密的犯罪论体系,在大陆法系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就决定了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体系追随德日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撇开意识形态色彩不论,单纯就成文法传统、法官职权主义和演绎思维模式这三个基本文化特质而言,包括中国和苏俄在内的社会主义法系广义上都可以归人大陆法国家谱系,中国在法律文化、司法体制、诉讼模式等方面与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具有亲缘性,而且上个世纪前半叶民国时期的中国刑法学即是完全移植了德日刑法学知识体系,今日中国台湾地区刑法学沿袭了以德日为师的民国刑法学传统,可见德日刑法学成果植人中国刑法文化土壤并不

搜索更多关于: 刑法犯罪构成特点论文 docx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摘要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是在学习借鉴原苏联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成果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刑事法制科学经验基础上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对于中国刑法学术研究和司法实践都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同样能够反映定罪过程,兼容出罪功能,只是在思考逻辑上与德日刑法学犯罪论体系有所区别。 近来主张彻底否定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转而全面移植德日刑法学犯罪论体系的移植论缺乏严谨性和务实性。 关键词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德日刑法学移植论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作为犯罪判断与证成的思维作业模式,乃是整个刑法学体系的基石,并为近代刑事法治文明的支柱。 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在过去团年间,不仅作为中国刑法学术研究的基础平台,产生了深远的理论价值,而且成为中国刑事司法实践的操作指南,发挥了积极的实践意义。 但是,近年来,这一理论体系备受争议,甚至饱受责难,面临着严峻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