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东城一模理综试题及答案
入aL半水煤气,发生CO变换反应。测得不同温度(T1,T2)氢气的体积分数ψ(H2)与时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i.T1、T2的大小关系及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ii.请在上图中画出:其他条件相同时,起始充入0.5aL半水煤气,T2温度下氢气的体积分数ψ( H2)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步骤Ⅱ,用饱和Na2CO3溶液作吸收剂脱除CO2时,初期无明显现象,后期有固体析出。
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
a.吸收前:c(Na+)>c(CO32-)>c(OH-)>c(HCO3-) b.吸收初期:2c(CO3)+2 c(HCO3)+2c(H2CO3)=c(Na)
c.吸收全进程:c(Na)+c( H)=2c(CO3)+ c(HCO3-)+ c(OH-)
②后期析出固体的成分及析出固体的原因
+
+
2--+2-
是___________。
③当吸收剂失效时,请写出一种可使其再生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27.(14分)以废旧锌锰电池初步处理分选出的
含锰废料(MnO2、MnOOH、MnO及少量Fe、Pb等)为原料制备高纯MnCl2·xH2O,实现锰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2+
资料a:Mn的金属活动性强于Fe;Mn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pH高于5.5时易被O2氧化。 资料b: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 mol·L-l (1)过程I的目的是浸出锰。经检验滤液1中含有的阳离子为Mn、Fe、Pb和H。
2+
3+
2+
+
①MnO2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②检验滤液1中只含Fe3+不含Fe2+的操作和现象是:取少量滤液1于试管中,滴入铁氰化钾溶液,无明显变化;另取少量滤液1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
③Fe3+由Fe2+转化而成,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a. 2Fe+Cl2= 2Fe+2Cl b.4Fe+O2+4H=4Fe+2H2O c.……
写出c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过程Ⅱ的目的是除铁。有如下两种方法: i.氨水法:将滤液1先稀释,再加适量10%的氨水,过滤。
ii.焙烧法:将滤液l浓缩得到的固体于290℃焙烧,冷却,取焙烧物…… 已知:焙烧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2FeCl3+3O2 △ 2Fe2O3+3Cl2,焙烧时MnCl2和
2+3+-
2++3+
PbCl2不发生变化。
①氨水法除铁时,溶液pH应控制在__________之间。
②补全ii中的操作:_________。
③两种方法比较,氨水法除铁的缺点是____________。
(3)过程Ⅲ的目的是除铅。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4)过程Ⅳ所得固体中的x的测定如下:取m1g样品,置于氮气氛围中加热至失去全部结晶水时,质量变为m2g。则x=________。 28.(14分)
资料显示“O2的氧化性随溶液pH的增大逐渐减弱”。某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KI与O2的反应.实验如下。
装置 烧杯中的液体 ①2 mL1 mol/LKl溶液+5滴淀粉 ②2 mL1 mol/LKl溶液+5滴淀粉+2 mL0.2 mol/L HCl ③2 mL1 mol/LKl溶液+5滴淀粉+2 mL0.2 mol/L KCl 现象(5分钟后)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蓝 无明显变化 ④2 mL1 mol/LKl溶液+5滴淀粉+2 mL0.2 mol/L CH3COOH 溶液变蓝,颜色较②浅 (1)实验②中生成I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实验③的目的是_________。 (3)实验④比②溶液颜色浅的原因是____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KI与O2的反应,用上表中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烧杯中的液体 ⑤2 mLpH=8.5混有KOH的1mol/L KI溶液+5滴淀粉 现象(5小时后) 溶液才略变蓝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