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提摩太前书查经资料
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樣。但願尊貴、榮耀歸與那不能朽壞、不能看見、永世的君王、獨一的神,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1:14-1:17
註釋:
(二)保羅蒙恩之後的改變,說明耶穌為罪人所顯明的忍耐、憐憫。 1:14-17
●「基督耶穌……拯救罪人」:大概引自當時的信條。在保羅書信中 「這話是可信的」大概就是引用當時 教會中常用的信條。
●「十分可佩服的」:應作「值得完全接受、接納、贊同的」 ●「罪魁」:「罪人中的首領」。
●「榜樣」:不僅僅是「例子」,而是「模範」、「典範」。 ●「不能看見」:指「人肉眼看不見」。
●「永世」的君王:「一段沒有開始與結束的漫長時間」。 ●「阿們」:希伯來文「真實」的意思。
◎在 1:14 中保羅提到他因為耶穌的恩典得到了信心與愛心,這很可能 是保羅自認自己以前當法利賽人時,一樣有天國的盼望,但是沒有 正確的信仰,也沒有上帝賞賜的愛心。
◎神怎樣用恩典與憐憫對待保羅,也會怎樣善待我們,這是一件何等的 美好的事。 經文:
我兒提摩太啊,我照從前指著你的預言,將這命令交託你,叫你因此可以打那美好的仗。常存信心和無虧的良心。有人丟棄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壞了一般。其中有許米乃和亞歷山大;我已經把他們交給撒但,使他們受責罰就不再謗瀆了。 1:18-1:20
註釋:
二、保羅委託並鼓勵提摩太:竭力事奉、抵擋異端 1:18-20
●「從前指著你的預言」:大概與提摩太蒙召作神工人有關 ( 徒 16:1-40 )。 ●「命令」:指 1:3 提及的囑咐。
●「交託」:好好地保存及傳達下去的意思。
●「因此」:應作「因這預言」;這預言無疑激發提摩太侍奉的信心和熱情。 ●「可以打那美好的仗」:尤指與異端對抗一事。 ●「無虧的」:「好的」、「有益的」。
●「丟棄」:帶有「粗暴和故意地拒絕」之意思。 ●「真道」:指「基督教信仰」。
●「船破壞了」:「遭遇船難」的意思。
●「許米乃」:見 提後 2:17-18 。
●「亞歷山大」:可能是 提後 4:14 所載大肆攻擊保羅的銅匠,或是 徒 19:33 提到的猶太人。
●「已經交給撒旦」:過去時態,指「驅逐出教會」。 ◎在此「健全的良心」被當成是很重要的一個素質。 經文:
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地度日。 2:1-2:2
註釋:
肆、禱告與崇拜中的男女次序 ( 2:1-15 )
○這一整段雖然沒有明說,但學者都認為是跟「公眾崇拜」的場合有關,而 不是指私下的敬拜活動。 一、論禱告 2:1-7
● 2:1 ,開始有「所以」的字,可見與前述假教訓有關。可能這群假教師 鼓吹反政府、反君王的例子,或者,禱告事情上顯得自私,只顧自己的 利益,漠視他人的需要,所以保羅才因時制宜,做出如此的教導。
(一)保羅教導提摩太要為萬人、掌權者代禱,使得信徒可以平安度日。 2:1-2
●「第一」:指「最重要」。
●「萬人」:「所有人」、「每一個人」。 ●「懇求」:指「迫切向神祈求的禱告」。 ●「禱告」:「一般的禱告」。 ●「祝謝」:「感恩」、「謝恩」。
●「君王」:原文是複數型式,泛指目前及以後所有的君王。當時的 羅馬皇帝是暴君尼祿。
●「敬虔」:「從心底裡對神或人的尊敬」。 ●「端正」:「莊嚴」、「純潔」。
◎禱告不是只針對自己的需要,也需要顧慮他人。正如 林前 14:4 所提的,方言是造就自己,信徒應該多求造就教會的恩賜。
◎即使處於暴君底下,保羅還是要求百姓要為君王與統治者禱告。 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反省的。 經文:
這是好的,在神我們救主面前可蒙悅納。他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他捨自己作萬人的贖價,到了時候,這事必證明出來。我為此奉派作傳道的,作使徒,作外邦人的師傅,教導他們相信,學習真道。我說的是真話,並不是謊言。 2:3-2:7
註釋:
(二)為所有人禱告的基礎是在於宇宙間只有一位神、一位中保,而中保耶穌 是為了所有人捨己,基督徒也是為了這個「救贖萬人」的事工受差派。 2:3-7
●「願意」:「喜歡」、「想要」。這裡指的應該是「樂見」、「喜歡 」的意思,而不是「決定」。
●「明白真道」:直譯為「進入真理之理解中」。 ●「中保」:原意是「仲裁者」、「調停者」。
●「一位中保……耶穌」:有可能針對諾斯底主義對連串神靈的看法。
●「只有一位神、一位中保」:在以弗所多神信仰中,強調一神論是非 常重要的。
●「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此句原只有三個字,即「人」、「基督」 及「耶穌」,而「人」與「耶穌基督」是 等位的,此處強調中保的人性。
●「捨」:指過去不定時態,指一件發生於基督被釘十字架時之事實。 ●「必證明出來」:譯作「就證明出來了」較合文意。指耶穌那捨己成 為贖價的事件,已「證明」神是切切實實地進行拯 救萬人的工作,以實現祂那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 道的意願。 ●「奉派」:「被設立」。
●「師傅」:即「教師」,強調教導真理的工作。
◎「為萬人與君王禱告」是美好的,且是有「神的心意」為基礎,正如 2:4 節所言:「他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所以基督信仰不是 一個自私的信仰,不但追求自己的福樂,也要追求眾人的福樂。
☆諾斯底主義
●新約書信中,各種證據顯示保羅所遭遇的異端那可能是第一世紀雛型 的諾斯底主義(知識主義)與猶太教的律法主義混合的學說。
1.知識主義
●知識主義以物質為邪惡,認為人要藉著神祕的知識尋求拯救,脫 離物質世界,返回靈界的圓滿境域。
●保羅使用了他們的術語如「智慧」、「奧祕」、「豐富」,卻是 藉以闡明正統的基督教信仰,並暴露異端的錯謬。
2.猶太教的律法主義
●另外,其中混雜的猶太教因素,如對割禮、飲食、節期等規條的 執著,也被保羅一一駁斥。由於此異端混淆了基督教的教義,貶 低基督的位格(參 2:8 ),保羅在剖析異端的過程中,帶我們 回到教會原始的傳統信仰中,重新認明我們信仰的根基。
● 西 1:15-20 著名的基督論就是針對異端的背景而抒發的。這種 異端認為:耶穌可能是幻影,或是認為耶穌只是凡人!
3.導致的行為偏差:認為靈是好的,肉體是不好的。
●禁欲路線:認為肉體是不好的,所以應該克制肉體的慾望。 ●縱欲路線:認為靈肉是分開的,不好的肉體不會影響心靈的超越 ,因此可以放縱肉體的慾望。 ☆關於福音書中禱告的教訓,請參照 太 6:5-15 經文:
我願男人無忿怒,無爭論(或譯:疑惑),舉起聖潔的手,隨處禱告﹔ 2:8-2:8
註釋:
二、論男女應有的表現 2:8-15
☆ 此段的經文,有幾個問題必須清楚:
第一,「女人」是指一般女人,還是已婚婦女? 第二,「轄管」此字在新約只用一次,意思為何? 第三,保羅引用創造男女的次序,用意為何?
第四, 2:15 「在生產上得救」,甚麼意思?何謂「得救」?
解釋此段經文,務必顧及上下文、歷史背景、整個教牧書信的提示,甚至其 他保羅對女性的事奉的經文。
● 此段之前,有「所以」一字沒有被和合本翻譯出來。
(一)男人在各地方聚會,「隨處」禱告,應與人相和,並手潔心清。 2:8 ●「男人」:為複數型態。
●「聖潔的手」:象徵一個信徒應有的,不為罪惡所困的的禱告生活。 經文:
又願女人廉恥、自守,以正派衣裳為妝飾,不以編髮、黃金、珍珠,和貴價的衣裳為妝飾,只要有善行,這才與自稱是敬神的女人相宜。 2:9-2:10
註釋:
(二)女人衣著應正派,應注重個人的德行勝於外表的修飾。 2:9-10 ○此「女人」是指為人妻子的理由:
2:15 「生產上得救」, 2:13,14 又說亞當、夏娃的例子, 弗 5:22 同樣用此字形容丈夫與妻子,並且此段與 彼前 3:1-6 措辭相近,其內 容也是涉及丈夫與妻子的關係。 ○此「女人」是指一般女人的理由:
以弗所書與彼得前書,主題是「家庭規章」,而此處是指「教會的聚會 為背景」。此處的「女人」沒有冠詞,所以應該是一般女性。上文是對 男性的禱告教導,如果此處是指「妻子」,則男人便是丈夫了,禱告的 服事豈是限定已婚的人?一般來說,保羅論及丈夫與妻子都會提到彼此 順服的關係,與此處所涉及的其他事項不同。看 林前 7:1-40 ,我們 可以看到,處理完已婚的問題,接下來又處理未婚與寡婦等,可見保羅 的習慣,應是涵蓋全部。
●根據上面的理由,此處的「女人」,可能的狀況應該是,教會大部份應 該是已婚的婦女,或問題主要出現在已婚的婦女,保羅的教導主要對象 為此,但他也希望所有教會女信徒能知道他的教導。 ●「廉恥」:「樸實」。
●「自守」:「自制」,指在良好的決斷力及善於自我克制下而產生的嫻 淑溫柔的表現。
●「正派」「妝飾」原文同一字根:「合宜的」意思,含有富秩序、即有 規律的意思。
●「編髮」:保羅所不悅的大概是當日婦女以絲帶、花結等編辮子的繁複 髮型。
●「善行」:複數型態,指信徒的一言一行,一舉手一投足,都應該有「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