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古风歌词
对于大段或者过长的歌曲诗词确实不好操作,而且还要估计到内容,不能为了押韵而写出莫名奇妙的东西就更难了。那么这个时候为什么不换韵呢?试想以拼凑压韵写出匪夷所思的句子的硬伤和换一个韵来避免生拗硬凑,到底哪个好一些?请记住较长的间奏或者主歌副歌之间,都是可以考虑换韵的所在。长的间奏会较短的淡化之前的韵,不突兀。主歌副歌之前也可能乐曲的感觉不同,比如副歌非常激昂,而主歌则是大战前的宁静,不同的意境选择不同但是可能更适合的韵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总之不要怕换韵,这是为了避免硬伤,也是累计一韵到底的功力的一个必要过程。前四点相比较而言属于比较知识性的关于押韵的问题,而后面的两点则是属于比较技巧性的。刚才说过不同的意境不同的韵效果不一,原因在于每一个发音的时候口形不同,称之为四呼,开口,齐口,合口,撮口。
无疑,想ang这样的发音就是开口了。不同的发音对应的口型不同,而齐口的yi比起开口的ang气势自然相差甚远。所以根据这点,加上每个人不同的写作习惯,也该也可以归纳出自己写作的时候什么类型的曲子用何种韵更好。当然我并不鼓励固定创作模式,因为一个韵下面的字毕竟是有限的,这样很容易造成故步自封的局面不容易突破而自己抄自己,但是有时候在特别的风格下选择相对合适的韵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最后一个就是真正来说诗词最难的了,就是不是每个句尾想用什么字就能用什么字啊!虽然韵部的字有限,但是很多字是用不上的,不可能用完韵部却还是没有韵压,这就是诗词的难度所
在了,并不是想写什么就可以随便写的,要注意美感啊意思啊。总结多年经验想到一个办法,可以称作借尸还魂。。所以借尸还魂就是替代调整的意思,不是喜爱的意思只能用喜爱这个词,还可以用钟情等等,汉字之所以博大精深就是因为同义词众多,比如下面这组,钟情,倾慕,爱恋,痴心等等,其实上面的词只是随便说的,意思都差不多,但是韵母却不一样。有时候写到最后,可能不在韵上,但是稍微调整试试同义词代替或许就可以有好的解决了。而在各种替代之后还是搞不定的话就只能加大借尸还魂的力度了,就是调整句子内部的词语顺序。随便写一句比如:落日斜阳射大雕。(随便写的大家无视其本身文采)但是需要押ang的韵,大雕似乎不太好替换了,但是这个句子还是有七个字,就是这七个字的顺序还可换,这可以说是把同义词替换的方法扩大,变为同义句子的改写,假如改为:“射雕落处是斜阳”就可以解决韵的问题。一个句子的好几个词都可以用同义词替代,而不论古汉还是现汉的语法都允许倒装,或者成分提前等活用的用法调整语序,这样就可以比较好的解决押韵押不到的问题了。随手举得例子可能不好,但是确实写作的时候替代的办法却是我自己很喜欢用的。这些是我能想到的所有包括从语言学的角度上解释押韵的,关于押韵的一些问题和心得,只是希望对在这方面有问题的朋友有所帮助。我的语言学学的并不是很好,如果有专业知识出错的地方,敬请指正以避免误人子弟,那么不但没能帮到别人,反增恶业,罪过便大了。其实这些问题都比较基础没什么高深的所在,只是希望能帮助到需要的人。
六、【修辞手法】
在歌词写作中,为了使语言更具表现力,词作经常采用一些特殊的修辞手法来修饰文字或语句,以加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练词,古人叫做“炼字”,锤炼的目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使语句表达更加完美,即不仅要求词语用得对,还要求词语用得好。词的锤炼是一个重要的功夫,因此对于歌词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周杰伦的歌词中,词语的锤炼有很明显的痕迹。如《千里之外》中的“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中的“拆”字用的就很巧妙,也很传神。很恰当的和整首词的语境想融合,而不显做作。
1、赋陈
赋陈是指开门见山,直接叙述或描写事物的写作手法。例如《青狐媚》、《琴师》、《风起天阑》。
火光凄厉地照亮夜 城破时天边正残月 那一眼你笑如昙花 转眼凋谢 血色的风把旗撕裂 城头的灯终于熄灭 看不到你头颅高悬
眼神轻蔑 焚成灰的蝴蝶 断了根的枝叶 挣脱眼眶前冻结的悲切 鲜血流过长街 耳畔杀罚不歇 守护的城阙大雨中呜咽 多年后史书书页 2、比喻
比喻是我们写文章时常用的修辞方法,歌词里也不例外。比喻有何作用?比喻可以使被描写的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人们的印象,用它来说明道理时,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便于人们理解。比喻这种修辞方法被广泛运用到了歌词之中,字里行间都流淌着对东方美学的直接阐释。
例如:大漠风沙淹没荒楼寂寞 鬼魅扑朔是情愫的序幕 情佳酿渗透入肌肤 3.转化
何为转化?转化也称为比拟,是在文字描写时,“转”变被描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