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班牙
西班牙
1.国旗:西班牙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旗面自上而下由红黄红三个平行长方形组成。中间黄色部分占旗面1/2,左侧绘有国徽。红、黄两色是西班牙人民深爱的传统色彩,象征着人民对祖国的一片赤胆忠心。西班牙于1785年使用了红、黄、红的旗帜挂在船上,成为西班牙的代表色。黄色部分偏左侧绘有西班牙国徽。分别代表组成西班牙的四个古老王国。 2.国歌:《皇家进行曲》 西班牙国歌最早源于18世纪卡洛斯三世时期的格拉纳达军队进行曲,皇家名称为《西班牙荣誉进行曲》,民间则称为《步兵进行曲》。王室曾多次组织音乐家谱写新歌,但无一能够超过这个曲子,于是这首有曲无词的国歌便延续下来,直至2007年年底,全国发起征集歌词的活动,确定了西班牙国歌歌词。但是这段歌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西班牙国歌的歌词问题还是被搁置了下来。
3.首都:马德里(西班牙语Madrid,西班牙最大城市,中央政府所在地),市区人口313万,都会区人口则约627.1万(2010年)。 4.地理范围:西班牙地处欧洲西南部,与葡萄牙共同分享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占伊比利亚半岛面积的5/6。西班牙位于北纬36度到44度、西经9度18分和东经3度19分之间,南北跨840公里,东西1000公里。国土面积为504750平方公里,西班牙人说他们的国家形状像一块熟牛皮。西班牙国土面积在欧洲仅次于俄罗斯、乌克兰和法国,居第四位,相当于欧洲总面积的二十分之一。西班牙的领土包括还地中海的巴利阿里群岛和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 西班牙陆路边境线为2013公里,其中与法国、安道尔边境线为720公里,与葡萄牙边境线为1292公里,与直布罗陀边境线为1公里。
5.气候:中部梅塞塔高原属大陆性气候;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南部和东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西北部较湿润,内陆和东南部较干燥。月平均气温从北到南:1月9.4-10.3℃;7月19.1-28.1℃。年降水量一般350-500毫米,山地高达1,500毫米。中部的马德里地区属于高原气候,夏季干热,冬季干冷。东北部的巴塞罗那地区则为最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常年气候温和湿润,夏季较炎热干燥,降水以冬季为主,一年能保证有250天以上的阳光。
6.地理位置:西班牙位于亚欧大陆的最西端,受地中海气候影响。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位于西班牙中部,40°25'N, 3°45'W。2003年马德里市人口约为3,093,000,市区人口在2002年约为4,791,000,大都市区(市区加上卫星城)人口在2003约为5,603,000。
7.美食:火腿:整根连蹄带骨的生火腿是西班牙最美味的美食特产,更是这个大男人主义风行的国家最强烈的象征图腾。西班牙人嗜吃生火腿,品级当然也相差很多,所谓的“火腿Jamón”(中文音译为 哈蒙)指的是后腿,“前腿Paletta”的肉少,肉质较硬。一般常见的
是“山火腿Jamón Serrano”,用一般的白猪腿腌过后风干制成,比较高级的山火腿经一年多的风干陈年,味道丰富相当好吃,西班牙的生火腿几乎全部只用粗盐调味,而且只是自然风干,少见熏火腿,非常简单自然。因连蹄带骨腌制,吃的时候必需用手工切下薄片,在塔巴酒吧里常有专人在吧台负责现切生火腿,虽然这些火腿都经过很久的陈年,但一切下来很快就会变干走味,所以一定是随叫随切。 上好的黑脚猪生火腿“Jamón Iberico”毫无争议的是全世界最美味的火腿,丰润肥美,若是碰上陈年的上等货几乎可以到入口即化的地步。 当然,享受美味是要付出代价的,最便宜的黑脚猪生火腿一公斤也要几十欧。不过,也没人真能吃下一公斤,在塞维拉叫半份这样的生火腿其实只要花20块钱。更何况,离了西班牙,即使花上几倍的价格也不见能买得到了。西班牙超市里面有包装好的散装火腿和现切的火腿出售。 8.斗牛:斗牛是西班牙的国粹,起源于1761年。它之所以经久不衰,让观众如痴如醉,不仅在于它需要高超的技艺,更在于它代表了西班牙的民族精神。 斗牛季节从每年的三月十九日\巴仑西亚的火节\开始到十月十二日的\沙拉哥沙的比拉尔祭\时结束,一般在礼拜天与假日举行,七八月份是欣赏斗牛表演的黄金时期。 斗牛所用的牛体重都在370-500公斤之间,是在很少见到人的环境中饲养的,一般需要4-6年。每场斗六头牛,每斗一条牛需20分钟左右。斗牛的整个过程是扣人心弦的,斗牛士必须以他的智慧和勇气战胜被红布激怒的蛮牛! 在西班牙的斗牛活动中,旁普罗纳镇举办的奔牛节是一个高潮。该项活动起始于1850年,在每年的7月6日至7月14日期间举行,每天一大早,成群的斗牛从栅栏中被放出,而大街上数以千计穿著旁普罗纳传统服装的年轻男人和观光客则冒着被牛只冲撞和踩踏的危险开始在牛群前拼命奔跑,要跑一公里长的路,一直跑到赛牛场才停止。下午,上午在街头狂奔的斗牛将与勇敢的斗牛士再次激战。尽管每年的奔牛节活动上都会有人受伤甚至丧命,但西班牙男人仍然乐此不疲。 9.凉汤:西班牙凉汤(Gazpacho) 在西班牙炎热的地区很常见,当地人夏天都喜欢喝凉汤,中国人可能不太习惯。它源于西班牙南部的安达鲁西亚,据说在哥伦布从新大陆带回番茄和辣椒前,这道汤只是利用隔夜面包、盐、橄榄油、大蒜、醋等做成。不过现在已经改进了,加入了各种新鲜的食材。蔬菜冷汤是最常见的一种,里面的食材有西红柿、青瓜、洋葱、大蒜头等。
10.朝圣路:在欧洲,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Santiago de Compostela)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是加西利亚自治区的首府,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西北部,多条大道汇聚于此,历史上是重要线路的交汇之处、如今交通也十分便利。圣地亚哥还是世界上仅次于耶路撒冷和罗马的第三大圣城,从遥远的中世纪直到今天,吸引了不计其数的虔诚信徒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沿着朝圣之路奔向终点圣地亚哥顶礼膜拜。如今该城仍然是西班牙最有魅力的城市之一。圣地亚哥朝圣之路最早于公园9世纪就已出现,因而
被称为欧洲最早的文化旅游指南。传说耶稣的得意门徒圣地亚哥在当时还十分偏僻的西班牙传教布道七年之后,回到了耶路撒冷并在那里殉教,他的弟子们把他的尸骨运回了他生前钟爱的西班牙埋葬,灵柩就放在圣地亚哥,实际上,这座城市也正是以圣地亚哥而得名。但随着阿拉伯人在西班牙长达800年的异教统治,圣地亚哥的墓地也被破坏埋没,所在之处再也无人知晓。直到公元9世纪初期,一个牧羊人凭借着天上星光的指引,终于发现了圣地亚哥的墓穴和遗骨,这座城市从此声名大噪,并在欧洲大陆广为流传,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一条长达800公里的道路,每年吸引着超过50万人次的朝圣者和旅游者踏上征途,最终成为了基督教的圣地之一。圣地亚哥朝圣之路1985年被正式确定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随后又被欧洲议会定为第一条欧洲文化旅行路线。
11.宗教:西班牙自从罗马人统治时期开始就确立了天主教国家的地位。公元八世纪至公元十二世纪的“再征服”战争(收复失地运动)将阿拉伯人赶出半岛之后,天主教完全控制了整个西班牙。中世纪西班牙 “宗教裁判所”横行整个欧洲,滥施酷刑,捕杀异端,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无不谈虎色变。欧洲宗教改革时期西班牙成为西欧各新教国家的眼中钉。十八世纪以后,教会和世俗力量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反教权运动日益高涨,教会势力逐渐衰败。但是,仍有百分之九十四的西班牙人信奉天主教,其余也有新教徒、犹太教徒和伊斯兰教徒。
12.宗教建筑:天主教:世界第三大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格拉纳达大教堂 都是哥特式建筑。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