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1101111110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也说说中

1101111110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也说说中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2 21:08:54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也说说中文 —— 浅谈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的渗透

俞鹏鹰

作为刚步入小学英语教坛的新老师,我非常有幸参加了几次新课程培训活动,并观看了几位优秀小学教师的英语示范课。结合上个学期自身的教学体会,有一点想法大胆在这里和大家讨论。粗漏之处请大家指正。

语言是一种工具,中国人学英语,更是把它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来运用。但是,中国人说自己的语言会觉得是文化的积淀,这是因为从呀呀学语到出口成章,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语言本身以外的内容,包括中国人做事的方式,中国人处世的态度,以及他们因这种方式和态度而形成的风俗习惯。Vise versa,这些语言本身以外的内容(我暂且称它为文化内涵吧)也同时丰富并充实了语言宝库。

那么,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尝试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以此提升学生对英语语言国度及世界各地文化内容的见地,并因此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本身。同时,我认为这种有意识的渗透对学生的本国文化认识深度和广度都有帮助。并希望通过这种融会教学能让学生丰富自我,在素质修养和语言行为的文明程度上都能有所提高。

但是,在英语课堂上,用小学生有限的英语词汇来理解文化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贫乏不代表他们思维能力的低下。特别是小学中高段的学生,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和对文化的追求是那么迫切。那么,就让我们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也说说中文吧!用中文来帮助学生对异域文化的理解,用中文来对待学生‘不务正业’的问题也无不可。

提到说中文是有原因的。在我所参观的所有教学活动中,英语课就必须是全英语,这似乎是不容质疑的法则。当然我举四肢赞成在英语课堂上尽量给学生一个完美的英语语境,尽量用身体语言来表达你的指令,用表情来传达你的意思,让学生的耳朵尽量接受英语的刺激。这的确毋庸质疑。我所提倡的在英语课堂上说说中文,与用英语授课不但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让学生在接受英语反复刺激的基础上,用中英文互动的方式来深入文化内涵点点滴滴的渗透,即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又让学生理解英语文化,乃至世界各地,包括中国文化,我想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很有启发的。

下面举几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例,供大家探讨: 一、关于hotdog

五年级课堂上,教完hotdog一词后,有英语程度较好的同学问:“为什么这个吃的东西 叫热的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猜测奇思妙想,各抒己见。因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此也有过疑问和好奇,特地上网查询过有关资料,于是师用中文为大家解释了hotdog的由来过程及美国饮食文化的大概。约耗时2分钟。学生无一不竖耳倾听。

二、关于French fries

五年级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分开教授了French和fries两个单词,于是有学生问:“那 和法国有什么关系?”于是师花2分钟时间用中文讲述了炸薯条的历史由来,并涉及了一些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学生神情专注,若有所获。

三、关于数字。

在上到PEP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culture部分中国和加拿大的幸运数字时,由于五年级 学生英语程度较好,教师同时教授了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不吉祥数字。于是有学生问:“为什么中国的不祥数字是4而西方国家是13?”此时马上有学生自己解答了关于“4”的疑惑,大家都认同。但关于“13”,同学们都无能为力(由此也可见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于是

师用中文讲述了13及其有关由来的一些西方宗教知识。本来讨论应到此结束,但忽然有学生提问:“那我们语文课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三也是有含义的呀?”学生隐约了解“三”的涵义,但都无法表达清楚。在学生如此迫切求知的情况下,教师于是干脆顺应学生的思路,帮学生解答中国文学中“三”和“九”的文化涵义,并和学生一起讨论。讨论共花去7分钟。学生在讨论与倾听过程中一直积极动脑,兴趣浓厚。

四、关于国家和国旗。

PEP教材第二册要求学生了解几个国家的名称及其国旗。其中包括美国、英国和澳大利 亚。在讲述UK时,教师在五年级教授了UK是United Kingdom的缩写,并讲解了其含义。于是有学生问:“为什么是联合王国呢?”于是师花2分钟时间用中英文讲解了英伦三岛及爱尔兰以及一些与此相关的粗浅的历史知识。学生在了解了英国的地理历史以外,有部分学生还学会了“England, Scotland, Wales”和 “Ireland”。四年级课堂上,在展示澳大利亚和英国国旗时,很快有学生发现了两者相似之处,于是问:“为什么Australia国旗左上角的图案是和England国旗一样的?”师于是让学生自己探讨。学生热情高涨,纷纷举手发言。最后师用中文讲述两国的历史关系。此次讨论用去3分钟。第二天下课时,有个别学生告诉我:“Miss Yu,我昨天看书发现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凡蒂冈······”

五、关于西餐礼仪。

师在教授完PEP教材上有关西餐礼仪的culture后,又用中文深入讲解了一些西餐餐点 和用餐习惯。如:用餐时刀叉交叉搁在盘中表示还没吃完,刀叉平行斜放在盘中表示用餐完毕等。并在课堂上示范刀叉的用法。有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回家后还把这些礼仪教给自己的父母。

六、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的介绍,Christmas Eve和Boxing Day的由来,以及其它学生迫切想了解的文化习俗,师在课堂上随时都可能用中文介绍渗透。

以上教学实例中大部分情况是由学生的好奇引发的,部分是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这说明了学生对语言本身以外的文化内容的渴望。从学生当时的反应及事后的反馈来看,确实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充实了学生内涵,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而且,就英语教学角度来看,短短几分钟的文化渗透,不仅没有影响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效率,反而加深了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及本国文化的了解。

以上见解论述也许并不严密周详,但确是我加入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后的深刻感受。愿与大家探讨。

1、 对格式的要求

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按每一万字左右分段检测。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都不会影响通过。系统的算法比较复杂,每次修改论文后再测可能会有第一次没测出的小段抄袭(经2 年实践经验证明,该小段不会超

过200 字,并且二次修

改后论文一般会大大降低抄袭率)

搜索更多关于: 1101111110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也说说中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也说说中文 —— 浅谈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的渗透 俞鹏鹰 作为刚步入小学英语教坛的新老师,我非常有幸参加了几次新课程培训活动,并观看了几位优秀小学教师的英语示范课。结合上个学期自身的教学体会,有一点想法大胆在这里和大家讨论。粗漏之处请大家指正。 语言是一种工具,中国人学英语,更是把它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来运用。但是,中国人说自己的语言会觉得是文化的积淀,这是因为从呀呀学语到出口成章,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语言本身以外的内容,包括中国人做事的方式,中国人处世的态度,以及他们因这种方式和态度而形成的风俗习惯。Vise versa,这些语言本身以外的内容(我暂且称它为文化内涵吧)也同时丰富并充实了语言宝库。 那么,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尝试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以此提升学生对英语语言国度及世界各地文化内容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