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
设用地增长迅速,广东城市建设可用地已被开发利用了94%。按照这种粗放发展模式,未来不久大多数大城市将无地可用。大力推进“三旧”改造可解决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制约发展的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走上土地节约集约之路。广东省是全国的土地改革试点,《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也赋予广东探索土地政策“先行先试”的权力。“三旧”改造通过土地盘整与改造,可以充分挖潜现有的低效存量土地,探索用地高效利用的科学发展道路。佛山应大胆创新加快“三旧”改造进程,成为广东集约节约用地试点城市,按照产业集聚、布局合理、用地集约的原则进行产业提升改造,推进建设用地集约化。
3.走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之路。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各大制造业城市都迫切地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佛山应立足于现有的制造业品牌,通过“三旧”改造为先进产业腾挪发展空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改善佛山产业配套能力和发展环境,引导佛山向产业结构高级化方向迈进,提升工业整体素质。
4.走上转变经济扩张方式,实现城市转型之路。推动城市转型、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客观需要。长期以来佛山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高投入、高能耗的发展方式,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高消耗、低产出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通过“三旧”改造,提高单位土地面积GDP产出率,由规
8
模扩张转变为内涵提高,优化调整城市布局,成为佛山的必然选择。
5.走上优化人居环境,改善城乡面貌之路。推动环境再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内在需要。同时,建设安居、康居、乐居的宜居城市是我省各大城市的发展目标。通过“三旧”改造,增加城市公共空间、公园绿化,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改善城乡面貌,创造宜居城乡环境。
六、“三旧”改造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与《佛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的协调
对于落在限制建设区范围内的改造项目,建议逐步迁出,如确有建设必要而安排城镇开发项目,应符合城镇整体和全局发展的要求,并应严格控制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开发强度,特别是占用一般农用地的,改造时需要达到农用地面积的平衡,还补农田面积。
2.与《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的协调
“三旧”改造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的新要求进行深化和完善,其用地布局与总体规划既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调整。在与《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不相冲突的情况下,“三旧”改造对市域设施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3.与《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协调
“三旧”改造与综合交通规划相冲突的一些隐患,主要采取以下
9
措施进行协调:改造地块如有交通道路穿过,必须留出交通通道;在交通复杂地段,改造地块需要增加停车位;对于祖庙片区、东平新城等商业、行政办公为主的改造地区,改造需要结合公共空间的建设,营造优美的步行环境,留出人流集聚和疏散的广场用地;对于居住区改造,要考虑区域内穿性,引导人流与公交系统的衔接,建设可步行的街区;对于佛山国家高级技术产业园、顺德科技工业园、南海科技工业园等生产区的改造,着重处理好与货运和客运交通的衔接关系。
4.与《佛山市区域绿地专项规划(2005-2020)》的协调
对包含在区域绿地内的改造项目,“三旧”改造规划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1)一级控制区内的“三旧”项目:在保持区内原有自然状态的前提下,改造项目必须是一级管制的区域绿地内允许的观光和考察设施,必须满足建筑密度低于0.5%,容积率低于0.01,建筑高度不得超过4米。
(2)二级控制区内的“三旧”项目:可以是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农户生活设施、生态农业研发的科研设施,以及少量的生态农业旅游服务设施,不允许其他的建设项目。属二级管制的区域绿地内允许存在的设施建筑密度应低于2%,容积率应低于0.04,建筑高度不得超过7米。
(3)三级控制区内的“三旧”项目:允许适度维护、保育、经营活动设施,以及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进行与其功能不相冲突的低强度开发建设,不允许其他的建设活动。三级管制的区域绿地内允许存
10
在的设施建筑密度以低于5%为宜,最高不得超过10%,容积率应低于0.20,建筑高度以不超过10米为宜,最高不得超过18米。
(4)另外对于不在区域绿地内但与之相邻的一些改造项目,通过限制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等措施减小对区域绿地的影响,保证与《佛山市区域绿地专项规划(2005-2020)》的协调。
七、“三旧”改造对建筑面积的内生需求预测
根据“三旧”改造对用地性质以及各类用地规模的规划,从中选择工业仓储用地、商业金融用地、教育科研用地等主要用于产业发展的用地,并参考各个行业单位面积的就业人口数,确定产业能够吸纳的就业人口总数。再通过不同产业的劳均建筑面积计算建筑总面积。
用地规模 (hm2) 2486 1187 14 26 24 613 3810 90 主要产业 就业密度 劳均建筑面积 (人/km2)(m2/人) 商业服务业 45000 20~26 公共服务业 22000 33 公共服务业 公共服务业 科技研发 休闲产业 制造业 制造业 22000 22000 5000 6000 3500 3500 17~21 17~21 17~21 17~21 42 42 商业金融业 文化娱乐用地 体育用地 医疗卫生用地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文物古迹用地 一类工业用地 二类工业用地 确定佛山五类产业的劳均建筑面积如上表所示。通过公式:建筑面积=用地规模×就业密度×劳均建筑面积。计算各类用地的建筑面
1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