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届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
文综地理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A. 2003年 B. 2008年 C. 2010年 D. 2012年 2. 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A. 基本稳定 B. 逐年增加 C. 先增后减 D. 整体趋减 【答案】1. B 2. C 【解析】
1. 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通过计算,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应为2008年,故B项正确。 2. 尽管上海市的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有升有降,但始终是机械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且两者之和大于0,即正增长,故其人口总量逐年增加。
在我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大背景下,各城市的高铁站建设也方兴未艾,而部分河运却日益衰落。2014年2月26日,中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和戈壁荒漠地区开通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汉江全长1 532千米,流域涉及6省市,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 兰州等大城市高铁车站远离主城区,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其主要原因是 A. 高铁站用地面积广,郊区地价较低,可大大降低成本 B. 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城市化步伐 C. 远离主城区,便于旅客集散 D. 位于城乡结合部方便居民出行
4. 近代以来,汉江航运不断萎缩,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新的运输方式的兴起并发展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②河流落差加大,水流湍急 ③水库、涵闸和桥梁等工程建设阻碍通航 ④船舶大型化使干流和下游的部分河段丧失通航能力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③ 【答案】3. B 4. D 【解析】试题分析:
3. 高铁站远离主城区可以减少对城区的交通干扰,但不便于旅客的集散;特大城市人口众多,城市占地规模大,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修建卫星城和发展新区是解决城市化问题的主要措施,因此特大城市高铁站一般远离主城区,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可吸引人口向此处迁移,减轻大城市压力,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城市化步伐。选B正确。
4. 水运相比陆上运输速度慢、灵活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随着新的运输方式,如高铁、高速公路等的兴起,速度快、机动灵活,逐渐发展成为主要运输方式,进而逐渐代替了水运;随着河流的综合开发,水库、涵闸和桥梁等工程建设也阻碍通航,是汉江航运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选C正确。 考点:
【名师点晴】本题组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建设及布局的影响。
注意题中是针对特大城市的,交通运输能促进城市的发展,所以很多交通线从城市的边缘经过,是为了使郊区城市化,这是主要原因。由于高铁站核心区域是受高铁站影响最为强烈和直接的区域,也是各个城市高铁站地区规划建设的焦点,交通的发展带动人口的迁移,进而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近年来,汉江航运不断萎缩的原因要从水运的劣势及其他交通运输的优势来分析:其他的运输方式更方便、
快捷,使得速度较慢的水运受到影响,人们会优先选择快速的交通运输方式;近年来该流域修建了水库、涵闸和桥梁等工程建设,这些工程设施阻碍通航;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塞航道,河道越来越浅,也能影响通航。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在南澳大利亚州沿海地区出现了一种“阳光+海水”的新颖农业生产方式。落日农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第一座利用聚光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运营的农场,夏季,农场温室的地面铺满了饱吸海水的硬纸板。下图为落日农场位置及其温室室内景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 落日农场选址于A处的最有利自然因素是 A. 气温 B. 降水 C. 光照 D. 土壤
6. 夏季,农场温室地面上铺满饱吸海水的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 ①抑制过高气温 ②增加湿度 ③提高肥力 ④增强光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7. “阳光+海水”的新颖农业生产方式相对传统农场模式的优势是
①利用海水淡化,农场布局更灵活 ②温控温室,全年都可种植,成本低③受自然灾害影响小,产量稳定 ④利用清洁的太阳能,对环境污染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5. C 6. A 7. D 【解析】
5. 根据材料提示,落日农场是世界上第一座利用聚光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运营的农场,需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海水资源,图中A是位于沿海的沙漠地区,降水量少,土壤贫瘠,光照充足是A处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所以选C。
6. A处沙漠,夏季气温炎热,温室外气温高,室内硬纸板里海水蒸发,可起到拟制过高气温,保持适宜温度的作用,因此①②正确;对提高肥料和增强光照没有影响,③④错误;故答案选A。
7. 利用海水淡化,农场应布局在沿海地区,受局限性更大,①错误;温控温室,全年都可种植,海水淡化成本较高,生产成本比传统农场模式高,②错误;受自然灾害影响小,产量稳定,③正确;利用清洁的太阳能,对环境污染小,④正确。故③④正确,答案选D。
崮,是指四周陡峭、山顶较平的山。该地形以山东蒙阴县岱自镇最为典型,故称“岱岗地貌”。这是我国继喀斯特地貌、张家界地貌、峰石岩地貌、丹霞地貌之后的第五种岩石造型地貌。构成崮的岩层中,有的含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化石,有的崮顶能密生侧柏等植物。下图示意崮的外貌形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 推测形成崮的岩石应多为
A. 花岗岩 B. 石灰岩 C. 玄武岩 D. 板岩 9. 在同一岩层,最易与固相伴生的地貌是
A. 喀斯特地貌 B. 张家界地貌 C. 嶂石岩地貌 D. 丹霞地貌 【答案】8. B 9. A 【解析】
8. 由材料“构成崮的岩层中,有的含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化石”可知,形成崮的岩石为沉积岩,石灰岩是沉积岩,B正确;花岗岩和玄武岩是岩浆岩,板岩是变质岩。故答案选B项。
地表漫流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坡度为2%~8%的坡面上,通过土壤—草本植物系统,使得污水得到净化的土地处理工艺系统。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该污水处理系统
A. 工程复杂,基建投资大 B. 污水处理能耗低,维护方便 C. 对改善局部气候效果明显 D. 净化效率大,对地下水无影响 11. 地面坡度要在2%~8%之间,原因是
A. 保证地表污水尽可能下渗,增加污水处理效果 B. 有效控制污水在地表的流速,利于污水净化 C. 保证污水净化后汇流利用,提高水利用率 D. 避免表层植被被污水浸泡,降低土壤污染 【答案】10. B 11. B 【解析】
10. 由材料可以推知,该污水处理系统是通过土壤和草本植物来净化污水的,因此该系统工程不复杂,投资也不大,A错误;由于会增加水体的下渗,会对地下水有一定的影响 ,D错误,由于水体地表漫流,说明有一定的坡度,污水可以自留,能耗低,维护也比较放方便,B正确,但是对气候的影响不大,C错误。故答案选B项。
11. 由材料分析可知,地表漫流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坡度为2%~8%的坡面上,通过土壤—草本植物系统,使得污水得到净化的土地处理工艺系统,因此地面坡度是影响水流速度的主要原因,为了让污水自留的速度控制在合理区间,使得植被和土壤充分吸收或讲解污染物质,地面坡度需要在2%-8%之间,故答案选B项。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1月考察火地岛过程中发现,火地岛多冰川湖和沼泽等湿地,岛上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水獭是当地人为获得皮毛而引进的,但这种攻击性比较强的外来物种因气候不同,毛质发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