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说明书

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说明书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0 18:26:54

武汉理工大学《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式中:K为系数,在船中部 K= 0.015L+ 5.6=7.099,其中 L=105m,为船长;船中部以外

可逐步递减至0.8 K。 s=0.585m,为纵骨间距; d=6.2m,为吃水;

r=1.25m,为半波高,按本篇(§1.2.5.1)的规定; l=2.2m,为纵骨跨距,取实肋板间距。

内底纵骨的剖面模数还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

3 W?W1h/D?104.72cm

式中:W1=121.08cm3,外底纵骨计算所得之剖面模数;

h=6.4m,自内底板量至干舷甲板下缘的垂直距离,m; D=7.4m,型深。

综上分析,为保证一定的强度,故实取:

船底纵骨:L130×90×8,带板10×565,W=130.2cm3;

内底纵骨:L125×80×8,带板 10×565,W=113.1cm3,满足《规范》要求。

3.4.7 肘板

3.4.7.1 纵骨架式中桁材在实肋板间距的中点,应左右加设通至邻近纵骨处的肘板,其厚度与实肋板相同(§2.6.8)。

实取t =11mm。

3.4.7.2 纵骨在水密肋板处中断时,应用宽度等于2.5倍纵骨高度,厚度与水密肋板相同的肘板与水密肋板连接。实取 t =11mm,h =780mm。

3.4.7.3 纵骨架式双层底的舭部无实肋板的肋位上应设置与实肋板厚度相同的肘板,并延伸 与邻近的船底纵骨和内底纵骨。实取 t =11mm。

3.4.8 开孔

3.4.8.1 内底板上的人孔,应尽量开在双层底舱的对角处,并用水密盖封闭(§2.6.9)。 3.4.8.2 实肋板与旁桁材均应开设人孔,开孔位置应沿船长、船宽方向尽量呈直线排列。孔

17

武汉理工大学《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口边缘距支柱下方肘板趾点或舱壁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500mm。孔边缘应光滑,开孔高度应不大于双层底高度的一半,开孔宽度应不大于双层底的高度,孔与孔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双层底的高度。

实取实肋板开孔:400×450mm,间距1625mm。

3.4.8.3 实肋板与旁桁材上应开设适当的流水孔和透气孔,并应考虑到泵的抽吸率,使自舱内各处到空气管和吸口的水和空气能自由流通。

3.5 舷侧骨架

本船货舱部分为双底、双舷侧结构,舷侧骨架、艏艉舷侧均为横骨架式,且从船艉到

船艉每三道肋位设置一道强肋骨,本船舷侧结构应符合《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中2.7节,8.6节设计计算要求。

货舱内、外舷板各设一道舷侧纵桁,其距离基线(BL)的高度为4.3m。

3.5.1 舷侧肋骨(货舱内、外舷)

3.5.1.1 普通肋骨(§2.7.2.1)

主肋骨和普通肋骨的剖面模数W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

W=Ks (d+r) l2

=4.9×0.55×(6.20+1.25) ×32 =180.700 cm3

式中:K—系数,按2009年规范表(2.7.2.1)选取为4.9m;

s—肋骨间距,m; d—吃水,m;

r—半波高,由A级航区按本篇(1.2.5.1)的规范选取为1.25m;

l—肋骨跨距,由设计船舶取3m。

经具体分析选取肋骨尺寸L150×100×10,其相应剖面模数W′为203.5cm3。 3.5.1.2 强肋骨(§8.6.3)

內、外舷强肋骨的间距应不大于2.6m,与相应的实肋板在同一肋位,取2.2m。

18

武汉理工大学《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强肋骨的剖面模数W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

W=6s (d+r) l2

=6×0.55×4×(6.20+1.25)×32 =885.06cm3

式中: s—强肋骨间距为2.2m;

吃水d,半波高r,强肋骨跨距l,取法与普通肋骨参数取法相同。 经具体分析选取强肋骨尺寸为?9.5?350,相应剖面模数W′为951.1cm3。

15?1203.5.1.3 舷侧纵桁(§8.7.5.1)

肋骨跨距为2.2m,故设置一道舷侧纵桁,其剖面尺寸与强肋骨相同,且尽量延伸至艏艉。

3.5.1.4 舱底实肋板(§8.6.6.1)

舷舱內单底板实肋板的高度可为货舱区双层底高度的1/2,实肋板的厚度与货舱区实肋板的厚度相同,综合考虑后实取?12?750。

15?2003.5.2 船艏结构

3.5.2.1普通肋骨(§2.7.2.1)

主肋骨和普通肋骨的剖面模数W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

W=Ks (d+r) l2

=4.9×0.55×(6.20+1.25) ×3.252 =212.071 cm3

式中:K—系数,按2009年规范表2.7.2.1选取为4.9m;

s—肋骨间距,m; d—吃水,m;

r—半波高,由A级航区按本篇1.2.5.1的规范选取为1.25m;

l—肋骨跨距,由设计船舶取3.25m。

19

武汉理工大学《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经具体分析选取肋骨尺寸L150×100×12,其相应剖面模数W′为237.2cm3。 3.5.2.2 强肋骨(§8.6.3)

內、外舷强肋骨的间距应不大于2.6m,与相应的实肋板在同一肋位,取2.2m。 强肋骨的剖面模数W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

W=6s (d+r) l2

=6×0.55×4×(6.20+1.25)×3.252 =1038.716cm3

式中:s—强肋骨间距为2.2m;

吃水d,半波高r,强肋骨跨距l,取法与普通肋骨参数取法相同。

10?450,相应剖面模数W′为1088cm3。

10?120经具体分析选取强肋骨尺寸为?3.5.3 船艉结构

3.5.3.1普通肋骨(§2.7.2.1)

主肋骨和普通肋骨的剖面模数W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

W=Ks (d+r) l2

=4.9×0.55×(6.20+1.25) ×3.252 =212.071 cm3

式中:K—系数,按2009年规范表(2.7.2.1)选取为4.9m;

s—肋骨间距,m; d—吃水,m;

r—半波高,由A级航区按本篇(1.2.5.1)的规范选取为1.25m; l—肋骨跨距,由设计船舶取3.25m。

经具体分析选取肋骨尺寸L150×100×12,其相应实际剖面模数W′为237.2cm3。 3.5.3.2 强肋骨(§8.6.3)

內、外舷强肋骨的间距应不大于2.6m,与相应的实肋板在同一肋位,取2.2m。 强肋骨的剖面模数W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

20

搜索更多关于: 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说明书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式中:K为系数,在船中部 K= 0.015L+ 5.6=7.099,其中 L=105m,为船长;船中部以外可逐步递减至0.8 K。 s=0.585m,为纵骨间距; d=6.2m,为吃水; r=1.25m,为半波高,按本篇(§1.2.5.1)的规定; l=2.2m,为纵骨跨距,取实肋板间距。 内底纵骨的剖面模数还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 3 W?W1h/D?104.72cm 式中:W1=121.08cm3,外底纵骨计算所得之剖面模数; h=6.4m,自内底板量至干舷甲板下缘的垂直距离,m; D=7.4m,型深。 综上分析,为保证一定的强度,故实取: 船底纵骨:L130×90×8,带板10×56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