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市河北区2015届中考二模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概要
解答: 解:
①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故正确; ②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获得一定的速度后起跳,起跳后由于惯性继续运动,提高了运动员的成绩,能利用惯性知识解释,而不是增大惯性,故错误;
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少惯性带来的危害;故正确.
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故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惯性的知识,知道惯性的概念是正确解题的前提,解题时要根据实际物理情景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6.下图所示的测量中,数据记录正确的是
考点: 长度的测量;质量的测量与天平;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专题: 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分析: 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②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首先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指刻线相垂直;
③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首先要明确标尺的分度值.被测物体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之和;
④读取电流表示数时,首先要明确电流表选择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对刻线相垂直.
解答: 解:由图知:
A、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1.6cm和1.7cm中间,估读为1.6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1.65cm.此选项错误;
B、在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4”后3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6N.此选项错误;
C、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为m=100g+5g+2g=107g.此选项正确;
D、电流表选择的是0~3A量程,对应的分度值为0.1A,此时的示数为1.6A.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即可. 7.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
第9页(共23页)
B. 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C. 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南极出发指向北极的 D. 指南针指南北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考点: 磁感线及其特点;地磁场. 专题: 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 ①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的方向和强弱而引入的一条条假想的曲线,它实际并不存在;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
②地球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正好相反. 解答: 解:
A、磁感线是为了形象的描述磁场的方向和强弱而引入的一条条假想的曲线,它实际并不存在.此选项错误;
B、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此选项错误;
C、任何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北极出发回到南极的.此选项错误; D、正是由于地磁场的存在,使得指南针总是能够指南北.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磁场、地磁场和磁感线的了解和掌握,一定要了解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磁场是有方向性的,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8.使用杠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杠杆的使用能够省距离的是
考点: 杠杆的分类.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是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是等臂杠杆
解答: 解:A、开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费距离,故A不合题意; B、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但省距离,故B符合题意; C、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费距离,故C不合题意;
D、自行车手闸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费距离,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杠杆的分类和使用特点,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
9.池塘里漂浮着大量的冰块(ρ冰=0.9×10kg/m),如果没有其它因素影响.当冰块熔化后,池塘内水位将
A. 升高 B. 不变 C. 降低 D. 无法判断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浮沉的应用.
第10页(共23页)
3
3
分析: 冰漂浮于水面上,要想判断冰熔化之后,水面是否变化,需要比较冰块排开液体的体积跟冰熔化成水后的体积大小.若二者体积相等,水面不变;若增大,水面上升;若减小,水面下降. 解答: 解:冰漂浮于水面上, 所以F浮=ρ水gV排=G冰;﹣﹣﹣﹣﹣① 又冰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不变,
所以G冰=G水=ρ水gV水,﹣﹣﹣﹣﹣﹣﹣②; 联立①②可得:
ρ水gV排=ρ水gV水,
所以V排=V水,即:冰块排开水的体积跟冰熔化成水后的体积相等,水面不变. 故选B.
点评: 本题关键:一是利用冰化水质量不变,二是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联合使用F浮=ρ水gv排=G冰.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滑片向右移动时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欧姆定律.
分析: (1)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电阻R1两端电压;当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以判断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
由电路图知,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电阻R1两端电压,由欧姆定律可以判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如何变化.
解答: 解:由图知,电阻R1与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与R1并联,测量R1两端的电压;
AC、当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路总电阻R变大,电源电压U不变,由I=可知电路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故AC错误.
B、由U=IR可知,电阻R1两端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
又因为电压表是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等于R1的阻值,而R1为定值电阻,所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故B错误.
D、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等于电阻R1的阻值,R1为定值电阻,所以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明确电压表与电流表所测的量,熟练应用欧姆定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 B.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
第11页(共23页)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O分) 11.如图,下列作图不正确的是
考点: 力臂的画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专题: 图像综合题.
分析: (1)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
平面镜所成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为虚像;
(3)利用安培定则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从N极出来,回到S极; (4)滑轮组中承担总重的绳子有几段,绳子的自由端的拉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解答: 解:A、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不是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故A不正确; B、平面镜所成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为虚像,该图中像和物位置反了,故B不正确;
C、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故磁感线方向是从左向右,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规律可知小磁针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故C正确; D、由图可知该滑轮组,承担总重的绳子有4段,绳子的自由端的拉力就是总重的四分之一,故D不正确. 故选ABD
点评: 该题为综合实验题,分别考查了力臂、平面镜成像、通电螺线管和滑轮组等,熟悉各自特点和原理是解题关键.
12.在一个高为h、长为L的斜面上,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把重为G的木块匀速向上拉的过程中,如果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则木块和斜面间的摩擦力表达式错误的是 A. F(1﹣η) B. F﹣()G C. G﹣G D.
G
考点: 斜面的机械效率.
专题: 应用题;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知道推力和斜面长,利用W=FL求总功;知道重力和斜面高求有用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求利用斜面做的额外功,而利用斜面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额外功,根据W=fL求摩擦力大小;
知道推力和斜面长,利用W=FL求总功;知道机械效率,可求有用功,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求利用斜面做的额外功,而利用斜面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额外功,根据W=fL求摩擦力大小; (3)知道重力和斜面高求有用功;知道机械效率,可求总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求利用斜面做的额外功,而利用斜面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额外功,根据W=fL求摩擦力大小.
第12页(共23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