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冀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1:21:02

提问 我们从电视上或报纸上可以看到关于家乡的名人、先进工作者的事迹的报道,谁能介绍一位你最敬佩的劳动者呢?

学生回答

略。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

教师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兢兢业业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进行一个校外采访活动,采访这些为家乡建设作出贡献的人们。

【讲授新课 】

三、参观采访活动(实践)

活动 学生分小组进行采访不同的劳动者,采访前写好采访提纲,包括被采访人姓名、采访内容等。采 访完毕后,回来小组之间交流采访后的感想,课下每人写一篇采访稿,题目为“我最敬佩的家乡人”

注意 联系好采访对象,可以就是普通的劳动者,请他们讲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发生的事情,锻炼学生

的采访交流能力, 引导学生向普通劳动者学习, 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 让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 如: 诗歌、舞蹈、画画等形式赞美自己的家乡。

建议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李大钊纪念馆,或者家乡优秀人物事迹展,报告会等。也可以邀请劳动模范、优秀人物等去学校和学生开展座谈活动,让

【课堂小结 】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介绍了家乡历史上名人和他们的伟大贡献,激发向优秀人物学习的精神。了解了在家乡的各行各业中,都有着默默为家乡做贡献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同样是大家尊重和学习的榜样,引导和培养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思想。

板书设计

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想。

一、名人辈出的地方二、默默奉献的人民三、参观采访活动

主题三 值得骄傲的家乡人

多样的风俗

设计思路

本主题从家乡的文化说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材中展现的杂技、皮影、舞狮、社火、戏曲等照片,是家乡传统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传统,体 会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演演家乡的传统剧目” ,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体验家乡的传统剧目是人们 表达感情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家乡的实际,让学生在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过程中,

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自己动手剪窗花, 是一个体验活动,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 感受民间习俗的内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乡的文化、习俗以及家乡最著名的事物。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家乡文化、风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点

学习掌握家乡著名的事务,了解家乡的文化、风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难点

收集、整理家乡风俗资料,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弘扬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实际法。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

1. 收集家乡文化活动的图片、资料、录像。 2. 学生收集整理一些积极参加文化活动的照片等。 3. 准备举办模拟民俗表演活动的道具。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

提问 同学们,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都是怎么庆祝的呢?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看来大家过的都很愉快。你们知道吗,这些庆祝的活动,是多少年流传下来的,传承着我们家乡 的文化和历史。形成了风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乡多样的风俗。

【讲授新课 】

板书 一、民俗之乡是我家

讲述 在我们家乡这片土地上,有些地方全国有名。我们来列举一下: 板书 河北沧州——中国武术之乡

河北吴桥——中国杂技之乡 河北丰润——中国剪纸之乡河北曲阳——中国石雕之乡河北唐山——中国皮影之乡

小结

这些地方的风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些特色风俗,为家乡争

得了荣誉。现在我们就来分别说一说家乡的风俗。

提问 “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这说的是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没错,吴桥杂技世界闻名,曾经多次在国际上获过奖。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杂技片段。展示 吴桥杂技《车技》和《蹬技》 。

承接 这些杂技表演者年纪轻轻,但是身怀绝技,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在 夕阳》 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官享受。 这个舞蹈就是从皮影戏中得到的灵感。 夕阳》。

06 年的春节晚会上,舞蹈《俏

让我们欣赏一下皮影戏和舞蹈 《俏

展示 皮影舞蹈《俏夕阳》 。

教师 家乡的风俗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下面请同学们给大家讲一讲各自家乡最有特点的事物。

学生回答

略。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

教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不同地方的风俗,今天我们进行一堂活动课,亲身感受下家乡的风俗特色。 【讲授新课 】

二、家乡风俗我也会(实践) 活动一

举办模拟表演活动。

组织学生选一两个项目,举办模拟民俗表演活动。如自己动手制作皮影,自己编写一些皮影戏的节目。 又如:大家一起动手制作龙头、龙尾(可以用纸画)

,用绳子做龙身,全班同学一起在操场上进行排练、表演

等。重点不是表演的有多么好,而是让学生感受文化氛围。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当地剧团的演 出。

活动二 举办民俗展览。

组织学生将收集的有关家乡民俗的资料、照片、实物等举办一个民俗展。然后写出观后感。活动三

自己动手。

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剪窗花,或者自己动手做中国结,可以结合美术课的一些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然后将学生剪好的窗花贴在窗上,进行评比,看谁的最有创意,剪的最精细。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

教师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一些活动来体验我们的民俗,那么,我们家乡的不同的风俗习惯是不是都是好习惯呢?

【讲授新课 】

板书 三、移风易俗树新风

讲述 在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家乡的风俗习惯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延续着许多风俗习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风俗都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有些是积极向上的,有些是封建迷信不健康的内容。

提问 你都见过哪些不健康的风俗习惯呢? 学生回答

略。

读图 阅读教材 P.25 的 4 幅图,分辨哪些是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习惯? 学生回答

略。

活动 请大家把你们所知道不健康的风俗写在黑板上。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承接 通过大家的分辨,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风俗是不健康的。我们以后如果遇到了这些不健康的风俗 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 略。

小结 家乡的风俗习惯多种多样,我们要从小学会分辨健康和不健康的风俗习惯,对于那些弘扬中国文化传统的风俗应该提倡发扬,对于那些不健康的风俗习惯,我们应该舍弃,破除那些封建迷信。

【课堂小结 】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了解了家乡的风俗习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文化传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些是应该舍弃的糟粕,通过分析,锻炼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板书设计

一、民俗之乡是我家二、家乡风俗我也会三、移风易俗树新风

主题四 多样的风俗

大家共同出本书

设计思路

本主题是学生自己动手“出书”的实践活动,是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前几个主题学习内容的升华。要让学生在了解家乡优秀人物和他们的先进事迹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装订成一本书,这 种实践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但也是学生感兴趣和引以自豪的事情。

他们自己编辑书,

自己给书起书名,将每个同学的文章编入书中,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制作书的基本常识,学会与人合作。 (二)过程与方法

开展一堂活动课,让学生们把自己收集到的家乡的名胜古迹、历史资料、人物事迹等汇集在一起,装订成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

了解制作书的基本常识,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难点

培养动手、合作和创新的能力,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方法

指导式、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

1. 把自己要用到的收集的资料整理好 2. 把自己的感想和资料统一纸张和格式 3. 准备纸、彩笔和装订工具。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提问 我们从电视上或报纸上可以看到关于家乡的名人、先进工作者的事迹的报道,谁能介绍一位你最敬佩的劳动者呢? 学生回答 略。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 教师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兢兢业业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进行一个校外采访活动,采访这些为家乡建设作出贡献的人们。 【讲授新课 】 三、参观采访活动(实践) 活动 学生分小组进行采访不同的劳动者,采访前写好采访提纲,包括被采访人姓名、采访内容等。采 访完毕后,回来小组之间交流采访后的感想,课下每人写一篇采访稿,题目为“我最敬佩的家乡人” 注意 联系好采访对象,可以就是普通的劳动者,请他们讲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发生的事情,锻炼学生 的采访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