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 从身边开始、对幼儿进行关爱教育的一些思考--幼儿教学案例、
爱,从身边开始
——对幼儿进行关爱教育的一些思考
一、案例背景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开始喜欢与朋友一起游戏、交往,他们的交往能力和水平也逐渐增强,并体验到与朋友交往产生的乐趣。但在日常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们在交往中容易发生一些摩擦、争执的现象: 镜头(一)
图书角里新投放了几本恐龙书籍,这可是男孩子们最喜欢的,区域活动刚开始,几个孩子都奔向书架拿书,俊俊和勇勇不约而同地拿到最后一本,两个朋友开始抢起书,“这书是我先拿到的!”“你瞎说,明明是我先拿的!”他们谁也不肯让谁,小手都把书抓得紧紧的,结果“嘶”的一下,恐龙书的封面被撕坏了,这下两人就互相责怪对方争吵起来,最后生气了互不理睬。 二、我的分析
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的过分宠爱,使得幼儿存在“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在与同伴交往时这种现象尤为突出,为人处事时孩子常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很少关心他人。当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受到影响时,他们往往情绪变化过快或过激,于是就会出现一些不友好的甚至有攻击性的行为。 三、我的尝试
策略一:创设环境,学习交往
培养幼儿关心同伴,应让孩子首先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于是我利用教学活动帮助孩子学习掌握与同伴交往的基本技能。如《小河马找长处》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伴之间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并懂得不仅要爱自己,也要爱别人。
幼儿天性喜欢游戏,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游戏促进他们与同伴之间的合作和交往。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表达不同的情感,并逐步运用已有的社会经验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学习调节自己的行为,学习表达自己的关爱。 促进幼儿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唤起类似的情绪体验,学习关爱行为。 策略二:榜样示范,促进习成
幼儿都有强烈的交往、归属的需要,乐意和同伴玩耍,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可
和尊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注意在班集体中树立榜样,对于关心同伴,尊敬老师的孩子进行鼓励、表扬。如“每周礼仪之星”的评选,将班中小朋友的文明之事,关爱他人的文明行为用照片、图画、文字等各种记录方式呈现,形成孩子间互相学习的氛围。 策略三:家园合作,共建桥梁
家长和幼儿之间具有比较密切的情感联系,家长又是幼儿认同、模仿的主要对象,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在他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培养幼儿关爱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影响。于是我们通过设立家园联系栏,将幼儿园的情感教育延伸到家庭;以转变家长的观念,引起家长对关爱培养的高度重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并能随时利用身边的小事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学会对人关心、体贴。 四、我的感悟
经过一阶段关爱教育的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身上的各种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善,家长向我们反馈的内容也是他们的孩子在家是怎样关心自己的长辈,如何帮爸爸妈妈做小家务等,家长满意的笑容正是孩子成长的最佳表现。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让关爱情感在孩子的心田发芽,铸造孩子既能接受关爱,又能关爱他人的健康人格,让我们的世界永远充满爱!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