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修改版111

毕业论文修改版11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6:27:06

能一次翻出所需要的高度,所以对于内夹圈来说,上述三道工序不可行。考虑多采用拉深一道中间工序,再进行翻边。

2.2 工艺方案确定

根据工件结构的分析,冲压这两个零件所需的最基本工序为冲孔,落料,拉深,翻边。按以下表比较单工序模、连续模和复合模,初步确定选复合模。

工作情况 孔与外形的位置精度 工件平整性 工件尺寸 工件料厚 工艺性能 安全性 生产率 比较安全 低,压力机一次行程只能完成一道工序,但在多工位压力机使用多副模具时,生产率高 条料宽度 模具制造 要求不严格 结构简单,制造周期短 要求严格 结构复杂,制造和调整难度大 要求不严格 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 比较安全 高,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可完成多道工序 操作性能 推板上落料,平整 一般不受限制 一般不受限制 方便 较差,易弯曲 宜较小零件 0.6~6mm 方便 推板上落料,平整 可加工较大零件 0.05~3mm 不方便,要手动进行卸料 不太安全 较高,压力机一次行程内能完成两道以上工序 较高 项目 尺寸精度 工件形状 单工序模 精度较高 易加工简单件 连续模 可达IT13~10级 可加工复杂零件,如宽度极小的异形件、特殊形件 较差 较高 复合模 可达IT9~8级 形状与尺寸要受模具结构与强度的限制 2.2.1油封内夹圈

主要有这几种方案:

⑴采用落料和冲孔的复合,再进行零件的翻孔工艺。 ⑵冲孔,落料,翻孔依次按顺序复合加工。

优缺点分析:按第一方法加工,需要两套模具,工作的累积误差大,操作不方便,

但精度相对高,可是成本比较大,而且该零件大批量生产。第二种方法加工,需要一套模具,但精度稍差,可是能通过改进制造系统和设计方法使精度增大,复合模模具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可以保证,且生产率也高。尽管模具结构比较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简单对称,模具制造并不困难。用一套模具降低了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传统方法生产使用多套模具及送料的麻烦,操作方便而且快捷,冲出制件的质量也较好。综合考虑,采用三个工艺的复合加工,选用一套复合模具。

⑵对于外夹圈工艺确定为落料,拉深,冲孔,翻边,四个工艺方案的依次顺序只能采用落料,拉深,冲孔,翻边。工艺方案为: ①采用落料和拉深的复合,再采用冲孔和翻边。 ②落料,拉深,冲孔,翻边依次按顺序复合加工。

优缺点分析:按第一方法加工,需要两套模具,但精度相对高,可是运行成本比较大。第二种方法加工,需要一套模具,但精度稍差,可是能通过改进制造系统和设计方法使精度增大,用一套模具降低了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同时对于这样的简单零件,完全可以考虑通过复合加工来降低模具套数,从而降低运作成本。综合考虑,采用四个工艺的复合加工,选用一套复合模具。 正装复合模和倒装复合模的比较见下表

序号 1 2 正装 对于薄冲件能达到平整要求 操作不方便,不安全,孔的废料由打棒打出 倒装 不能达到平整要求 操作方便,能装自动拔料装置,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保证安全生产,孔的废料通过凸凹模的孔往下漏掉 3 废料不会在凸凹模孔内积聚,每次由打棒打出,可减少孔内废料的胀力,有利于凸凹模减少最小壁厚 4 装凹模的面积较大,有利于复杂制件拼快结构 如凸凹模较大,可直接将凸凹模固定在底座上省去固定板 废料在凸凹模孔内积聚,凸凹模要求有较大的壁厚以增加强度 正装对于薄冲件能达到平整要求,且废料不会在凸凹模孔内积聚,有利于凸凹模减少最小壁厚。而倒装不能达到平整要求,而且废料在凸凹模孔内积聚,凸凹模要求有较大的壁厚以增加强度。

从保证冲裁件质量、经济性和安全性前提下,综合考虑采用正装复合模,即

模具结构为落料、拉深、冲孔、翻边正装复合模。

第三章 排样及计算材料利用率

3.1计算预冲孔大小

图3-1 零件图

3.3.1内夹圈:

该制件是在冲孔后的平板毛坯上翻边成形,在翻边时,同心圆之间的距离变化不显著,预制孔直径可以用弯曲展开的方法近似计算:

预冲孔直径公式d=D1-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1) 因 D1=D+t+2r h=H-r-t 代入上式,并简化得:

d=D-2(H-0.43r-0.72t)

式中 D—翻边后的中经(mm)

H—翻边高度(mm)

r—翻边圆角半径(mm) t—材料厚度(mm)

这里D=92.8mm,H=8.5mm,r=2.4mm,t=0.8mm 预制孔直径d =D-2(H-0.34r-0.72t)

=92.8?2?(8.5?0.43?2.4?0.72?0.8) =79mm

通过查《冷冲压工艺手册》,得知内孔翻边的毛坯外径不发生变化,从而确定毛坯直径D0=?117mm

同上可得:相对厚度d/t=79/0.8=98.75

翻边系数d/D=79/92.8=0.85

3.3.2外夹圈:

⑴毛坯展开尺寸计算:

由上述分析可知,外夹圈需要拉深工艺,首先计算其毛坯展开尺寸 由式D0=d2?4dh?3.44dr

=1172?4?90.8?7.5?3.44?90.8?2.4 =125mm

⑵冲低孔后翻边高度h的确定

查《冷冲压工艺手册》得极限翻边系数k=0.74 拉深凸模圆角半径取r=2.4mm h=D/2(1-k)+0.57r

=90.8/2x(1-0.74)+0.57x3.2=13mm 所以初选h为10mm。

③计算预制孔直径d:

由d=D+1.14r-2h

=90.8+1.14x2.4-2x10 =73.5mm 取整选用d为73m

同可得:相对厚度d/t=73/0.8=91.25

翻边系数d/D=73/90=0.81

3.2确定排样方式

采用有废料和少废料排样,排样图分别如图3-2和图3-3

图3-2 有废料排样

图3-3无废料排样

通过对生产实践的分析,采用有废料和少废料排样。少废料排样虽然材料利

搜索更多关于: 毕业论文修改版111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能一次翻出所需要的高度,所以对于内夹圈来说,上述三道工序不可行。考虑多采用拉深一道中间工序,再进行翻边。 2.2 工艺方案确定 根据工件结构的分析,冲压这两个零件所需的最基本工序为冲孔,落料,拉深,翻边。按以下表比较单工序模、连续模和复合模,初步确定选复合模。 工作情况 孔与外形的位置精度 工件平整性 工件尺寸 工件料厚 工艺性能 安全性 生产率 比较安全 低,压力机一次行程只能完成一道工序,但在多工位压力机使用多副模具时,生产率高 条料宽度 模具制造 要求不严格 结构简单,制造周期短 要求严格 结构复杂,制造和调整难度大 要求不严格 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 比较安全 高,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可完成多道工序 操作性能 推板上落料,平整 一般不受限制 一般不受限制 方便 较差,易弯曲 宜较小零件 0.6~6mm 方便 推板上落料,平整 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