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结构专业施工图设计“常见病”、“多发病”1
和配筋时,把一些仅在地下室设置的柱和墙作为支承梁板的支座。作为支座的地下室墙的门(窗)洞口下应设基础梁或暗梁。
11.计算书不完整:1)结构设计计算书若采用软件计算要写明软件名称、版本,其输入和输出的主要数据。2)地基计算、基础计算、人防计算、挡土墙计算;水池计算;楼梯计算;结构构件及连接构造的计算等。现送审工程绝大多数的计算书不完整。
12.计算分析:1)复杂结构未采用至少两个不同的力学模型的软件进行整体内力位移计算;2)所有计算机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满足规范要求。现绝大多数工程未达到此要求(建议按规范的几条要求整理出来)。
13.民用建筑设计楼面梁、墙、柱及基础时,其楼面活荷载标准值未按不同情况乘以规定的折减系数。
14.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未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15.一般没有检查竖向不规则性。某楼层抗侧刚度小于其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16.错层结构中,错开的楼层没有按各自参加结构整体计算,而仍归并为一层计算。
17.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的上、下部结构的侧向刚度比没有按高规附录E规定或不能全部执行该规定(例如“楼层侧向刚度尚不应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60%”)。
在执行该附录中,注意下部结构的嵌固点取在何处,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应按实际嵌固点计算。
18.框架结构中的夹层及楼梯间等采用砌体墙承重的混合形式。 19.对横墙较少和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没按规范7.1.2条相应降低层数和总高度。
20.对于地下室是否作为一层计入层数和总高度判断有误,甚至影响到底部框-墙结构的层数(可能变成底部三层框-墙结构)。
21.纵墙在平面内布置宜连续贯通。多层砌体房屋中的纵墙,不宜少于三道,使房屋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尽量接近。在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门间墙的宽度宜接近,布置应均匀。
22.当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750mm(现浇板)时,宜设防震缝断开,否则交接墙处要增设圈梁和构造柱,错层房屋按楼板不同标高作为集中质量计算层数。
23.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或桩承台)宜采用同一类型的基础,底面宜埋置在同一标高上。当标高不同时宜将基础圈梁设在同一标高,并以较高者为准,基础按1:2退台。
24.上部多层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当因功能要求不能完全对齐时,横墙可有1/3道墙体不同下部框架梁或抗震墙对齐,但错位宜加控制;同时,不对齐的墙不能连续超过两道。 25.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必须严格遵照抗规7.1.8条关于上下侧向刚度比值的规定。在有较多墙体能落地的情况下,在保证层刚度比的条件下,6度设防区可采用砖抗震墙,这些砖抗震墙必须用框架柱、梁约束并遵守抗规 7.5.6条规定。
26.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中上、下侧向刚度比小于1.0的情况也时有发
生,例如底部为车库时,设有纵墙,而上部却没有中纵墙的情况。此时可采用减少底部纵向抗震墙的数量,或加开洞口等减小侧向刚度的措施。
27.当外墙在开间轴线处已设构造柱情况下,此轴线两侧开有≥2.10m大洞口,在靠该轴线的洞边处,可不再另加构造柱,以免在一个窄墙垛上加设三个构造柱。但并没有说遇到大洞口就可以不作加强处理。 28.抗震等级三级以上的框架梁,选择无粘结预应力一般不符合预应力抗震规程要求。
29.±0.00标高所对应的标高值与地质报告值及绝对标高值应一致。 30.深基坑开挖和工程降水应有消除对毗邻建筑物的影响及确保边坡稳定的措施和方案。
31.地下工程必须进行防水设计。GB50108-2001 3.1.1
32.当采用纵墙承重方案时,构造柱设置偏少。GB50011-2001 7.3.14 33.底框结构过渡层对应底部框架柱的部位应设构造柱.
电 气 篇
暖 通 篇
暖通专业施工图设计“常见病”、“多发病”
1、建筑资料掌握不全面,如对建筑物内局部地点标高突然变化和结构的位置、截面、高度等未搞清楚、致使设计中管道与梁相碰,或管道从门、窗中间横越。
2、设计说明中,没有给出建筑物设计热(冷)负荷(kw)及设计热(冷)指
标(w/㎡)、系统循环流量(kg/h)、系统阻力损失(Pa),没有给出所选散热器的规格、型号,设备表中没有给出空调设备的能效比、锅炉的效率等。 3、采暖系统的环路画分上,即不是顺流系统也非逆流系统,而是供水、回水管路各环路间乱接,无法进行分系统管理,严重违背水力平衡的原则。 4、采暖系统中供、回水干管有时要上、下返行走,这时,往往漏掉在上下返时的最高点设置放风阀,在最低点应设置放水丝堵。
5、在分户供暖系统图中,由各立管接往各户的采暖支管道往往都是下返式联接,这时在下返处的最高点,经常漏掉自动放风阀的设置,导致室内系统中(各户)易产生憋气现象。
6、蒸汽系统中,往往在蒸汽管线上返时,在底部漏掉疏水器的设置,导致蒸汽管路中的凝结水无法排除,产生严重的水击现象。
7、在设计中,往往车库也做地热,这是极不合理的,而且往往漏掉防止汽车辗坏地热管的措施。
8、在地热设计中,卫生间和厨房往往不做隔气层。
9、在冷、热源设计中,往往选用燃气式直燃机组,而该机组的容量很大,往往超过防火规范所规定的单台不超过2吨/小时,总量不超过4吨/小时的规定,而又将其放在建筑物内的人员密集的场所的上、下或左右,这是严重违背消防规范的。
10、在通风、防、排烟设计中,风系统的进、出风口处,漏掉设置电动保温阀(该阀应与风机联琐其开、关)将导致在停用时冷风浸入。 11、通风、空调设计中,往往只画平面图,而无系统图和剖面图,造成施工图深度不够,不能满足施工安装的要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