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编)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专篇范本
线路尽量做到最短;
H、采用D,ynll接线组别的低损耗,低噪声节能型干式变压器,且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应符合《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中规定的目标值要求。
(3)三相配电干线的各相负荷分配的平衡情况;
三相配电干线的各相负荷平衡分配,其最大相负荷不超过三相负荷平均值的115%,最小相负荷是否不小于三相负荷平均值的85%。
(4)功率因数补偿方式;
在变配电所低压系统中设置集中的低压自动无功补偿装置;单相负荷较多的供电系统采用分相或混合无功自动补偿装置;除消防设备、电梯、自动扶梯、自动步行道外的单台或成组用电设备,当无功补偿容量大于100kvar,供距离电超过150m时,其配电箱系统中设置就地补偿。除应急照明灯外的气体放电灯具均配无功补偿电容器,补偿后功率因数≥0.95。
(5)谐波源较大设备的谐波抑制措施。
大型用电设备、大型可控硅调光设备、电动机变频调速控制装置的配电系统中设置谐波抑制装置;当建筑中非线性用电设备较多时,变配电所或配电间预留滤波装置的安装空间。谐波电流含量较大的用电设备,采用自带滤波装置的产品或另设滤波装置。本工程采用自带电抗器组的电容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用以抑制谐波。
5.3照明
(1)主要功能房间的照度标准值、照明功率密度限值、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所有区域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
房间或场参考平照度标照明功照明功照明功率眩光一般所 面及其准高度 值率密度率密度密度设计值显色(Lx) 目标值现行值值(UR指数(Ra) 19 80 (W/m(W/m(W/m2G) 2) 公共车库
2) ≦2.5 ) 1.8 地面 50 ≦2.0
楼梯间、走道 地面 50 100 ≦2.0 ≦2.5 1.8 ―― 80 风机房、地面 泵房 发电,变配电室 锅炉房 弱电机房 地面 地面 0.75m水平面 一般商业0.75m营业厅 水平面 ≦3.5 ≦4 3 19 80 200 100 500 ≦5 ≦6 4.9 19 80 ≦4.5 ≦13.5 ≦5 ≦15 4.2 13 19 19 80 80 300 ≦9 ≦10 8.8 22 80 办公室,会0.75m议室 中餐厅 水平面 0.75m水平面 多功能0.75m厅、宴会水平面 厅 大堂 客房 地面 0.75m300 ≦8 ≦9 7.8 19 80 200 ≦8 ≦9 7.2 22 80 300 ≦12 ≦13.5 12 22 80 200 75~15≦8 ≦6 ≦9 ≦7 7.4 5.5 22 ―― 80 80 水平面 0 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1、对于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lx; 2、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不应低于3.0lx; 3、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 4、所有区域的照明功率密度不高于现行国家规范《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规定的目标值。 (2)建筑夜景照明的照明功率密度(LPD)限值要求; 夜景照明功率密度按《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第6.2.2条的要求设计。室外景观、夜景照明二次设计,其控制方式应设置平时、一般节日、重打节日等多种模式自动控制装置。
(3)所有室内非应急照明的非营运时间能够自动控制关闭,包括在工作时间外可手动关闭;
(4)选用的主要灯具、光源及镇流器的类型及技术要求;照明器采用高光效灯具,灯具效率要求:开敞式荧光灯和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灯具,效率不低于75%;透明保护罩荧光灯灯具,效率不低于70%;玻璃或塑料透明保护罩荧光灯灯具,效率不低于70%;磨砂或棱镜罩荧光灯灯具,效率不低于55%。
主照明电源线路尽量做到三相负荷平衡。照明光源采用低能耗、高光效光源,配置节能型电子镇流器。对显色性要求不高的场合,车库、走廊、楼梯间、厕所、景观照明采用LED灯具照明;办公室、会议室、商业等场所采用紧凑型节能荧光灯或T5光源;接待厅等场所采用暖色调荧光灯和冷色调荧光灯进行混合照明,以提高显色性;除荧光灯外的其他使用电镇流器的气体放电灯单灯补充方式,其照明配电系统功率因数不小于0.9.
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一般房间(场所)优先采用高效发光的荧光灯(如T5管)及紧凑型荧光灯;室外景观、道路照明选择安全、高效、寿命长、稳定的光源,避免光污染;一般照明无法满足作业面的照度要求的场所采用混合照明;除满足特殊效果要求的场所外,其它场所不宜采用漫反射发光顶棚;节能灯配高功率因数镇流器,高次谐波要求达到国家标准,减少无功损耗、线损,节能,灯具镇流器补偿不低于0.9。
(4)室内照明、室外景观照明、夜景照明的节能控制方式。
合理选择照明控制方式,车库照明采用集中分区调控,午夜关闭部分回路;旅馆客房照明设置节电控制型总开关;除单个灯具的房间,每个房间的灯具控制不少于2个;设备房、设备房走道采用分组就地控制;公共通道应急照明采用声控或人体感应探测控制,火灾时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强制点亮楼梯间照明;靠外墙窗户一侧的照明灯具单独控制;走廊、楼梯
间、门厅、电梯厅、卫生间、停车库等公共场所的普通照明,采用集中开关控制或就地感应控制、智能照明灯灯光控制系统。
室外景观、夜景照明二次设计,其控制方式应设置平时、一般节日、重打节日等多种模式自动控制装置。
5.4电气设备
(1)变压器的节能技术要求;
配电变压器选用D,yn11接线组别的低损耗、低噪声节能型产品,且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不低于《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中规定的目标值(2级)要求;
(2)根据电气设备工艺要求确定的节能控制方式;
按其它专业要求对各种水泵、风机等动力设备进行配电及动力控制设计。电梯、防火卷帘、空调等设备控制由厂家成套供应。
单台容量大于30kW的电机采用星-三角降压启动,小于30kW的电机采用直接启动。大功率消防水泵采用星-三角降压启动。
(3)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节能控制措施;
电梯设备的控制要求:2台电梯采用并联控制方式,3台及以上电梯集中设置时,按程序集中调控和群控功能控制方式。
商业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步道空载时,应能自动暂停或低速运行。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具有节能拖动及节能控制装置,并设置自动控制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启停的感应传感器。
(4)根据负荷变化进行调节的设备,采用调节电动机转速的控制方式。
本项目长期运行设备主要为水泵电机,为无负压变频设备,根据水压自动调节运行速度。 (5)生活水泵、空调水泵采用变频调速控制。 (6)电压降控制要求;
a.电动机频繁启动时,不低于额定电压的90%;电动机不频繁启动时,不低于额定电压的8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