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作用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2013届毕业论文
江西师大鹰潭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作用 姓 名: 刘华 学 号: 7010020117 系 别: 教育系 专 业: 科学教育(化学 ) 年 级: 10 级 指导教师: 张农生 (教授)
教务处制表
二零一三年五月十日
1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2013届毕业论文
目 录
摘要………………………………………………………………3
关键词……………………………………………………………3
一、自我意识的概述……………………………………………4
二、自我意识的作用……………………………………………5
三、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6
四、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8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评价能力发展的影响……………9
(二)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自信心发展的影响………………10
(三)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影响………12
五、结束语……………………………………………………12
参考文献………………………………………………………13
后记……………………………………………………………13
2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2013届毕业论文
摘 要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完成小学生心理和行为塑造的重要环节。随着农村父母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使得孩子在心理方面因缺乏父母的关爱,表现出来的是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独。另外,缺乏与父母交流沟通,他会感到孤独、困惑,有事情没有地方去诉说,许多跟家庭教育有关的作文、题目都无法完成,导致小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因此本文通过对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分析,提出积极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评价能力,自信心发展,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小学生自我人格的建构以及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小学生;自我意识;家庭教育
3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2013届毕业论文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作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则是人们生活和消费的最基本的单位,承担着生养和教育子女的基本社会职能。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潮流的冲击,很多父母在外地打工,使得小学生成为留守儿童的几率在逐年递增。即使是带在身边的,也因为忙于工作而忘记了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对孩子的关心与呵护,将所有的事情就交给学校。这些,使得孩子在心理方面因缺乏父母的关爱,表现出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独。因缺乏与父母交流沟通,感到孤独、困惑,有事情没有地方去诉说,许多跟家庭教育有关的作文、题目都无法完成,导致小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其实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本文只阐述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方面的作用,以引起家长注意。 一
、
自
我
意
识
的
概
述
[1]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自我意
识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的心理活动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自我意识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它与人的内部注意状态密切相关。当个人关注自己是,注意就出现了自我聚焦,这时就产生了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从活动形式可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2]
。自我
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部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自我认识主要回答“我是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绪部分,是人对自己情绪状态的体验。自我体验可表现为自尊、自爱、自豪、自卑、自怜等情绪状态。主要回答“我是否满意自己或悦纳自己”。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部分,是个体的自觉过程。它包括自我监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暗示等形式。自我调节的实现受到自我任职、自我体验的制约。
从意识活动的内容来看,自我意识有可分为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
[3]
。生理的自我是个人对自己生理属性的认识,包括占有感。
支配感、爱护感以及安全感等。人最初形成的就是生理自我。社会自我是指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