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届高三地理毕业生单科质量检查试题(含解析)
C. 防卫环境安全 D. 交通运输便利 【答案】14. B 15. D 16. C 【解析】
14. 读图可知,藏族聚落分布区主要位于岷江支流的上游,海拔高,以山地为主;羌族聚落多分布于干、支流交汇处,海拔较高;在海拔较低的地方主要是汉族,主要从事种植业。故B正确。 15. 高山草甸分布区海拔高,坡度陡,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因此聚落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分散。故D正确。
【点睛】注意题干条件“岷江上游”,岷江位于我国四川省,上游地形以山地为主。
林木径级是指森林中原木的直径值,下图示意我国长白山北坡某种群林木径級随海拔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13 -
17. 长白山北坡1800-2000米高度的地带性植被主要是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山地针叶林 D. 高山草甸
18. 径级25cm林木株数在海拔1800米附近所占比例比其他海拔附近较大,主要原因是 A. 温度较高 B. 光照较足 C. 降水较多 D. 湿度较大 【答案】17. C 18. A 【解析】
17. 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温带,因此山麓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在1800-2000米高度处的北坡,纬度高、海拔高、气温低。因此A、B错误。读图可知,在1800-2000米高度处以径级10--15的林木为主,因此排除高山草甸,
- 14 -
故C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成D答案,注意林木径级的定义即可。
18. 1800米及其以下山地,地势低,气温高,利于林木的生长;1800米以上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风力大,自然条件恶劣,不利于林木生长。故A正确。1800米以上地区,植被覆盖越来越差,光照应更充足,故B错误。降水与湿度随山体海拔升高呈现出少—多—少的变化趋势,故C、D错误。
【点睛】随着海拔上升,温度降低;但降水变化复杂,随海拔升高呈现少—多—少的变化趋势。 下图示意在降雨强度与坡度均相同条件下,五种不同初始干密度(g/cm3)土壤模型,坡面径流的平均流速随时间的变化。干密度与孔隙率呈负相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15 -
19. 坡面径流流速
A. 与土壤干密度呈负相关 B. 与土壤孔隙率呈正相关
C. 随干密度增大更早稳定 D. 随时间推移而持续增大
20. 坡面径流历时10分钟内的流速变化是因为 A. 下渗水量减少 B. 降水强度增大 C. 上壤孔隙变大 D. 土壤冲刷加剧 【答案】19. C 20. A 【解析】
19. 读图可知干密度越大,流速随时间变化曲线越缓,说明坡面径流流速更稳定。故C正确。图中坡面径流流速与土壤干密度呈正相关;而干密度与孔隙率呈负相关,因此坡面径流流速与土壤孔隙率呈负相关。故A、B错误。坡面径流流速在
- 16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